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十个“蔚小理”,也凑不齐一个比亚迪

伍六三 2023-1-3 15:06:41

            
            出品 | 虎嗅汽车组
            作者 | 王笑渔
            编辑丨周到
            头图 | 视频截图
            被唱衰了一整年的“蔚小理”,终于在2022年底扬眉吐气了一把。
            从12月交付量来看,理想汽车以21,233辆的成绩,拿到了当月的“销冠”。第二名则是蔚来的15,815辆,第三名是极氪的11,337辆。 另外,小鹏汽车从谷底爬了出来,以11,292辆的数据位列第四——仅以45辆的差距落后于极氪。至此,“蔚小理”三家造车新势力,勉强算是重新回到了头部阵营。
            但即便如此,造车新势力的月交付量,在比亚迪面前仍不值一提。
            1月2日,比亚迪股份发布公告称,2022年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23.52万辆,同比增长150%;全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86.35万辆,同比增长208.64%——这意味着,九家造车新势力在12月的交付量之和,不到比亚迪的一半。倘若加上广汽埃安这家所谓的“新势力”,比亚迪仍然可以“以一敌十”。
            

            
            从2022年的年度交付量来看,哪吒以15万辆的成绩位列第一。哪吒虽然没能抓住12月这波冲业绩的绝佳机会,并在12月出现交付量“腰折”的情况。但凭借着2022年前11个月的累计交付量,哪吒最终还是拿到了2022年度的“销冠”。
            理想、蔚来、小鹏分别占据第二、第三和第四。零跑在下半年的表现不温不火,被“蔚小理”挤出了头部阵营。排在第六的问界从2022年3月才开始交付,也使得其年度成绩并不突出。再就是,“厚积薄发”的极氪以7.1万辆排在了第七,合创汽车以超2万辆的成绩排在第八位,岚图汽车以19,409辆排在第九位。
            2022年交付量出炉之后,造车新势力们远不及开香槟庆祝的时候。因为接下来的2023年,可谓是一场硬仗。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的正式退出,短期内仍会对企业的市场策略、展品战术乃至技术投入的走向都带来一定的挑战。而“蔚小理”在年底的这一波热卖,更深层次的原因很可能是,透支了2023年第一季度的订单。
            真的爆发了?还是昙花一现?2023年的1月份,很快就能见分晓。
            “蔚小理”爆发,透支消费的结果?
            用补贴退坡政策,来刺激消费者提车,这早已是造车新势力们的惯用伎俩。
            早在2021年12月的时候,四家头部的新势力小鹏、理想、蔚来和哪吒,都录得了过万的交付量数据。但转眼第二年的1月份,补贴退坡实施后,“蔚小理”三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环比下滑。而在2021年12月卖得最好的小鹏,到了2022年1月的环比下滑幅度却是最大的,接近20%。
            2023年1月,下滑幅度大概率会要比2022年1月,来得更加猛烈一些。因为去年的补贴政策只是按比例退坡,而今年则是补贴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根据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系列政策及规划,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在此之后上牌的车辆国家将不再给予补贴。按照现有补贴金额计算,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为4800元/辆、而纯电动车最高为12600元/辆——所以,补贴退坡后基本上都会有5000-1000元的涨幅。
            

            
            广州车展比亚迪展台人头攒动
            于是,这个过渡阶段下,就会出现两种购车心理的消费者:一类是已经决定要买新能源汽车的人,经过销售人员的再三催促,最终赶在12月补贴取消前完成提车;但另一类则是犹豫不决的摇摆用户,在补贴彻底取消之后,会因为意向车型出现涨价,而暂时放弃购买。
            车企应对补贴退坡的表现,也呈现出了两极化的态势:一部分卖得比较好的新能源车企,会选择立刻执行涨价策略,平衡补贴退出后对企业利润造成的影响;另一部分表现较差的车企,则会尽量多地去承担补贴金额的浮动,通过牺牲毛利的方式来换取交付量。
            像比亚迪、广汽埃安、长安深蓝都宣布了涨价的通知。其中,比亚迪汽车在2022年12月31日发布《关于车型价格正式调整的通知》称,比亚迪汽车决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对相关车型官方指导价进行正式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元~6000元不等——这已是比亚迪2022年至今以来第四次官宣调价。此外,广汽埃安和长安深蓝的调价幅度也均在8000元以内。
            

            
            在涨价潮中,也有车企自行兜底补贴退坡的成本,尝试用利润换销量。比如小鹏汽车就在1月1日宣布:“2023年小鹏汽车各车型全国建议零售价将保持与2022年底的综合补贴价格一致。”——翻译一下就是,补贴退坡,但我们不涨价。
            据了解,小鹏此前的补贴金额在1万元-1.39万元不等。这其实就相当于,每辆车直接降价了1万多块。不过,一位小鹏汽车销售向虎嗅表示,“我们不仅是维持原价,还降价继续卖。像P7有3万元的综合优惠,G9还有基础权益的赠送优惠。如果不继续优惠的话,1月肯定跌倒很惨。”
            2023年,新势力还有花样吗?
            不光是补贴退坡导致了新能源汽车涨价,电池成本也在暗中作祟。
            据上海钢联数据显示,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下跌0.5万元/吨至52.5万元/吨。虽然相比去年的最高点时有所下滑,但相比2020年中旬的4.42万元/吨,其价格依旧处于高位状态。据统计,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在2022年累计涨幅超80%。
            高昂的电池成本,让新势力在技术路径的选择上出现了差异化,尤其是在续航里程方面。
            提升续航最“土豪”的方式,依旧是“堆电池”。例如在1月1日,极氪就推出了2023款极氪001,在补贴价格和车型配置进行调整的同时,还增加了140kWh的麒麟电池可选配置。在这款电池的加持下,整车CLT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将达到1,032km,选配价格为10.3万元。这意味着,从741公里的续航(100kWh电池包),增加到1032公里的续航(140kWh),用户需要额外多花10万元。
            但对于定位中高端市场的新势力来说,靠堆电池来增加续航的方式,在后补贴时代有些吃力了。所以,你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从2023年开始,像哪吒、零跑这类新势力,开始悄悄布局增程式电动车。
            相较于在车底堆上一块昂贵且笨重的电池,利用发动机+油箱组成的增程系统,同样可以轻松实现上千公里的续航里程。并且,发动机和小电池组成的增程系统的成本,远远要低于一块大容量电池。
            

            
            像哪吒S增程版,纯电续航能做到310km,综合工况续航能达到1160km。但增程版本的最低售价仅为19.98万元,远低于纯电版本24.58万元的起售价。实际上,比亚迪的产品策略也是类似的——因为电池成本的缘故,比亚迪EV纯电车型的定价,普遍高于DM-i混动车型。从市场反馈来看,2022年比亚迪卖了94.6万辆DM-i混动车型,而EV纯电则是91.1万辆——显然前者相对而言更走量。
            

            
            其次,在电池成本上涨已成定局的2023年,顺势推出更高端的产品,也正在成为一种应对方式。这其中,MPV车型就是2023年意料之中的热门赛道。
            在高端MPV市场中,合资车企近两年的投放力度一直都比较小。而且在30万元以上,MPV市场存在空白。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MPV车型的高售价,既能带来更好的毛利率表现,又能扩充用户基本盘,提升品牌影响力。在后补贴时代、动力电池看涨的阶段,MPV看起来就像是不二之选。
            像今年7月发布的纯电MPV车型极氪009,借助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的首发优势,将售价拉到58.8万元的高位。可以预见的是,今年1月开始交付之后,极氪品牌会快速地将其33万多的平均售价,提升到更高的维度。而在广州车展上,合创也顺势发布了MPV车型V09,标配800V高压、续航里程达到750公里。此外,合创“别出心裁”的给这款MPV车型V09,塞了一套激光雷达感知系统。
            

            
            除了蔚来暂时不打算参与MPV的“内卷”外,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都基本宣布加入战场。其中,小鹏的MPV车型在近日被拍路测谍照图,新车代号为H93。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此前财报电话会议上提到,小鹏汽车2023年推出的全新MPV定位为一款大型MPV,也将是品牌旗舰级MPV,未来推出后将与极氪009以及腾势D9等车型展开竞争。
            理想汽车销售副总裁刘杰,在广州车展的采访中也提及了理想接下来MPV车型的思路:“理想汽车坚持为家庭用户造车,在这一逻辑之下,其并不是按照传统的SUV、MPV抑或轿车的分类方式去定义产品。”该MPV车型的内部代为W01,或将是理想在纯电领域打响的第一枪。
            写在最后
            在2022年有5家造车新势力,迈过了10万辆年交付量的门槛——而这一数字,在2021年为零。
            从目前的格局来看,大部分头部和腰部新势力都突破10万辆年交付量水平了,“游击队”也是时候转向“正规军”了。持续丰富产品阵列、加强用户可感知的品牌标签、不断完善研发、供应链以及服务能力,依旧是造车新势力们生存下来的关键。
            成长的过程必然是艰苦卓绝的。正如蔚来创始人李斌在前段时间采访中所言,“我们是过来人,是差点完蛋的公司。最终所有的公司都会倒闭,跟人最终都有生命终结的一天一样,这是客观的规律。哪个人不发点烧、不经历一些事。”因此,他鼓励大家对待所有新公司,应当怀有宽容的态度。
            “有的公司发布会开了,但交不了车。”李斌说道,“这些公司都不容易,创业的没有几个真的是骗子,可能有过一些承诺没有做到,要多鼓励。”对此我们也希望,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只要能踏踏实实造车,大家都能挺过注定艰难的2023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当年vcd风靡的时候,国内有1000多家VCD、DVD生产厂家,现在还有几家?当立邦、多乐士涂料盛行时,仅广东顺德一夜之间就冒岀了1000多家涂料生产企业!现在还剩几家?当年手机盛行时,国内手机厂商有几百家,现在只有两三家!其余全是组装机!现在买车的有心人看看汽车生产有几家是能独立造车的?
2023-1-3 15:13:09
蔚小理有啥核心技术跟比亚迪比?不都是供应商来件组装?而且组装厂还是借壳的被淘汰的工厂
2023-1-3 15:19:09
前提专利量,关键安全核心三电,基础要原装3.0e平台CTB黑科技血汗钱更要有性价比比亚迪无出其右
2023-1-3 15:24:19
电瓶车就是电瓶车,扯什么新能源,反正我不会买电瓶车的
2023-1-3 15:30:30
认真学习地盘调校,扎实做好每个细节,做良心材料,不要因为一时利润偷工减料!相信国产以后会越来越好!
2023-1-3 15:36:36
然后多少个比亚迪才市值一个特斯拉?
2023-1-3 15:42:32
国家补贴取消,锂电成本高企,23年电动汽车没啥竞争力了
2023-1-3 15:48:53
补贴退坡前最后的狂欢
2023-1-3 15:54:12
蔚小理一百个也没用,啥技术没有
2023-1-3 16:00:12
12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