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汽车出海,一道穿透密布愁云的曙光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汽车出海,一道穿透密布愁云的曙光
[ 复制链接 ]
李墨285
2022-12-29 09:23:24
文|鐵西區的李子
2022年,中国汽车产业似乎战火连天,缺芯、断供、涨价、停工、贵电……一回想,这一年走过来实属不易。
而即便这样,中国汽车却仍释放出了充分乐观的态势。一方面新能源车保持快速增长,前11月产销增长1倍,占比增至25%,11月产销占比更是达到33.8%。此外,另一更值得关注且让人期待的趋势,是出口量激增。
前11月,中国汽车出口量为278.5万辆,增速55.3%。今年10月,根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前8月中国已超越德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考虑到仍就快速增长的出口量,这一成绩很可能保持到今年结束。
来自中汽协
出海,在并不乐观的2022年,成为中国汽车行业一道穿透密布愁云的曙光。
第二次扬帆
中国汽车出口第一波热潮发生在2004至2008年间,至2012年出口量突破100万大关,此后开始下滑,直至2016年反弹,2018年回归百万规模并持续3年。第二轮增长从去年开始,先是超越韩国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出口国,今年又超越德国来到全球第二。
整整10余年时间里,中国汽车出海经历的不仅仅是量变,更是质变:从商用车到乘用车,从性价比到品质化,从亚非拉到欧洲(欧洲出口量占比已超过30%),从燃油车到新能源。
今年10月,比亚迪、长城登陆巴黎车展,蔚来于德国柏林举办发布会,宣布正式进入欧洲市场,继去年进入挪威之后,新增向德国、荷兰、瑞典、丹麦4国市场提供服务。
李斌在蔚来App上发布的在法兰克福NIO House的自拍
前11个月,吾国新能源汽车出口59.3万、增速100%。
回看中国汽车出口反弹的2016年,又可以说是吾国新能源汽车的元年。那一年,全球汽车市场进入变革期,Model 3发布,特斯拉迎来自己的“iPhone 4时刻”,吾国快速加入变革潮流,蔚来、理想等新造车公司均在那一年频繁曝光、进入公众视野。
以欧洲为起点、全球市场向新能源加速转型,成为中国汽车二次扬帆出海最有力的先决条件,竞争环境的剧变,则带来了突破的巨大机会。
欧洲与中国市场有着巨大的产品契合度。欧洲流行小车,给为数众多的本土入门级EV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豪华品牌销量与主流品牌差距不大,又对专注于30万甚至40万元以上市场的蔚来等新造车品牌颇为友好。
更大的机会点来自竞争环境的巨大空间。当下欧洲、日本、韩国车企的新能源转型步伐缓慢,大众ID.系列几乎是仅有的原生EV产品;特斯拉在欧洲的布局则屡屡受阻,去年底以来更是反复陷入性骚扰丑闻、推特闹剧等等负面舆论,市场活力与预期大不如前。
从市场潜力到竞争空间,出海无疑有着巨大的机会。但这一切最初最初的前提,在于这些企业的愿望是否足够强烈。
回到舒适圈?
11月是个有趣的节点。当月吾国汽车出口量环比下降2.5%。这是4月份以来的第二次,上一次发生在9月,但那个月国内汽车销量有近10%的环比增长。本土销量与出口量同时环比下降,11月是第一次。
更直接的对比发生在新闻领域,关于汽车出海的报道在今年10月来到高峰期,数据分析、行业评论均有一波集中发布。而到了11月,此类报道开始减少。
11月发生了什么呢?当月11日政府发布了防疫“20条”,开始放松管控措施。
另一组有趣的对比是,今年暴涨的汽车出口量中,表现最佳的车企分别是上汽、奇瑞、特斯拉中国、长安、东风、吉利、长城等,唯独没有今年在本土市场一骑绝尘的比亚迪以及表现不俗、有望完成年度KPI的广汽。新造车阵营中,出海最积极的分别是2019年开始布局的爱驰、2020年开始布局的小鹏以及去年开始布局的蔚来,而销量最为突出的理想则迟迟没有出海动作。
来自中汽协
11月防疫政策稍有放松,汽车出口就出现波动;全年出口量暴增,唯独实际销量与预期匹配度最高的几家车企没什么表现。这一现象很直白地表现出不可忽略的事实:
近两年的出海热潮,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受疫情影响、本土市场未能完全释放,车企向外寻求市场消化冗余产量。因此,防疫政策松动的11月,出口量出现环比下降。也可以看出,本土销量符合预期及超出预期的少数车企,出海的意愿暂时还不强。
伴随着防疫政策的全面放开,吾国经济活动必然将逐步恢复到常规状态。经济环境能否回归、合适回归,这是未知数,但可以确定至少在短期内会是回暖状态。那么,在经济活动逐步恢复,本土市场大体乐观的状态下,各车企是否会坚定出海策略?答案未必如我们想象中确定。
毕竟“出海”及其象征意义,都是落在中国汽车产业这个主题上的,一定会因出海而受益的,有且只有中国汽车产业。对于企业来说,出海则意味着确定的投入和不确定的回报,只要本土市场按预期发展,他们自然乐得躺在安乐窝里。
我”是谁
来划分一下跨国车企的等级,以2021年销量排行为例。
最大的怪兽丰田在中国、美国、欧洲三大市场均能排到前3,其中美国市场排名第1;大众在欧洲与中国均排名第1,美国市场也能排到前15。这两家是绝对意义上的顶级车企。
第二梯队包括本田、日产、福特、通用、现代,在全球3大市场中至少两个能排进前10。这些车企相比丰田、大众,显然就欠了一分稳健与安全感。
至于第三梯队,标致在欧洲排名第2,Jeep、道奇均在美国排名前10。只有欧洲市场的PSA与只有美国市场的FCA风雨飘摇,在全球范围内毫无竞争力可言,合并成Stellantis集团抱团取暖是唯一的选择。只有欧洲单一市场的雷诺与PSA、FCA是同样的处境,这也是雷诺-日产联盟长期以来的矛盾根源。
来自“欧多瑞上榜”
全球3大市场中国、美国、欧洲,只在单一市场有所成绩的车企,不足以成为有充分竞争力与安全感的跨国车企。即便是特斯拉,这个看上去将在未来成为全球头号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公司,也是实现了中美两国市场爆发之后,才真正坐稳千亿美元市值规模公司的地位。
中国是规模远超美国、欧洲的全球最大单一市场,这给了本土车企足够有保障的成长与生存环境,但单一市场的抗风险能力终究是有所欠缺的,这两年受疫情影响的出口量暴涨就是明证。至于抗风险能力之外的国际影响力,在国际汽车行业中的参与度以及衍生而来的定价权、产业影响力,止步于国内的话,根本是天方夜谭。
之所以蔚来是出海最为声势浩大的企业之一,原因也在于此。如果是主流价位车企,中国市场的庞大容量足以满足他们的发展,但定位在豪华市场的蔚来,生存空间则逼仄得多,向外寻求更大的市场空间,是持续扩大规模的必然。
世界杯的启示
作为国内优秀中生代足球运动员的代表,韦世豪曾在一档足球访谈节目中谈起自己的留洋生涯,年纪轻轻登陆葡超的他曾经被寄予厚望,但得不到上场机会的时候,他很轻易就放弃了继续在海外打拼的机会、返回国内,因为当时盛行金元足球的中超联赛遍地黄金,回国就能拿到远远超出海外的薪酬。
这位国内最有天赋的90后球员就此泯然众人。
中国队即便借着金元足球的余温,规划了一批优秀的巴西球员,牺牲联赛连贯性来长期集训,依旧没能进入世界杯正赛。东道主卡塔尔也是同样的状况,他们建立了科学的选拔天才的机制,又通过集训优中选优、打磨配合,却也只是成了历史最弱东道主。
世界杯上的卡塔尔 | 来自FIFA
再看看连续几届世界杯闯入16强的日本、韩国,数量庞大的留洋球员是其战绩的关键。诚然“留洋”更大程度上是结果而非原因——能力不行的话根本出不去——但其折射出的规律显而易见,去更激烈的环境中竞争,才能成为真正有实力的参与者。
疫情推动了中国车企的出海,并且短短两年已经取得不容忽视的成绩,这是需要被记住、需要被内化成信心与信念的东西。如果就此退回本土享受最大市场的红利,结局就只是成为另一个风雨飘摇、经不起风吹草动的PSA、FCA罢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李墨285
关注
主题数83
光耦合器输入驱动电路的LED电流分流技术
阅读 6583
安全带卷收器存隐患 斯巴鲁召回部分进口森林人
阅读 3403
收评:三大指数放量大涨 两市成交再破万亿
阅读 3151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