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反向跨界做手机,李斌要不要吸取贾跃亭的教训?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反向跨界做手机,李斌要不要吸取贾跃亭的教训?
[ 复制链接 ]
多德德多w
2022-11-30 08:34:04
日前,蔚来汽车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李斌公开表示,“蔚来手机的事正在推进,但蔚来和现在卖一亿部手机的公司肯定比不了。虽然目前造出手机不难,但造出好用的手机还是有挑战的。蔚来要做的很简单,就是为蔚来用户造一部好用的手机,而且每年就开发一款手机,像苹果一样。”
蔚来汽车涉足手机行业,表明了造车新势力出现了新的趋势——反向跨界。手机厂商跨界做电动车,而新势力反跨界做手机。
在大多数的认知里,手机厂商入局新能源行业不稀奇,但汽车厂商则想着去造手机则很不解。由于手机市场已经充分饱和,内卷程度远超想象。产品迭代速度非常快,功能同质化严重,弱势品牌和后进品牌竞争乏力。
车企选择入局手机市场,让人很意外。
跨界造手机并不容易
现在的智能手机市场已经严重饱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显示,2022上半年中国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1.36亿部,较2021年同期减少3800万部,同比下降21.7%,创2013年以来上半年手机出货量新低。
目前国内手机市场仍然疲软,手机更换周期进一步延长,目前已超过30个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呈现大幅滑落,消费者的换机周期延长,国产手机厂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手机市场也已经被苹果、三星、华为、小米、OPPO、vivo等几家老牌手机厂商霸占,车企入局手机市场,想要打破当前的固定格局,非常困难,难保不会成为网友所说的那样,大概率会成为下一个乐视或格力。
蔚来汽车选择此时入局,并不是一个好的时机。更何况蔚来汽车的经营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
据蔚来发布的2022年三季度财报显示,三季度营收130.02亿元,同比增长32.6%,环比增长26.3%。三季度调整后净亏损约为34.6亿元,环比扩大58.3%,创历史新高。以31607新车交付数量来看,每卖一辆车,蔚来都承受着超过十万以上的亏损。
从长期来看,目前还看不到蔚来盈利的希望。据李斌自己说,蔚来盈利的时间点是在2023年底。就算他所言为真,以蔚来目前的亏损加剧的情况来看,现金流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此时的蔚来进入智能手机市场,将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尤其是在亏损持续扩大的基础上,能有多少钱投入到手机业务上,还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打造新的生态闭环
既然蔚来造手机的前景并不乐观,那它为什么还要布局呢?李斌曾向外界解释过蔚来造手机的初衷,就是给车主一款车机互联体验最好的手机,不能把车钥匙(手机)放在别人手里。
汽车企业造手机是为了打通智能汽车的重要一环。因为手机作为机不离手的终端设备,是可以通过手机软件和车机系统紧密相连的。就像李斌说的那样,手机就是车钥匙。
现在的新能源车型,智能化水准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通过和手机连接,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来操控车辆,比如用手机来实现锁车、提前热车,把车开到预定目的地。
正常来说,这一切都是通过APP来实现的。但是有一个问题,用户使用的手机要么是安卓系统,要么是苹果系统,APP的数据会被读取,车企肯定是不放心这些关键性的数据被第三方读取。
比如现在很多新能源汽车并不支持CarPlay以及CarLife这样的手机互联模式,这足以说明问题。
新能源车企是想通过自家手机和自己汽车建立直接的联系,打造完美闭环,完善自家的生态系统。
目前,苹果也在积极造车,如果苹果的新能源车在未来进入市场,对车企的威胁就会变大。比如蔚来第二代平台的车标配UWB,苹果不开放接口,用户就不能享受自动解锁车门、热车等便捷功能。因此,为了避免被卡脖子,蔚来便自己造手机来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车企跨界造手机并不是为了介入竞争。
造手机是重要一环
新能源车企通过造手机来实现和汽车的系统互联,这和当年的贾跃亭当年的生态化反——依靠硬件来打造内容生态,从而深度绑定用户,这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未来,无论是手机还是汽车,都是属于智能生态的一部分,造车新势力显然不能只着眼于单一的产品,而是一整套的由各种产品构成的生态构架。
从这个角度来看,小米汽车还是有点意思。小米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电子消费品出发,通过在手机、智能家居等自家产品建立起来的完整生态体验依托这套生态体验,小米汽车(好不好开是另外一回事)势必会形成和特斯拉、蔚来等竞争对手不同的智能体验。
华为此前也曾发布1+8+N生态战略,也是同样如此。通过1(智能手机作为整个智能生态的入口)来连接能一切,8指的是PC、平板电脑、智慧屏、智能穿戴以及耳机音频等辅入口;而这个N则代表了更多,其中必然包括汽车,提供一个覆盖全场景的智能生态。
蔚来也有同样的野心,试图把会员俱乐部“Nio House”、负责充电基础设施的“Nio Power”和生活方式品牌“Nio Life”串起来,建立一个可以参与消费者日常生活的整体系统。
在这里,我们不区分谁高谁低。在电动车智能化体验和生态建设方面,各家车企实践的方向不同,给消费者带来的体验也不同。
从长远的用户利益角度与体验角度,自研手机是有必要的。
乐视是前车之鉴
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跨界做手机最有借鉴意义的案例当属乐视手机。客观地说,当年的贾跃亭可以说是理念超前,提出了“生态化反”的概念——把手机、内容、超级电视、乐视云、体育、汽车和金融等各个生态系统之间产生化学反应,发挥出更大价值。
这也可以说是当下造车新势力打造智能生态的范本。
但后来因为步子迈得太大,摊子铺的太多,各项业务高速运转,因为资金链供不上,整个生态最终曲终人散,最后成为江湖笑柄。
我们在前文说过,蔚来汽车现在的经营情况并不理想。巨额的研发费用,高企的销售成本,是蔚来亏损的重要原因,蔚来汽车还加大了在芯片和电池方面的自研力度。据了解,单季度投入就达到30亿的规模。
也就是说蔚来在还没有实现自我造血的情况下,还加大了其他业务的投入。如今还要涉足手机业务,这样的全面扩张颇有乐视当年的风采。
从资本的方面来看,蔚来造手机是用一个颇具想象空间的故事来撬动资本市场,从用户方面来说,用多元化的产品来增加用户黏性,不排除未来买车免费送手机。
讲故事也好,讨好用户也罢,蔚来只是不要重蹈乐视的覆辙。
百姓评车
从长远来看,造手机是蔚来汽车的必选项,把车钥匙握在自己手里的确重要。但从目前的经营情况来看,造手机的似乎并没有那么紧迫。
当前资本市场的热度在降低,新能源汽车的洗牌在加剧,这对所有造车新势力都是非常大的考验。尽管蔚来有新发优势,但随着后进品牌的发力,补贴政策退坡,蔚来的生存压力恐怕会更大。
蔚来汽车造手机,搞自研,也都是市场压力下的本能反应。我们以前总说,不管市场竞争变化如何,自己不能乱了阵脚。
此话送给所有的造车新势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多德德多w
关注
主题数117
公司巨亏82亿,自己却拿12亿薪酬?威马沈晖被骂惨了
阅读 2978
大爷大妈“放生”矿泉水,当地协会回应:不属于放生,也不属于协会研究范畴 ...
阅读 2757
好险!小鹏汽车辅助驾驶高速公路上多次突然退出!车主讨说法...... ...
阅读 2622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