11 月 1 日,又是车企晒成绩单的一天。
从目前发布的信息来看,各家车企销量走势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再创新高型,比如埃安、哪吒、AITO、岚图,也是今天最早一批发布销量的车企;二是稳步回升型,以蔚来和理想为代表;三是交付量回落型,这其中包括了小鹏和零跑。
在再创新高型企业中,排在首位的是埃安。埃安官方一早发布数据,10 月销量为 30063 辆,同比增长 149%,这也是埃安继 9 月份以来第二个月实现销量超过 3 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1-10 月,埃安累积销量达 212384 辆,提前两个月完成 20 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
近段时间以来,埃安大动作不断,先后在品牌高端化和二级市场融资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步,同步在业务层面连接产业链上下游,为产能保供打下了坚实基础。消息显示,埃安全新一代纯电平台 AEP 3.0 平台和全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星灵架构也将于近日发布。
位居埃安之后的是哪吒汽车,10 月哪吒 "U V" 共交付 18016 辆,同比增长 122%,同样再创单月交付量新高。
作为新势力品牌中的一匹黑马,哪吒今年以来除 2 月、4 月外,其他月份单月交付量均在 1 万辆以上。1-10 月,累计交付量达到 129206 辆 , 同比增长 161%。据悉,定位 " 运动型智享轿跑 " 且价位进阶到 20W-30W 之间的哪吒 S,将在 11 月正式开启用户交付。
交付数据同样惊艳的还有 AITO 问界系列,10 月交付新车 12018 辆,连续第三个月过万,且相比前两月 1 万出头儿的数据,有了近 2000 辆的增量。
自今年 3 月交付以来,AITO 问界系列累计交付新车 57750 辆。除了问界 M5、问界 M7,问界系列首款智慧豪华纯电 SUV 问界 M5 EV 已陆续开启全国多城交付。
相比前几家动辄过万的交付量,国家队代表岚图的交付数据算不上耀眼,但相比其自身有了稳步提升,连续第 5 个月实现环比增长。
10 月份,岚图共交付新车 2553 辆,同比上涨 154%,创下单月交付量新高。其中,岚图梦想家交付 1328 辆,岚图 FREE 交付 1225 辆,单车成交均价超过了 38.2 万元。
在稳步回升型企业中,蔚来与理想几乎同频,前者以 7 辆的优势领先。10 月份,蔚来共交付新车 10059 辆,同比增长 174.3%。在完成高幅增长的同时,蔚来生产基地所在地也经受着疫情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衬托出高增长的来之不易。
" 工厂同事都睡帐篷了,尽力了。周边疫情严重,供应链受到影响,工厂生产遭遇了困难。" 蔚来汽车公关总监在发布了蔚来 10 月交付数据后这样说到。
今年以来,蔚来交付数据经历了过山坡,好在 6 月以来单月交付量稳定在 1 万辆以上。1-10 月,蔚来累计交付新车 92493 辆,同比增长 32.0%。截至本月,蔚来新车累计已交付 259,563 辆。
理想汽车同样保持了稳定成绩,10 月份共交付新车 10,052 辆,同比增长 31.4%。1-10 月累计交付量为 221067 辆。
7 月以来,理想并不平稳,好在理想 L9" 撑住场面 ",在首个完整月(9 月)完成了 10123 辆,占当月交付量的 87.8%。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说到," 用户对产品满意度超出预期,巩固了我们在 40 万以上价格区间的市场地位 "。
9 月底,理想汽车同时发布了理想 L8 和理想 L7,提前秀了一波肌肉。按照规划,这个月开始,理想 L8 将正式开启交付,又将在年底为理想汽车冲一波量。
如果单看前两类车企,似乎单月交付过万似乎成了新基准线。但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小鹏汽车和零跑汽车单月交付量出现了暂时回落。
10 月份,小鹏汽车交付新车 5101 辆,同比减少 49.7%,环比减少 39.8%,达到了今年的一个交付低点;1-10 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达 103654 辆,同比增长 56%,今年整体数据依然在新能源车企排行中处于领先位置。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 CEO 何小鹏说到,10 月 27 日,小鹏 G9 正式开启规模交付。11 月起 G9 产量将稳定爬坡。在 G9 上市调价风波后,小鹏汽车内部进行了公司组织架构的调整,将更加贴近市场和用户的需求。
零跑汽车10 月交付量为 7026 辆,放缓了 3 月以来单月交付过万辆的脚步。1-10 月,累计交付新车 94628 辆。
9 月底,零跑全域自研的中大型轿车的零跑 C01 正式上市,新车售价区间 19.38 万 -28.68 万元,将零跑汽车产品向上进行了拉升。官方消息显示,零跑 C11 增程版即将首秀。
新能源销冠比亚迪和潜力较强的极氪还并未发布交付数据。但总的来看,10 月自主新能源整体表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事实上,业内对于新能源汽车 10 月份销售数据尤为关注,这背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车市一直有 " 金九银十 " 的规律,9 月、10 月销售情况对于第四季度提振市场信心有很大的作用;二是希望用数据判断特斯拉降价带来的行业影响,10 月最后一周,特斯拉官宣旗下车型降价 1.4 万 -3.7 万不等,业内一致认为会对国内新能源车企带来巨大压力,不但把后者置于 " 降还是不降 " 的尴尬局面,甚至在市场层面形成更强的竞争力。
那从目前数据来看,特斯拉降价首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受到的影响出来了吗?业内人士分析,特斯拉迫于内外压力(内因全年目标完不成,外因国内新能源汽车竞争激烈)降价,而且是最后一周发布," 搅动 "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影响或将在下个月有所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