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中汽协师建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三大突破,已进入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中汽协师建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三大突破,已进入市场化新阶段 ...
[ 复制链接 ]
suisuiblue
2022-11-24 02:11:08
每经记者 李星 每经编辑 裴健如
“近几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实力明显增强,配套设施日益完善,产业规模化逐步扩大。”11月23日,在由成都传媒集团旗下《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猎车榜以“电动智能下半场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圆桌对话环节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有望突破650万辆。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今年7月,中汽协综合多重因素考虑,将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预期从500万辆上调至550万辆,同比增速预期从47%上调至56%以上。
不过,这一销量目标,在今年前10个月已接近完成。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528万辆,同比增长1.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4%。其中,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继续创历史新高,分别完成76.2万辆和71.4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28.5%。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开始进入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重点的市场化新阶段。”师建华表示。
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三大突破
公安部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149万辆。“今年前10个月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了24%,已超过‘到2025年市场渗透率达到20%’的规划目标。”师建华表示。
今年9月,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也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的“在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0%”的目标,会在今年实现,比预期提前3年。
在师建华看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通过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核心“三电”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建立了上下游贯通的完整产业链,且动力电池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其次是新能源产品的突破,实现续航里程的大幅提高以及车联网功能的全覆盖;第三个突破则是市场化的突破。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974947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这主要得益于我国一直以来坚持的以市场导向和转型升级为方向,努力提升产品功能和性能。”师建华认为,从产品上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进步飞速,产品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平均值技术指标皆处于领先地位。而从市场发展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趋向良性发展,消费者认可度日益提升。
在师建华看来,目前,我国进入到了进一步提升产品技术、品质、服务水平,打造新能源汽车优质品牌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今明两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在质和量上都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师建华认为。
电动车出口优势初显 企业应做好本土化营销
得益于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快速提升和产品品类的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据师建华介绍,目前,我国已有10家左右的新能源车企向欧洲国家出口电动汽车,且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的销量已占到欧洲电动汽车总销量的10%左右。
中汽协数据显示,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49.9万辆,同比增长96.7%。“近两年来,我国出口到欧洲的电动汽车数量在不断增加,也带动了我国汽车的整体出口。”师建华表示。
在师建华看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能在欧洲等地区畅销,主要得益于三方面的优势:首先,我国拥有较好的动力电池基础,在动力电池技术升级迭代上占据了先发优势。而在动力电池生产和组装方面的明显优势,也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奠定了基础;其次,我国电动汽车上拥有较高的智能化水平,置身车内享受驾乘体验,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吸引国外消费者的一大亮点;第三大优势则是我国拥有新能源汽车完整产业链和稳定供应链,为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提供了保障。
“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产品特性和产品力日益提升,加上相对稳定的供应链、更低的综合成本以及更高的生产效率等优势,将促使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增长趋势继续保持。”师建华认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孙桐桐 摄(资料图)
不过,在师建华看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也并非高枕无忧。如,包括车内有害物质的释放、机动车及其零部件安全等在内的欧盟产品技术认证和准入标准大多高于国内,这种严苛标准,对我国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构成了一定阻碍,而且认证费用更高。
对此,师建华建议,中国品牌新能源车企在确保自身产品技术达到欧美当地标准的同时,还要拥有开发满足当地消费者需求产品的能力。同时,企业还要做好市场营销及产品适应性改进,理解欧美国家对环保科技汽车产品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打开市场、站稳脚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suisuiblue
关注
主题数112
LT8619C HDMI转RGB和LVDS成熟高性价比
阅读 7840
国庆离沪超过 7 天会被附黄码?官方回应
阅读 2708
功夫汽车|想深度体验长安深蓝?这家网红新店,不容错过! ...
阅读 2232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