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李书福IPO组合拳,能否再造一个新吉利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李书福IPO组合拳,能否再造一个新吉利
[ 复制链接 ]
情义无价943
2022-11-29 00:01:38
极氪、雷达、远程、极星、路特斯科技……潜在的IPO有一堆。
2022,新能源车圈最有牌面的人非王传福莫属,比亚迪荣登新能源销冠,风头一时无两。
但习惯以“资本为桨”的李书福也不甘人后,虽然自家新能源车销量不及比亚迪,但这并不妨碍“老李”在新能源车资本领域“偷着乐”。
最近,吉利官宣未满两岁的极氪汽车将被分拆独立上市。随后,旗下纯电动皮卡品牌雷达汽车跟着表示会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IPO。
不仅如此,吉利旗下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独角兽——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刚完成Pre-A轮融资,融资金额超3亿美元。
再加上,上半年通过SPAC模式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高性能电动车品牌Polestar极星,以及8月曾被爆出有望IPO的新能源超跑品牌路特斯科技。
很显然,在新能源汽车火爆的当下,李书福正试图用资本曲线完成“蓝色行动”,他所擅长的资本运作战术是否能重演燃油时代的辉煌,其与王传福的产品主义,孰优?
熟悉的资本运作又回来了
所谓一部吉利汽车脉络史,藏着半部资本并购史,在新能源时代亦不例外。
日前,吉利汽车公告称,分拆极氪汽车并将其独立上市的建议已获得联交所许可。要知道,这并不是近年来李书福“资本盛宴”第一餐。
去年10月,沃尔沃回老家斯德哥尔摩挂牌上市,吉利还在上市后套现了30亿瑞典克朗;今年6月,极星汽车也通过SPAC的方式登陆纳斯达克,IPO首日市值高达276亿美元。
至于当下,独立上市极氪汽车则将成为李书福“新蓝色梦”的重要一环。
极氪汽车诞生之初就表露出上市野心。在极氪品牌发布时,有关极氪公司注册地位缘何在开曼群岛问题就被抛出。
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回应称:“这个安排既是为了便于开拓国际市场,也是考虑保持极氪未来在海外资本市场融资和上市的机会。”
去年10月,吉利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向吉利集团收购极氪2.2亿股普通股,交易完成后吉利汽车将拥有极氪已发行股本约58.31%的股份。
看似“左手倒右手”的游戏,但无疑进一步加强了极氪和吉利汽车之间的联系。这意味着,极氪独立上市后,吉利汽车依然会合并极氪的报表,极氪的业绩将直接影响吉利汽车的报表。
目前,极氪汽车估值约百亿美金,而吉利汽车最新市值不过1014亿港币,折合美元约计129亿。此番分拆上市,不亚于打造一个“新吉利”。
对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高级研究员李延东表示,对于吉利来说,极氪是旗下最有望突出重围的品牌。
从极氪汽车本身来看,成立不足两年,拓展市场、技术研发等硬性支出或将进一步加大。
数据显示,2021年,极氪品牌净亏损10.1亿元,今年上半年亏损依旧有7.59亿元,母公司吉利汽车上半年的净利润也不过才15.52亿元。
很明显,即便吉利不差钱,但架不住这种“烧”法。而分拆上市、独立融资就可以减缓母公司吉利汽车负担。同时,以科技公司的定位去融资更容易募集资金,使得企业有良好的现金流,在与“蔚小理”一众新势力的竞争中也能保持足够“快”增速。
对此,平安证券表示,分拆上市对资本市场影响意在长远。从海外经验来看,分拆上市的优质企业可受益于主业聚焦和新发展,业绩以及估值得到双抬升。
汽车分析师张翔也认同该观点,他表示,开发、推广需要大量时间和资金,上市既有助于获得融资,也能提升知名度。毕竟现在技术迭代比较快,多头并进的做法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有助于分摊风险。
唯一的问题就是,分拆极氪上市后,资本会给出什么反应尚未可知?
吉利新能源前景几何
对于习惯买买买的吉利而言,多少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从产品角度来看,新能源时代的吉利缺少“爆款”,尽管旗下新能源品牌不少,但真正能打几乎没有。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吉利在中国市场新能源市场销量排名第6,在它前面的品牌有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中国、奇瑞汽车和广汽埃安,但具体到车型上,吉利旗下没有任何一款车型进入新能源车型排名前20。
直到10月份,凭借极氪001月销破万的数据,才缓解新能源车型排名前20挂零的尴尬。
值得庆幸的是,吉利新能源加快海外的进军步伐,以几何品牌为核心先后与挪威、匈牙利、捷克以及斯洛伐克等国家达成合作协议。
半年报显示,吉利实现出口87628辆,同比增长64%,出口销量占比也由8.5%提升至14.3%。
此外,吉利旗下新能源车和燃油车也有了些内耗的苗头。
半年报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吉利汽车实现总销量61.4万辆,同比下降-2.6%。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显著,同步增长398%。销量占比也从去年同期3.5%提升至17.9%。
总量没变,新能源车销量占比提升14.4%,很明显原本燃油车的目标用户转向了自家的新能源车款。
最重要还是用户心智的占领。
在燃油车时代,吉利无愧自主品牌销冠。但到了新能源时代,吉利的后劲明显不足。尤其在过渡期,EV车型和几何、枫叶等品牌深陷“油改电”的风口中,原始积累没做好。而极星品牌由于太“技术宅”“不接地气”销量始终上不去;领克早期的PHEV车型,也受制于市场对吉利混动技术缺乏认知,销量不瘟不火。
甚至,极氪在上市初期也屡陷“投诉门”,销量持续低迷,直到上半年免费升级8155芯片,才结结实实的刷了一波路人粉,助力极氪 001销量迅速增长,上市至今累计完成交付55600辆。年内交付49593量,其中10月份交付超1万辆。
而在供应链端,吉利新能源处于起步阶段,对价格缺乏话语权,难以控制成本,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至14.6%。
此外,吉利新能源产业布局版图很庞大,智能驾驶有吉咖智能;动力电池上游有锂矿公司和ST澄星,下游携手耀宁科技、威睿电动、衡远新能源进行自建。半导体和车机系统方面,吉利投资了华大北斗、地平线等;合资成立广东芯粤能、芯擎科技;甚至还收购手机品牌魅族,打造的Flyme For Car系统。
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全产业链布局投资比重会非常大,若无法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会有比较大的风险。
资本运作VS产品主义
资本运作VS产品主义代表了吉利和比亚迪不同的思维。
自“蛇吞象”并购沃尔沃后,吉利就习惯了“买买买”的扩张思路,在新能源时代战术依旧,但吉利并没有注意到在新能源时代,企业更需更注重的是产品心智优势。
以特斯拉为例,品牌早早占据了用户视野,凭借四款车牢牢稳坐新能源车市值“一哥”。
而比亚迪的DM-i技术更是占据消费者心中的NO.1,无论是吉利SEA浩瀚架构、长城DHT还是奇瑞LIFE都只能是第二选择,除非有了颠覆性的技术革新。
此外,吉利在过往“买买买”过程中还喜欢依靠品牌加持,就像当初领克上市一样,凭借沃尔沃血统、SPA平台技术加持,领克01上市后一车难求,动辄排队两三个月。但随着消费者对领克品牌熟悉以及PHEV、EMP等混动技术到来,沃尔沃给予其技术光环已经越来越暗淡,销量持续下滑,上半年仅完成7.7万辆,同比下降28.4%。
与吉利“买来”不同的是,比亚迪习惯是技术优先,先有硬核成熟的技术后再进行产品的扩张。从比亚迪深耕汽车行业数十年的历史来看,其最核心的产品不是车,而是电池。其名下刀片电池尽人皆知,早早地成为国际上三电自研的代表。
比亚迪下一步攻略的核心则是“智能化升级”。
在比亚迪年度股东大会上,王传福表示,“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而比亚迪还缺一套智能电车时代的“操作系统”。
整体来看,王传福的产品主义在新能源时代PK中似乎更具优势。对于吉利而言,资本运作只能算是锦上添花,产品、技术和供应链才是真正的底气,或许吉利真需要弯下腰去搞定自家电气化(电池)、智能化(操作系统)的自研核心。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产品导向型的比亚迪,在新能源的日子,似乎比吉利好过一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情义无价943
关注
主题数23
洲明LED光显方案成功走进世博会
阅读 8196
iGO出行炮轰比亚迪:上千辆比亚迪腾势汽车电池故障,损失达6亿元 ...
阅读 2958
最新!墨西哥西部7.7级地震,太平洋沿岸4个州启动海啸预警 ...
阅读 2510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