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预期电池成本下降50% 杀伐果决、高举高打的广汽
相较于BBA在电动化投入上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国内车企之中广汽推进量产的节奏之快,几乎每隔半年就会有新进展宣布。2021年4月广汽宣布从电芯、BMS和电池包三方面推进动力电池的自主研发及产业化应用。21年10月广汽集团审议通过了《关于自研电池试制线建设项目的议案》。
21年11月广汽称搭载海绵硅负极电池的广汽埃安AION LX Plus将成为首款续航超1000km的纯电车型,力图切入高端电动车市场。广汽埃安现已完成A轮募资近183亿,投后估值为1032.39亿元,是当前国内未上市新能源车企最高估值。
今年3月,广汽埃安自研动力电池试制线开工建设,海绵硅负极电池的生产也是从这条线开始的。在推向量产的过程中,广汽埃安还开发了梯度复合涂布技术,通过工艺创新改善缓解硅基材料的膨胀问题。
今年8月25日广汽宣布决定设立自主电池公司绿擎电池,开展自主电池产业化建设,项目总投资109亿元,至2025年建成26.8GWh量产线。同时广汽参股的巨湾技研将建设电池生产基地项目,量产极速充电动力电池的电芯、模组以及PACK系统,总投资36.9亿元。
广汽在电池规模量产方面显得异常果决,这与广汽对电池自主化的看法密不可分。
广汽认为掌握电池技术是区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于眼下的产业环境来说,这句话意在成本和供应链,从长远来看,这句话更是在强调产业议价权和战略竞争的主动权。 刚入局的蔚来
造车新势力中的蔚来汽车开始规划布局电池研发和试制产线,并在今年10月25日成立蔚来电池科技公司。蔚来的电池研发项目中包括电芯和电池包研发的31个研发实验室,以及1条试制线和1条电池包pack线。这意味着蔚来将开始自研电池,将来很可能投入电池规模化生产。
目前部分车企们如特斯拉、大众等已经不满足于只掌握电池制造这一环节,开始与原材料供应商深度绑定,在全产业链进行布局,希望在上游材料和电池回收产生更强的控制力。
尾声
今年3月,著名汽车集团公司Stellantis计划将集团现有的意大利泰尔莫利(Termoli)工厂改建成一座全新的电池生产工厂。在此之前,这家工厂曾为Stellantis集团生产了数以万计的发动机。
或许这也正是汽车百年变革下的一个缩影,发动机的地位将被电池取代。可以看到,比亚迪正是因为具备了电池相关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在2018年末产业界大部分人不看好磷酸铁锂的情况下逆势归来,又在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情况下,依靠自身电池技术研发及量产能力,稳定支持新车型开发量产。
在近两年新能源车渗透率急速上升的产业态势下,比亚迪吃掉了相当大一部分的市场份额,成为这一波浪潮的最大赢家。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1-9月累计销量115.3万辆(乘联会零售口径),超过特斯拉的90.9万辆,悄然间已经拿下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头把金交椅。这就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及结果。
车企如果希望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0%的时候还留在牌桌上的话,自研自产电池将成为一道必答题。车企只有与时俱进围绕电池技术构建高效的研发制造体系,才有可能赢得战略主动。
此时,已经在这个方向上做了十多年的比亚迪正站在电动化的尽头等待着同伴的出现。
参考资料
1.Lithium ion battery cell production- challenges and scaling up from sample shop to pilot production——Dr. Martin Hiller (BMW Group)
2.宁德时代招股说明书
3.面向整车应用的动力电池系统测试开发及关键性能评价要求
4.清华大学李哲副教授:动力电池的先进设计技术与研发模式变革
https://mp.weixin.qq.com/s/kcxjLOgook-0AQXIfVEtmQ
5. Voltaiq官网
6. BMW Group battery cell technology
7. 广汽埃安:纯电续航超1000km!揭秘“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如何化解里程焦虑
8. 广汽集团:广汽启动自主电池公司项目
9. Volkswagen power day presentation
10. Volkswagen:Establishment of global European battery center with the Group's first own cell fac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