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疫情三年,又一家合资车企资不抵债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疫情三年,又一家合资车企资不抵债
[ 复制链接 ]
suisuiblue
2022-12-20 21:41:51
在疫情的第三个年头,又一家合资车企,在疫情和芯片短缺等多重重压之下,倒了下去。
曾经在中国市场红极一时的起亚,在几经波折后,终究没能迎来曙光。
近日,韩国起亚公司发布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在华合资公司江苏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负债总额已达到2.279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2亿元),资产总额为2.124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3亿元)。
按此计算,江苏悦达起亚资产负债率达到107.3%,资不抵债。这一数据已经接近于不久前宣布破产的北京宝沃及刚刚被法院受理破产清算的广汽菲克,二者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33.5%和110.8%。
面对“起亚不重视中国市场,江苏悦达起亚游走在破产边缘”的说法,起亚方面并不认同。接近起亚的相关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起亚将继续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在新合资公司的基础上,加速推进New Kia战略落地,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洗牌加剧。不仅仅是一些还未站稳脚跟的造车新势力相继倒下,不少曾辉煌一时的合资汽车品牌也面临严峻的生死考验。作为全球汽车市场中的优等生,起亚在中国市场究竟怎么了?
销量持续下跌
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江苏悦达起亚累计销量约为12.03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15.2%。其10月6758辆的销量甚至低于不少造车新势力。起亚方面表示,今年销量下滑主要受疫情及芯片短缺影响。
相关资料显示,江苏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9月,注册资本12.24亿美元,曾用名“江苏现代起亚悦达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现为外商投资、非独资有限公司。
凭借较高的性价比及靓丽的外观造型,起亚曾在中国市场获得过成功。2016年,起亚达到国内销量巅峰——65万辆,此后受国际及国内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销量开始一路下跌。2017年,起亚迎来在中国市场的首次销量大跌,年销同比下滑44%,不过那时起亚年销量仍有36万辆。而到了2021年,其销量仅剩16万辆。
近几年,原本定位更低的中国汽车品牌实现了价格和品牌的上攻,包括比亚迪、吉利、长城、长安等品牌均交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而定位略高一些的日系车,凭借产品力稳固了市场地位。“上攻下压”之下,韩系车腹背受敌,加之一些外部因素影响,起亚销量节节败退。
在持续亏损之下,合资方之一的东风汽车选择于今年1月正式退出,将25%的股权以2.97亿元的价格转卖,在中国市场经营了近20年的东风悦达起亚也由此更名。
今年年初,起亚表示品牌将加速导入更具竞争力的全球车型。为了扭转产品主打性价比的印象,会逐步停产10万元以下车型。
图片来源:悦达起亚
前不久上市的狮铂拓界(英文名称“Sportage”)曾被起亚寄予厚望。事实上,这款中文名称拗口难读的车型在全球市场有一定认可度,作为第五代车型,狮铂拓界在设计、动力配置都有升级,但其17.98万元-23.78万元的售价相比竞争对手却不具备优势。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韩系“性价比”的标签已深入人心,价格优势不在之后,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已经不愿再去了解产品是否具有优秀的“内在”。
目前上市一个月的狮铂拓界尚未公布最新销量数据。而旗下其他车型表现也不算乐观。从上险数据来看,SUV智跑2022年1月-10月累计销量16507辆,同比下滑53.22%。售价超30万元的MPV嘉华,2022年前10月累计销量仅为2325辆。
全球反差巨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与在中国市场的萎靡表现不同,起亚在全球市场的成绩却十分亮眼。
欧洲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现代起亚今年前三季度在欧洲累计市占率达9.9%,再创历史新高。
具体来看,现代起亚前三季度共售出82.1531万辆,同比增长6.6%,市占率排名第三。其中,现代汽车售出39.5649万辆,增长3.2%;起亚售出42.5882万辆,同比增长9.8%。同期,欧洲市场规模为827.1115万辆,同比减少9.7%。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起亚在中国市场表现与全球有巨大落差的原因在于技术与产品更新不及时。
整体来看,尽管起亚有着不错的技术储备,但近年来对中国市场产品的技术投放没有重大突破且缺乏亮点。
在传统汽车领域,起亚的变速箱与发动机技术迟迟没有划时代的更新,动力孱弱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给国内消费者留下了动力不佳、技术老旧的刻板印象。相较于近年来崛起的中国汽车品牌,起亚更是丢失了“性价比”优势。
同时,由于电动化转型迟缓,起亚在新能源市场更是没有形成优势。
图片来源:悦达起亚
按照计划,起亚将以2023年年初举办的EV Day品牌发布会为契机,正式宣告进军中国电动车市场,并以明年在国内上市销售全球热销的EV6为开端,每年推出1-2款基于E-GMP平台打造的纯电动汽车,到2027年将中国市场上市6款EV车型。
但同是合资品牌的大众,计划在2025年前在国内市场投放至少40款纯电车型,即便是电动化转型态度摇摆不定的丰田与本田也在今年年初表示将拿出30款纯电车型。
崔东树认为,虽然韩系车企主观意愿上并不想放弃中国市场,但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确实不及欧美市场。
中国汽车市场大洗牌
事实上,起亚以及诸多车企的市场变化都说明,中国汽车市场的“包容性”正在日渐消退。
从销量来看,不少曾短暂在中国市场取得一定成绩,但长远发展却并未拿出太多诚意的合资品牌几乎都遭遇了滑铁卢。
11月29日,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法院宣告北京宝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破产的公告,这也成为宝沃的“二次破产”。
在此之前,今年10月广汽菲克在处于亏损的情况下已经向法院申请破产。曾风靡一时的Jeep品牌最终重新回归进口车的身份在中国市场销售。
而与Jeep同属于Stellantis集团的标致雪铁龙也在前不久传出“停止在中国生产”的传闻。尽管此后神龙公司出面辟谣,表示其销量已经实现触底回暖,但法系车销量大不如前也是不争的事实。
另一方面,中国品牌市场份额一路从2020年上半年的不到35%攀升到如今已突破50%。中国品牌销量飙升得益于头部车企的拉动,与此同时,市场“清洗”同样在加速进行。包括观致、力帆等传统弱势车企被市场淘汰,而一些造车新势力甚至还未等到量产车的交付便快速陨落。如带着“华为天才少年”光环入局造车的李一男,也在2022年年末宣布梦碎。
尽管市场竞争残酷,但中国目前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仍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对于起亚来说,全球市场的表现虽然能够证明其具备胜出的实力,但想要赢得中国消费者的信赖,仍需拿出更多的诚意。留给他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作者:刘珊珊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1 回复
喝多的板砖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年K3车主表示,近几年主打的 K3 K4 K5 越来越丑!
2022-12-20 22:41:32
评论
使用道具
举报
suisuiblue
关注
主题数112
LT8619C HDMI转RGB和LVDS成熟高性价比
阅读 7846
国庆离沪超过 7 天会被附黄码?官方回应
阅读 2710
功夫汽车|想深度体验长安深蓝?这家网红新店,不容错过! ...
阅读 2236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