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把不少投资者激动坏了,Nikola 也被不少人看作是 " 卡车版特斯拉 ",投资资金纷至沓来。 骗局被逐步曝光
然而投资者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发布会舞台上放着的Nikola One 其实只是一个车壳——据公司员工在后来爆料:当时演示的车身其实完全不具备电力系统,就连车身上的车灯,都是靠 Nikola 的工程师偷偷给车身接上外接电线来点亮的。甚至,就连这辆车的外壳本身,都是发布会前一周才加班加点赶出来的。
从美国法院最新公布的起诉书上,我们能更详细地看出 Nikola 是如何欺骗世人的:他们所展示的卡车上的所有电气部件全部依靠外部供电。作为一辆所谓的 " 氢燃料动力卡车 ",这辆卡车既没有安装燃料电池,也没有安装氢气储罐,空气压缩机、涡轮机、变速箱等动力汽车必备的配件全都没有安装。
而且更离谱的是,米尔顿当时演示的所谓炫酷车载屏幕,其实就只是个现成的平板电脑,并且完全没有集成到车辆系统中,只是被嵌在车壳里而已。
在发布会一年多后,由于汽车毫无推进生产的进展,围绕 Nikola 的质疑声也多了起来。于是 2017 年,弥尔顿又使出新的一招:他发布了一条新视频,视频中 Nikola one 飞速奔驰。
尽管视频中没有提供更多信心,但投资者们一看,这车居然已经能上路了,于是信心再度大增。弥尔顿也趁热打铁,接连发布了 Nikola TWO 、Nikola Three,还成功借壳上市,估值一度高达 340 亿美元。
尽管当时 Nikola 一辆汽车都没量产,但其市值居然已经超越了美国第二大车企福特公司,就连美国通用汽车都赶过来想和他合作造车。
然而,就在其股价抵达顶峰的两天后,,做空机构兴登堡分析公司(Hindenburg Analysis)发布了一份针对米尔顿的严厉报告,从私人电话、电子邮件到短信、幕后照片,该报告详细列举了 Nikola 各种造假的证据,戳穿了 Nikola 的谎言。
直到这时人们才明白过来,Nikola One 的上路视频实际上完全是个骗局,Nikola 只是把车拉到山坡上,让其随着重力自行往下滑而已。Nikola 在视频拍摄过程中通过调整拍摄角度和剪辑加速,使得这个汽车模型看起来像是在飞驰一样。
这篇报告一出,众人哗然,公司股价也随之开启了一路狂泻。在众多铁证下,Nikola 最终也不得不承认了他们撒下的弥天大谎,米尔顿最终于 2021 年初从 Nikola 辞职,并随之面临法庭的指控。 新能源狂欢背后的浮躁与泡沫
在 Nikola 诈骗事件中,最为讽刺的一点在于,弥尔顿的谎言明明一戳就破,为什么还能维持这么长的时间?
从弥尔顿 2016 年发布 Nikola One 到 2020 年被做空机构踢爆之间,足足近四年的时间内,居然没有一个投资者去现场核实过他们的造车情况,也没有一个投资者见过 Nikola One 的真身。
在这四年间,弥尔顿就靠着一个汽车模型和一个造假视频,就能将公司市值吹到 340 亿美元,不仅骗到了美股上市,甚至连通用汽车这样的行业巨头都被骗进了坑里。
在这背后,体现的不仅是 " 大忽悠 " 弥尔顿的忽悠功力深厚,还体现出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前几年的浮躁和泡沫。
从 2019 年至 2021 年间,特斯拉股价经历了增长几十倍的 " 奇迹 "。在这之后,全球投资者们都急不可耐的试图寻找着 " 下一个特斯拉 "。而在这一过程中,众多新能源初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头并上市,不只是 Nikola,还有 Rivian、Lordstown 等众多新能源初创公司都受到了超乎寻常的追捧。
然而在曾经的狂欢之后,现在只剩下一地鸡毛:这些公司现在有的正面临巨额亏损和经营困难,有的面临和 Nikola 类似的诈骗指控,其股价也都相距其一两年前的顶峰只剩下一个零头。
Nikola 股价只剩峰值的零头 Nikola 难复往日辉煌
美国法院对于弥尔顿的诈骗指控仅针对其个人,而 Nikola 的公司高管们则极力撇清和弥尔顿的关系,强调他们也是在进入公司后才知道这一骗局的。
而更讽刺的是,自从其擅长营销和忽悠的创始人离开后,Nikola 公司居然真的造出了车来。
目前,该公司已经开始在北美生产和交付电动 Nikola Tre 半卡——截至目前已经交付了 93 辆,不过最近由于汽车零件安全问题全部召回了。
本周早些时候,nikola 还完成了对电动车电池开发商 Romeo Power 公司的收购,从而开始设计适合自身的电动卡车电池。
此外,Nikola 还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支付了 1.25 亿美元,作为其商品误导投资者的赔偿费用。
不过可惜的是,尽管公司情况已经在好转,但作为曾荣登美国第二大车企之位的公司,Nikola 如今股价只有 3.06 美元,还不到曾经峰值 93.99 美元的零头。而展望未来,无论这家公司如何努力,恐怕都难以再重现往日的辉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