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哪吒登顶新势力年度销量榜:小鹏被挤出前三,极氪问界后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哪吒登顶新势力年度销量榜:小鹏被挤出前三,极氪问界后程发力 ...
[ 复制链接 ]
为林羽而来亩
2023-1-4 02:19:32
哪吒汽车
2022年造车新势力的竞争最后一个月出现变数,数次领跑销量榜单的哪吒和零跑意外在12月垫底。
1月1日,多家主流造车新势力悉数公布2022年12月交付数据,2022年全年销量表现也随之出炉。2022年12月,理想汽车以2.13万辆的成绩夺下冠军,这也是造车新势力们首次踢开两万辆月销量的大门,“老大哥”蔚来汽车以1.58万辆位居第二,第三名则是造车新势力中的新秀——吉利旗下极氪汽车,交付量为1.13万辆。
而从全年成绩来看,哪吒汽车以15.21万辆稳坐全年销冠宝座,第二名和第三名为理想、蔚来,销量分别为13.32万辆、12.25万辆。值得注意的是,哪吒汽车全年销量表现亮眼,却在第四季度开始走下坡路,12月份销量遭遇腰斩。
理想汽车首次突破月销两万辆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12月,理想、蔚来、极氪三家新势力均创下月度销量新高。
具体来看,2022年12月,理想汽车共交付新车2.12万辆,创下单月最高交付纪录,其中,理想L9和理想ONE替代车型理想L8交付量均过万。
蔚来汽车于2022年12月交付新车1.58万辆,创下月度交付新高,同比增长50.8%。值得注意的是,基于第二代技术平台的ET7、ES7和ET5三款车型交付量持续提升,总计达1.31万辆,占当月总交付数的83%,这也标志着蔚来一、二代平台车型顺利实现市场切换。
在此前两个月销量严重下滑的小鹏汽车也重拾过万销量。2022年12月,小鹏汽车交付1.13万辆,环比增长94%。其中,小鹏汽车下半年推出的最新车型小鹏G9首次突破四千辆,达4020辆,环比增长160%。
刚开启交付一年的极氪汽车12月份交付量也再度破万,达到了1.13万辆,同比增长198.7%。
有意思的是,哪吒汽车在本月意外地没有公布月度销量,仅公布了其2022年全年累计销量为15.21万辆,结合此前11月的交付数据,哪吒汽车在12月交付量仅为7795辆。
零跑汽车在2022年12月交付了8493辆,这已是零跑汽车连续第三个月销量位于一万辆以下,此前,零跑汽车曾数度位列造车新势力销量第二名。
华为和赛力斯联合开发的AITO问界12月交付量达1.01万辆,再次实现单月交付破万。自2022年3月开启交付以来,AITO问界累计交付量为7.62万辆。
哪吒成年度销冠,竞争格局尚未定型
从2022年全年销量数据来看,哪吒汽车以较大优势获得销冠。
哪吒汽车公布的交付信息显示,其2022年全年累计销量达15.21万辆,同比增长118%,实现连续29个月的同比增长,成为首个年销量突破15万台的新势力品牌。截至2022年12月底,哪吒汽车总交付达到24.81万辆。
2022年1月至12月,理想汽车总计交付13.32万辆,同比2021年增长47.2%。截至2022年12月31日,理想汽车历史累计交付量为25.73万辆。
2022年全年,蔚来共交付新车12.25万辆,同比增长34%。截至2022年12月31日,蔚来新车已累计交付28.96万辆。
2021年的全年销量冠军小鹏汽车2022年则未能进入前三,全年累计交付量为12.08万辆,较2021年增长23%。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小鹏汽车历史累计交付量为25.87万辆。
零跑2022年累计交付量达11.12万辆,同比增长超154%,在被统计的数家造车新势力中,零跑汽车获全年最高同比增幅。
此外,极氪和AITO问界两个品牌由于刚刚开启交付1年左右,2022年存在较长的销量爬坡时期,销量未能突破十万辆。极氪在年终超额完成了7万辆年交付目标,2022年累计交付量达到7.79万辆,据极氪方面披露的成交数据,其平均订单金额超33.6万元。AITO问界全年销量则为7.62万辆。
虽然造车新势力的交付量排名虽看似激烈,其实年度销量都处于11万-15万辆这一区间,与传统老牌车企上百万辆的年销量依旧有着很大的差距,要替代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在这一段漫长的追赶过程中,竞争格局无疑还将发生巨变。
针对目前造车新势力的竞争格局,光源资本创始人、CEO郑烜乐近日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已有的新能源车的玩家数量和渗透率,以及市场的空间来看,我觉得现在的新能源车品牌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他表示,消费者在不同的价格带、不同的车型、不同的场景都需要不同的选择。
郑烜乐认为,目前造车的产能并不短缺,企业的产品力才是竞争关键,汽车是大宗消费品,一款车推出后销量不好,一家新的造车企业可能就“只剩下半条命了”,“关键是能不能做出第一个有差异度的、同时又有市场切入度的产品,有这个产品他就能上牌桌,后续就考验企业持续经营和迭代的能力。第一波企业里面有一些能够上牌桌、做出有竞争力的产品,接下来慢慢再跑出一些能够持续地做出好产品的企业,再往后走,结合国外的发展史来看,也不排除未来有一部分公司去整合另外一部分公司或者品牌的可能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为林羽而来亩
关注
主题数71
华为汽车,靠什么在2025年实现盈利?
阅读 5820
汽车业变局中,这些技术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阅读 3150
一家激光雷达创业公司Ibeo,破产了
阅读 2546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