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谁抢走了日系车的市场份额?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谁抢走了日系车的市场份额?
[ 复制链接 ]
山风点烟捶
2022-12-11 16:12:45
日系品牌和自主品牌之间攻守态势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变化而变化着
文 | 郭怀毅
编辑 | 赵成
虽然中国车市在11月略显疲态,但中国自主品牌却在竞争中进一步走强,市场份额创下2017年以来新高。相比之下,近年来在中国市场表现优异的日系车企却集体遭遇滑铁卢。
12月9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表示随着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疫情冲击汽车消费市场等因素的影响,11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38.6万辆和232.8万辆,同比均下降7.9%。与去年、前年相比,汽车产销略显疲态,并未出现往年的年底翘尾现象。
不过,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依旧可以实现正增长。据中汽协预测,2022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将达2680万辆,同比增长2%;其中乘用车销量2350万辆,同比增长9.4%;商用车330万辆,同比下降35.3%;新能源汽车670万辆,同比增长90.3%。
尽管11月的销量数据不尽如人意,但自主品牌乘用车依旧完成销量112.9万辆,逆势增长9.8%,今年前十一个月,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更是达到49.2%,创下历史新高。
相比之下,日系品牌却急转直下。11月,日系“三驾马车”,丰田、本田和日产在中国的五家合资车企,销量表现均不如人意,日系品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也下滑至18.2%,比2021年减少2.4个百分点。
对于自主品牌和日系品牌的此消彼长,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对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表示,除了出口和供应链因素的影响之外,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优势不容忽视,“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涨幅很大,自主品牌的布局和转型升级较早,所以新能源渗透率远高于其它合资品牌,这就让自主品牌在当下的市场竞争中受益。”
日系车销量暴跌,纯电产品成最大短板
▲ 图源:网络
11月的中国车市表现欠佳,但对于日系品牌来说,可谓是集体过冬哑火。
根据各家企业的官方数据,在日系五大合资车企中,只有广汽丰田实现了0.2%的微增长,余下四家车企中,一汽丰田、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和东风日产(含日产、启辰和英菲尼斯品牌)的11月销量分别下滑20.4%、34.2%,51.7%和53.3%。
在日系五大合资车企之外,作为马自达在中国市场仅剩的一家合资企业,长安马自达在11月的销量仅为5719两,同比下滑高达61%。
为什么日系品牌会突然陷入集体低迷?丰田中国方面对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表示,主要还是受疫情影响。日产汽车高级副总裁,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山崎庄平仄认为:“持续的芯片及零部件短缺和因新冠疫情加剧导致的重点城市管控等,对公司销售带来了持续影响。”
但在陈士华看来,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产品市场表现不佳是造成日系车整体销量不佳的重要原因。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一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06.7万辆,同比增长实现翻倍。其中,纯电汽车销量为473.4万辆,占比高达78%。从以上数据可见,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是一个由纯电产品主导的市场,但是直到今年二季度,日系车企才开始陆续在中国市场投放纯电产品。
▲ 数据来源:中汽协(制图:郭怀毅)
今年4月,本田汽车在中国市场投放了首款电动汽车——东风本田e:NS1。此后,广汽本田e:NP1、东风日产Ariya以及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的bZ4X电动车陆续上市。
但和以往日系产品上市即热销的情况不同,上述几款电动车都出师不利。另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1月,e:NS1、e:NP1、Ariya和两款bZ4X的销量分别为714辆、811辆,387辆、137和499辆。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系车企为什么会集体迟到?同时又集体哑火?对此,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张君毅对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表示,日本车企在电动汽车领域发力时间相对较迟,这和此前的发展路径有关。日本车企此前的新能源发展路线是以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为主,所以现在它们需要加大对电动车的投入。
与日系车企集体迷失在中国纯电市场不同,中国自主品牌因为布局较早,已经成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导者,这不仅实现了市场占有率的增长,更实现了品牌的集体向上。
自主品牌,量价齐升
▲ 图源:网络
2022年,中国车市最大的黑马莫过于比亚迪。在宣布彻底放弃燃油车市场以后,比亚迪的销量非但没有下滑,反而一路高歌猛进。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一个月,比亚迪的销量已经达到158万辆,和位居销量榜首的一汽-大众仅差约8000辆,这让自主品牌有望首次超过合资车企,问鼎中国汽车年度零售销量榜榜首。
在比亚迪之外,吉利和长安汽车等品牌也凭借着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出色表现,实现了逆势增长。今年前十一个月,吉利和长安的零售销量均突破百万辆大关,同比增长分别为3.4%和5.9%。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1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51.9%,相比之下,包括日系品牌在内的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5%。
在贝恩公司资深全球合伙人、亚太区绩效提升业务主席曾伟民看来,正是自主品牌的提前布局让他们收获了今天的成功,他对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表示,包括新势力在内的许多中国车企,都为纯电汽车专门打造了独立的品牌,平台架构也是专为纯电汽车设计的。相比之下,此前很多的合资车企并没有下定决心,而是把自己的资源同时投入到燃油车和纯电汽车这两条战线上。这就导致合资车企在开始就慢了一步,也让自主品牌跑在了前面。
目前,自主品牌不但凭借先发优势获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还在进一步实现品牌上攻,向价位更高的细分市场挺进。
以中级车市场为例,自主品牌在过去很难在这一售价相对较高的细分市场站稳脚跟,但今年前十一个月,比亚迪汉以24.2万辆的成绩力压广汽丰田凯美瑞,成为中级车市场的销冠。在新势力中,蔚来和理想汽车更是分别在30万元以上的豪车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甚至在海外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也在向高端市场挺进。“从去年开始,中国出口的汽车单价就在上升,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有很明显的体现,据我了解,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单价已经维持在了约每辆3万美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对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表示。
目前,包括比亚迪和蔚来在内的多家车企都已经加速布局海外市场。全球汽车产业正在经历剧烈的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这也给中国汽车出海一个巨大的历史机遇期。
在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看来:“中国的纯电汽车在国外有质量、性能和规模效应上的优势,当历史发生转折的时候,机会永远留给准备好的人。但是我们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因为这并不是一个产能的问题,还有技术含量和品牌价值的提升。”
中汽协预测,2023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将达到2760万辆,同比增长3%;其中乘用车累计销量将达2380万辆,同比增长1.3%;商用车将达380万辆,同比增长15%;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将达900万辆,同比增长35%。
-END-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山风点烟捶
关注
主题数107
视觉+机器人是如何实现连接器的自动装配的
阅读 8394
车主夜间驾车中控显示有人追车?理想汽车回应
阅读 3455
理想汽车Q3净亏损16.5亿再创新高,总裁沈亚楠辞职
阅读 3282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