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威马汽车全员降薪五折起,高管层薪酬占营收近半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威马汽车全员降薪五折起,高管层薪酬占营收近半
[ 复制链接 ]
小猪散步
2022-11-24 02:11:08
作者 | 陈一汛
编辑 | 孙春芳
今年,对威马汽车来说可谓是多事之秋。“CEO年薪12亿”的风波还未停歇,威马汽车又因全员降薪陷入新的舆论旋涡。
近日,一封威马汽车CEO沈晖的内部信在网上流传。沈晖在信中写到:因原材料成本急剧上涨、供应链供货不及时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生产经营,因此做出了降薪决定。
降薪背后,是威马长期不盈利的财务压力,而上市则成了威马汽车的救命稻草。
今年6月1日,威马汽车向港交所递交了IPO招股书,不过截至目前,其上市申请仍显示在处理中。
裁员降薪,威马节衣缩食过冬
据媒体报道,11月21日,威马汽车CEO沈晖发布全员内部信。这封内部信透露了威马汽车目前正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沈晖在信中写到,为了应对资金压力,公司管理层带头主动降薪一半,同时对公司整体运营费用进行精简,将通过一系列财务措施降低运营成本。对此,多位威马汽车员工向媒体表示,确实收到了邮件。
这封网传内部信显示,从2022年10月开始,M4及以上级别管理者主动降薪,发放50%的基本工资;其他员工发放70%的基本工资,调整公司发薪日,从次月8日发放上月工资调整为次月25日发放上月工资;本年度不再发放额外奖金(第13薪)、留任奖金(第14薪)及年终奖,暂停发放购车补贴。
威马汽车方面向媒体确认了高管降薪一事,但表示“由于仍处在IPO缄默期,不方便做进一步的回复。”
事实上,关于这次威马汽车高管降薪、全员工资打折的消息早在10月就已经传得沸沸扬扬。10月20日,有威马内部员工向媒体爆料,公司的财务问题相当严重,高管主动降薪50%,基层员工工资7折发放。市界发现,在社交平台脉脉上,有威马汽车员工发文吐槽降薪裁员一事,一些员工正在等待拿赔偿后离职。
10月27日,全员降薪的消息得到验证。据威马汽车内部人士透露,公司大规模降薪方案开始逐步落地:此前只是有一些部门受到了影响,但在本周,威马汽车的人力资源部门会逐个部门口头传达减薪方案。当时,威马汽车在内部的员工沟通会上,宣布了多项调薪措施,包括从本月起把每个月8日的发薪日推迟至25日,月薪资减少至少30%,停止发放每年的13薪和14薪,员工也不再有购车补贴。
不难发现,上月网传的调薪方式与沈晖本次发布的全员内部信中的降薪方式基本一致。此次威马汽车大幅降薪是为了缓解公司的财务压力,但业内人士认为,以威马汽车近年来的净利润和亏损金额分析,裁员降薪对解决资金问题只能起到部分作用。
2021年,威马的行政费用同比大涨54.5%,而行政费用的去向之一,正是支付公司管理层的薪酬费用。
威马汽车普通员工薪酬总额远远低于高管在内的行政人员的薪酬。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威马员工中人数最多的制造岗位员工,薪酬总额2.01亿元。同期,销售人员的薪酬总额为1.55亿元、研发人员薪酬总额为2.74亿元。
而高管层在内的行政人员2021年薪酬合计21.06亿元。其中,仅沈晖一人就高达12.62亿元,占到威马2021全年47.43亿元总营收的1/4。沈晖高薪一经披露,即引发外界强烈争议,并上了热搜。
IPO成救命稻草
裁员、降薪的同时,威马汽车的IPO之路也充满坎坷。
今年6月1日,威马汽车向港交所递交了IPO招股书,截至目前,上市进程还停留在审核阶段。此前,有相关资本市场从业者告诉市界,目前一级市场投资环境正在收紧,后面新势力赴港上市只会越来越难,“哪吒汽车也一直在计划上市,但目前还没有进展,威马现在销量掉队,上市只会更难。”
威马汽车在招股书中明确表示,现阶段公司的业务以及未来的发展急需大量的资金,且公司从成立至今一直未实现盈利。有内部人士透露,此次威马汽车想要通过IPO上市获得一笔至少10亿美元的资金。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书林强调,因为多方面的原因,资本市场已经不如前几年那么青睐新能源汽车了。这会给新兴企业带来一定影响,也会让投资人的条件更加严苛。“投资人绝对不会去扶贫,所以,企业和核心层的素质是决定能否融资成功的关键。”张书林表示。
根据港交所要求,目前威马汽车如果想继续IPO,需要在三个月内更新财务数据和其他需要披露的信息。也就是说,最迟明年3月1日,威马汽车将披露今年前三季度的财务情况。上述从业者表示,能否成功赴港上市,对威马来说至关重要。“一旦上市失败,无法获得外部资金支持,威马很可能坚持不了多久。”
作为国内最早的新势力之一,威马汽车曾经风光无限,与蔚来、小鹏齐名,一度处于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2019年,威马销量为1.69万辆,在造车新势力中位居第二;2020年,威马汽车累计销量2.25万辆,仍保持增长态势,但相较“蔚小理”而言,明显落了下风。2021年威马销量仅为4.42万辆,排名已掉到第五名。当时沈晖对于掉队这一说法予以否认,他表示,公司并没有掉队,新能源汽车当前处于哑铃结构,A级车还没有真正上量。
但到了2022年,威马汽车的销量不但没有起色,反而与其他新势力差距越来越大。乘联会数据显示,威马汽车今年10月销量为1117辆,1-10月累计销量不足3万辆。“蔚小理”、零跑、哪吒等其他新造车势力今年1-10月累计销量都在9万辆以上,其中哪吒和小鹏突破10万辆。
销量不振的同时,威马汽车的亏损还在加剧。数据显示,2019-2021年,威马汽车3年的营收分别为17.62亿元、26.71亿元、47.7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0.4亿元、-42.25亿元、-53.63亿元,3年亏损额超过136亿元。
不仅如此,威马汽车负债额也越来越大,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借款总额分别为24.2亿元、64.1亿元和99.5亿元。
巨大的资金压力之下,威马汽车只能靠外部资本输血。天眼查信息显示,威马汽车成立至今共进行了12次融资,累计募资超410亿元,其中不乏腾讯、百度、红杉资本等知名互联网公司和PE/VC 机构。
而现在,赴港IPO成了威马汽车的救命稻草。此前,沈晖曾谈到,新能源赛道是一个长期的赛道,打个比方,就像是踢足球,现在上半场头15分钟都没有打完,谁胜谁负还不知道。但如今,威马是否有机会进入下半场的比赛,要打上一个大问号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社会新闻」
小猪散步
关注
主题数118
Micro LED超高清引领未来显示新趋势
阅读 5867
美股开盘涨跌不一 亚马逊跌近12%
阅读 2776
雷丁汽车创始人实名举报当地县委书记,官方回应:省市联合展开调查 ...
阅读 2408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