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G9销量不及预期,小鹏汽车驶入冬天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G9销量不及预期,小鹏汽车驶入冬天
[ 复制链接 ]
身无分文的少年
2022-11-24 02:11:08
作为曾经的造车新势力头马,小鹏汽车正遭遇销售滑铁卢,已连续三个月交付不足万辆。10月交付量更是直接腰斩,仅交付了5101辆,而同期的哪吒汽车、蔚来、理想等新势力厂商的交付量均破万辆。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的美股股价也是一路下跌。截至美东时间11月21日,小鹏汽车美股股价为7.76美元/股,市值66.88亿美元,较高峰期跌去近90%。
过去,小鹏曾是连续霸榜月交付量排名的厂商,但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步入瓶颈期,小鹏的智能优势逐渐消失,在与众厂商的硬件性价比中败下阵来。
决定命运的时刻已经到来,小鹏走在了交叉路口,是继续攻坚软件智能,还是转向硬件性价比,关乎未来,也关乎生死。
文:杨磊
G9销量不及预期
北京一家小鹏体验店内,员工张磊正在向顾客们介绍展台上的汽车。“G9是我们的新款车型,与P7用的是同样的底盘,所以驾驶体验特别好。”
张磊承认小鹏近几个月的交付数量下滑严重,但是他依旧坚信“下滑只是暂时的,主要是为G9的产能让路,下个月数据就会提上来。”
数据显示,10月份,哪吒交付了18016辆,蔚来交付10059辆,理想交付10052辆,小鹏10月份交付量为5101辆,同比下降49.7%,环比下降39.8%,并连续4个月呈环比下跌态势。
同月中,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达21.78万辆,已连续两个月单月销量突破20万辆,广汽埃安销量也达到了30063辆,上汽新能源汽车的单月销量也再次突破10万辆大关,达10.17万辆。
小鹏的交付数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滑。今年9月推出的G9被小鹏寄予厚望,但目前未曾在市场上展现多少声量。
“上个月交付了600辆G9,这个月的数据还没有统计,但是数量应该会比600多。”张磊说。
G9的上市并非一帆风顺,刚刚上市时,因复杂的产品配置和一系列选装包引发外界诟病。配置选购的销售模式被网友戏称为“割韭菜”,很多网友在贴吧中表示,“小鹏已经不是从前的小鹏了。”
对此,小鹏汽车不得不在短时间内重新调整产品命名逻辑和价格配置。
同时,G9的5座大型SUV定位也是一片超级红海,燃油车几十款,电动车也有十几款。“我们是纯电动车。”张磊说出了G9的主要优势。
就目前而言,
G9最明显的优势就是800V快充
,但在现实中,即便充电桩建设不错的一线城市,能上800V的快充的数量也是极为稀少的,虽然小鹏一直在自行建造800V快充的充电桩,但奈何势单力薄,建设的速度远远满足不了当下市场的需求。
张磊表示,“目前北京只有一个测试桩可以上800V的快充,明年年初,小鹏应该会把北京的充电桩升级完毕。”
800V快充或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但是,在该类型充电桩数量未达到一定数量时,800V快充的卖点对普通消费者的意义并不大。
小鹏的工作人员认为G9是导致近几个月小鹏交付数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未来小鹏的交付数量也会因为G9而再次增加,“你可以观察一下,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推出新车型的时候,交付数量都会下滑,这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
外界却认为小鹏交付遭受滑铁卢的原因不止G9,其中主要根源还是在于小鹏自身的定位上
。
沦为鸡肋的智能化
提及小鹏,大众消费者普遍的感知是,“
小鹏的智能化还不错
。”
的确如此,小鹏是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商中,智能驾驶最为成熟的。这可能与何小鹏的创业基因有关,何小鹏出身互联网,与雷军熟稔,创业方向也与小米相似,重视软件研发。
但是何小鹏没有意料到的是,智能驾驶,尤其是无人驾驶的时代比他预期的要晚得多。
“中国现在的智能车程度都在2、3之间,这是国家规定的。”张磊说。
在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无非是L2、L2.5,软件层面上的竞争已拉不开差距,厂商之间比拼的主要还是硬件。
尤其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月度渗透率已逼近30%,接下来更大的渗透率大都会来自于10万、20万之间的车型,这个价位区间的消费者对性价比更为敏锐,要求也更高。
局势对小鹏并不友好,智能化主卖点已经很难打动消费者了。相反,硬件和性价比成为厂商之间比拼的重点。
有网友在“小鹏汽车”贴吧中表示,“小鹏汽车三个月综合降价4、5万,现在正在等待小鹏继续降价的可能。”
也有网友表示,“小鹏汽车增加了配置,降低了价格,说明小鹏是想走量,想把电动汽车真正做起来,但错就错在国内卖东西,是不能降价的,一降价就有一堆人出来闹事,买涨不买跌。”
网络上,因为小鹏降价而争吵的网友大有人在,但事实上,小鹏P7因成本问题,降价的可能微乎其微。
或许,小鹏的智能化定位并没有错,但是在当前这个时间段,小鹏的智能化作为卖点其实对主流消费者的吸引力并不强。
现阶段,小鹏汽车的性价比不占优势,而在市场端,硬件和性价比才是当下厂商竞争的主菜,智能化只是饭后甜点。
小鹏如果想要与赛道上的其他玩家竞争,产品本身的硬件需要跟上,且价格定位要全方位考量。
内部压力爆发
除了外部的压力,小鹏内部的纷争也成了外界不看好小鹏汽车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G9发布不久后,小鹏就发起了最大规模的组织架构调整。
据悉,小鹏汽车将成立战略、产品规划、技术规划、产销、OTA等五大委员会,并建立E、F、H三个产品平台矩阵。
其中,何小鹏亲自担任产品和战略委员会主任,三大平台的负责人也直接向他汇报。
这次组织架构调整后,何小鹏对产品管理将更加深入,通过管理两个横向团队,对产品决策进行控制。
除此之外,在最近的媒体沟通中,何小鹏反复提到了“组织文化”问题。“
价值观的一致性没组好,导致了严重的组织问题
。”
何小鹏认为,这与公司快速扩张有直接关系。
近几年,小鹏汽车的员工数量快速增加。2018年年底,小鹏的员工人数约1000人,2021年的员工数已过万,截至今年6月30日,小鹏员工人数约1.4万人。
随着小鹏员工数量增加,公司内部执行效率慢慢出现了问题,何小鹏已经认识到了这些问题的存在,并开始反思扩张带来的问题,着手降本增效。
今年2月,何小鹏开始启动裁员,但是并未触及小鹏汽车组织效率的核心问题。直至G9上市,内部管理问题集中爆发,才开始大规模地进行组织架构调整。
面对媒体采访时,何小鹏曾表示,“加入小鹏汽车以来,经历过两次绝望时刻:一次是在2019年,当时小鹏汽车融不到钱,剩余资金仅够公司维持六个月;第二次便是销量不及预期,市值和股价严重下滑的当下。”
从一系列调整来看,何小鹏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次挑战的艰巨,并试图力挽狂澜。他是否能像上次一样,带领公司实现浴火重生,尚需要时间来加以证明。
但小鹏应该明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不管是消费者还是竞争对手,都不会留给他们太多犹豫的时间了。
(文中张磊为化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身无分文的少年
关注
主题数81
UV LED的发展历史与市场趋势
阅读 7632
2025 年,流媒体外后视镜会席卷汽车行业吗?
阅读 3804
直击阿尔特广州车展起火事故:要求现场记者删照片,工作人员疑被下封口令 ...
阅读 3744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