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汽车的“大玩具”时代,还会继续吗?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汽车的“大玩具”时代,还会继续吗?
[ 复制链接 ]
水银泄地邻
2023-1-5 20:14:09
文|嗷嗷胡
汽车圈开年第一个大新闻便是噩耗,砖叔Ken Block遭遇意外离世。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说不大,因为Ken Block其实与主流之间依旧相隔甚远,他几乎不属于商业意义上的那个汽车世界;说不小,因为他又是当之无愧的当今汽车亚文化第一人,非主流“破圈”的全村希望。
很多讣告给Ken Block的title,是听着挺正规的“拉力车手”,而这并不合适。砖叔固然是跑拉力起家,但竞技生涯一直就不上不下,也才有了2010年前后在YouTube上打出一番自己的天地。Title顺位第一个放“著名拉力车手”,有点像说鲁迅是著名医生兼作家。
所谓上帝关上一扇门打开一扇窗,Ken Block教科书般地示范了这句话。职业竞技跑不出头又如何?视觉表演一样可以当饭吃。也许你对漂移这一卦完全不感兴趣,但凭借出神入化的漂移技巧和叹为观止的惊险视觉,汽车圈子里极少有人是完全没听过Ken Block的大名。
在过去,漂移,尤其是纯视觉炫技性质的漂移表演,要么属于“给大伙儿露一手”式的赛博舞狮,要么沦为local版《速激》的鬼火作死。哪怕日本早就有了D1 GP这样的职业漂移表演赛,也难以扭转“漂移”二字附带的黄毛、鬼火、怕交警的形象。
如果一直混WRC之类的“正规”拉力赛场,Ken Block将永远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背景板车手,但当他穿针引线般唯手熟尔的漂移手艺,加上丰富惊险的场景与视觉设计,再赶上了视频网站崛起的时代助力,事情便有了魔法般的质变。
这个故事充满了时代感:这几乎是第一次,一项完全抛弃了运动健体之掩饰、赤裸裸以视觉炫耀为目的的汽车“伪运动”,可以为最主流、最保守、最体面的公众人士所接纳,甚至,所追逐、所崇拜。
再与鬼火无关,可同上流有染。在砖叔面前,后来撒盐哥都是后生弟弟。
砖叔在派克峰的经典镜头
这个弯如果掉下去是这样
背景铺垫了这么久这才说到关键,这位把“歪路”走成正道的“主流化非主流”Ken Block,实际上生于1967年。没错,可能比我们很多年轻读者的父母还要早一代。形象上叛逆作死之极无人能出其右,生理上却完全跟“年轻”沾不上边。
对于这一代和下一代年轻人而言,当面对着后新四化时代的所谓智能电动车,汽车作为“大玩具”的属性和故事,还会继续下去吗?
去玩具化,由来已久
老《Top Gear》三人组每次说到世纪之初汽车运动的蒙昧期,经常喜欢讲这么一个段子:大家每到周末就开开心心,去看某某公爵和某某伯爵们开车竞相自杀丢胳膊断腿儿。
汽车作为大玩具的属性,一百多年前出道即巅峰。
汽车的玩具属性,其实无外乎那么几个层面的元素构成:听觉、视觉、感觉。Ken Block的视频,贯穿始终的便是刺耳的声浪和弥漫的白烟,倘若没有这些刺激观众的感官,再极致的驾驶技术、再惊险的环节设计,也制造不出Ken Block。
今天电动车兴起,全然干掉了听觉层面,又因为体重问题大幅削弱了视觉;车企的主动选择和智能化的客观变化,作为感觉层面的驾驭感也受到了挑战。
但这一切其实并非自电动车而起,而是自始至终一直在进行着。过去的一百年间,汽车从喷着黑烟的怪物,变成除了二氧化碳几乎无污染的好孩子;从1.5L V12的啸叫,到超跑都得刻意动用阀门加大嗓门;从轻易拉手刹甩尾的86上山了,变成前驱买菜卡罗拉大行其道。
特斯拉漂移模式,几乎只在发布时有存在感
与其说汽车的玩具属性在消退,不如说是汽车的工具属性不断被提纯。玩具属性只是汽车发明初期所附带的,少数群体追求的副产品,随着人们对于危险、效率的认识和重视,顺水推舟地不断被主流世界所扼制和削弱。
这个过程中不断有视汽车为娱乐的个体,用各种方式明里暗里去抗争,比如在法规的夹缝中争取生存空间,比如专门开辟也因此带来门槛的规范化竞技,再比如为汽车的乐趣赋予商业价值。
似乎也只有在汽车刚刚发明的早期,保有量还没有大到轻易可以造成安全隐患,民众对交通参与者的安全底线也并未有意识地提高,所有人对汽车在污染、效率、安全等方面的负外部性缺乏足够认识的那一小段时间里,汽车的玩具属性才是被无保留、无条件充分释放和表达的。
这大概也是另一种层面上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承担的社会角色越重要,占人类生活的比重越大,越会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和管控,并且在整体利益与个体享受可能顾此失彼时,这种制约和管控一定会以前者为根本诉求。
寻找商业价值的新支点
并不是说宏观历史视角下,汽车的玩具角色一直在走下坡路,汽车就注定要彻底被工具化。过去几十年间,汽车作为成人玩具的重要属性一直深入人心,这并不是无法主观能动去动摇影响的。
主要的撬动者是商业需求。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率和超额收益,车企内在有建立更富内涵之品牌的动力;作为行驶机器,殊途同归的灌输路径是高性能或者通过性,于是车企要向消费者解释和引导感受驾驭乐趣,支持汽车在去玩具化的道路上喘息和反弹。
单纯的交通工具也能创造出高低分级,但一分钱一分货的方式,超额收益容量过于狭小。相反当感性的需求被创造出来,也许并不需要实际落到消费者手中,这就创造出了套利般的诱人空间。一位心理上热衷于驾控的精神车手,完全可能徒为一套运动包围买了单。
一旦有了利益驱动,往往就不愁方法,生命会自己寻找出路。
只是以当下的静态视角来看,目前代表着汽车“大玩具”属性的那些典型标签:高性能驾驶机器、户外探险off-road,正在智能电动时代经受着挑战,车企们又暂时还未寻到新的出路。玩具依然会是玩具,但玩法可能全然不同。
像燃油时代最主流的路径是性能,从F1到房车赛到超跑再到高性能版最后到街车乃至后市场改装界,在燃油车时代是久经历练、颠扑不破的经典链条。造超跑、高性能版,永远是品牌上升的高效路径。
而这在电动化的这几年几乎被证伪,模仿F1的Formula E电动方程式经历了初期的火爆,却并未吸引到实际的观众群体。近两年赛事风头急转直下,热衷场地赛的BBAP四家巨头相继退出,甚至是回到了F1和WEC这样的传统赛事。
电动超跑的玩法越来越没谱。蔚来EP9保持在不量产、不上街的原型车状态,最大程度控制着投入/亏损。特斯拉Roadster2跳票了足足三年,没有任何急于量产的迹象。真的去造超跑、造跑车,反而成了品牌/声量落后的车企为了寻求关注而做的决定。
最新的尝试路径,是燃油车世界中的第二选择,硬派越野或者泛越野穿越风格。比亚迪的高端品牌仰望,东风进军民用的猛士,甚至包括美式的Rivian和悍马,都或多(大G路线)或少(揽胜路线)包含了“调用高通过性为价值背书”的意图。
这样的故事能不能讲得通,是否比电动超跑更有眉目,走一步看一步。无论是电动超跑还是越野,人们实际利用其玩法的可能性相对燃油同类小了太多。能力幻想与实际用途之间潜在连接的牢固度,还能不能支持消费者为这点可能性买单,尚且没有乐观的逻辑在。
“数码终端”是眼下最受追捧的叙事方式。但首先今天哪怕是数码设备本备,也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价值背书的能力,已经没有某类数码设备能为个人形象带来巨大价值了:十年前有智能手机,有iPhone 4,今天能打的一个也没有,折叠屏AR都不够。
其次汽车成为数码终端不假,但在今天这个时代——连体脂秤都数码终端化了,“成为数码终端”又能代表什么呢?能够支撑何种想象空间的多少价值呢?这个逻辑也许成立,却未必能用于“汽车玩法”的新故事上,成为数码终端反倒是工具化的表现。
悲观一点讲,我们有可能走到了会将汽车视为“大玩具”的最后路口。汽车走向纯粹工具化的历史趋势中,可能存在一个这样的质变点,从此汽车的玩具属性变得可忽视得低,人类对于超大号玩具的追求,可能转移到其他某种消费品。
如果把“计时工具”作为一个大类来看,这种故事不是没有发生过。18世纪宝玑用自己后40多年为玛丽皇后制作复杂怀表的时候,不会理解有一天人们将根本不在乎彼此用什么看时间。
乐观一点讲,没有什么大额消费品能真的彻底工具化,这是人类的感性需求所决定。只是Ken Block乃至你我热爱驾驶的个体,对于汽车玩乐属性的“驾控、极限、肆意”的定义,完全有可能被另一种玩具的表现形式所取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水银泄地邻
关注
主题数57
LED 常见的规格全方面介绍分析
阅读 7269
特斯拉砍一刀,新势力慌了?有门店紧急培训销售话术 ...
阅读 4207
广汽内循环,埃安是虚胖?
阅读 3138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