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比亚迪也有车卖不好?这丰田月销不过百 但它们开创了新时代! ...

shelly65321 2022-12-9 20:25: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玩车教授 Author 玩车教授
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有的车能在这里一战成名,有的车能够长期霸榜,也有的车会因不理想的市场反应而遗憾离场。
但是,对于那些曾经因市场表现不佳而离开的车型,它们虽然自身没能在这里获得成功,但它们取得的经验或以它们为开端带出的后续车型却能成为一代又一代的热销经典。
普锐斯:在国内昙花一现 但开启了混动王朝
比如刚刚完成换代的普锐斯就是其中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普锐斯作为丰田旗下的第一款量产混动车型,最早在 1997 年就上市销售了;到了第二代车型的时候,更是风靡欧美。而为了向全世界宣传混动技术和环保理念,第二代普锐斯也来到了国内市场。




前卫的环保理念、先进的动力分配技术、超低的油耗等亮点确实让普锐斯成为国内市场一款极其特别的产品。
但是,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当年的普锐斯的售价高达 25.98-27.38 万元,堪比一款中型轿车;但花费这么多钱买到的普锐斯却是一款紧凑型掀背小车,只装着 15 英寸的小轮毂和非常简陋的内部配置。







动力性能更是羸弱,只能靠 " 技术先进 " 来吸引一些收入丰厚,同时需要一台节油通勤座驾的家庭购买。




即便是到了第三代车型,普锐斯也依然叫价 22.98-26.98 万元,在其所处的定位区间内仍然算是价格偏高的产品。这一因素直接影响了它的竞争力,使其每月销量只在 200-300 台左右徘徊,后期甚至跌至只剩四五十台的月销量。







因此自 2013 年之后,普锐斯便退出了中国市场,直至今天也未重新引入。




但是,丰田并非只有普锐斯这一款混动车型,那只是一款开山之作。
当丰田将普锐斯那套基于 1.8L 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油电混动系统放入已经在国内市场大受欢迎的卡罗拉及其姊妹车型雷凌身上的时候,混动技术才真正发挥出了它的优势。




2015 年,一汽丰田的卡罗拉双擎与广汽丰田的雷凌双擎上市;此时的丰田油电混动技术不仅已经发展成熟,经历了海外市场长达 8 年的实践检验,也让生产成本得到很好地控制。




于是一款售价 16 万内的省油丰田家轿诞生了。虽说与普锐斯相比,卡罗拉和雷凌在车架硬件、底盘设计以及内部娱乐配置方面其实并没有发生多么显著的升级,但恰恰是因为它的价格更加合理,让它变成了更多人能够负担得起的传统的三厢家轿。




如今,卡罗拉和雷凌仍在国内紧凑型轿车销量排行榜上占据前排位置,每月 1 到 2 万台的车系总销量之中,就包含有不少混动版本的车型;而这少不了普锐斯的功劳。
CR-Z:本田的混动技术试水
而说到混动,丰田的双擎家族可以说是靠普锐斯起家的,而本田的 i-MMD 系统之所以能跟丰田的 THS 平起平坐,则离不开 CR-Z,一款在国内销量表现不佳但为本田开了个好头的小跑车。
这款小跑车的外形设计灵感来自于本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款经典小跑车——本田 CR-X。
因此 CR-Z 采用了非常特别的大溜背设计以及狭长的后窗造型,结合简单但不失速度感的低矮车头以及车厢内观感堪比高达驾驶舱的内饰设计,给这款小车带来了冠绝同级的视觉感受。







但是,这款小跑车并没有搭载高性能发动机以匹配它的跑车身份;相反,本田给它准备了一套 IMA 混合动力系统。




不过这一套混合动力系统跟同时期丰田普锐斯的 THS 混动系统有着巨大的差异。
后者通过 eCVT 实现燃油发动机、发电机和驱动电机的动力分配,而前者则是通过在燃油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加装电机实现混动效果,电机只在发动机启动、车辆起步等少数时候能够发挥一些辅助作用,因此整体节能效果与当今的 48V 轻混差不多。




这意味着 CR-Z 在大部分情况下还是需要依靠发动机自身的动力前进,而它配备的 1.5L 自然吸气发动机恰恰没有很好的动力性能,只能输出 113 匹马力,直接导致 CR-Z 性能表现欠佳。




而对于一款跑车来说,动力不足可是相当显著的短板,如果再配上 CVT 无级变速箱,那么它最终没能获得足够多消费者的支持也就情有可原了。




不过,CR-Z 与 IMA 技术的平淡表现在某一程度上也算是为本田找对混动技术方向提供了协助,使他们在后来开发出了全新的混动系统—— iMMD。




与 IMA 混动系统相比,iMMD 采用了以电驱为主的工作逻辑,通过一套动力分配器,实现让发动机发电、电动机驱动的效果;而在发动机驱动效率更高的高速巡航工况下,还能通过一组离合器让发动机直驱车轮,达到了系统在各种工况下都可保持高效率运转的效果。




另外,由于以电机作为主要驱动力来源,搭载 iMMD 混动系统的本田车型也有着更加敏捷爽快的提速性能。




再加上不输丰田的油耗表现,用上 iMMD 混动的雅阁如今已能挑战丰田凯美瑞在中型轿车市场的霸主地位。
F3 DM:DM-i 超级混动的技术基础!
压轴出场的这款车型来自自主品牌比亚迪,它就是当年名不见经传,如今却经常被比亚迪提起的混动轿车—— F3 DM。




这车型是当年比亚迪旗下的热销紧凑型轿车 F3 的双模混动版本,于 2010 年推出市场,属于比亚迪最早期的量产混动车型之一。




在那个丰田普锐斯叫价二十多万的时期,F3 DM 14.98 的官方指导价似乎更加实惠,性价比更高;但当时比亚迪仍是一个主打廉价车型的品牌,其热销的车型售价都在 10 万以下;比如普通版的燃油 F3,售价就只需要 5.68-8.08 万。




相比之下,F3 DM 真的太贵了。
与此同时,由于需要放置硕大的电池组,F3 DM 的尾厢容积变得更小,1.0L 三缸发动机搭配 68 匹马力电动机组合而成的混动系统对于 1560kg 的整车重量来说也称不上 " 动力充沛 "。




因此比亚迪 F3 DM 更像是一款试水的产品,不过要是没有它的试水,比亚迪在混动市场的成功或许就不会来得这么快。




有关注比亚迪混动车型的朋友应该都会知道,比亚迪在混动市场的称霸始于宋 PLUS DM-i,一款搭载 DM-i 超级混动技术的 SUV 车型。
这套超级混动技术可以实现燃油发动机与电动机的串联或并联工作,在多种工况下都可实现惊人的燃油经济性,因其稳定的低油耗和平顺爽快的驾驶体验收获了大量粉丝。







而其技术原理正是来自比亚迪 F3 DM 搭载的那一套基于 1.0L 三缸发动机的混动系统;比亚迪在经历了唐 DM 与秦 DM 两款方案更简单,更重视动力性能的普通插混产品之后重新回到了多年前的老思路上,找到了真正高效的技术方向。
所以说,当一款搭载着新技术的车型因为它的售价、性价比、体验等因素而不能在市场上取得高销量的时候,大家千万不要急着判断这种技术思路 " 没有前途 "。




因为谁也不知道这款车型身上搭载的技术,会不会在多年后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