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问到逛完今年美国消费电子展(CES 2023)的感受,参加过 12 届的影石Insta360 市场副总裁 Michael 非常激动地告诉我们:「今年的 CES 回来了!就像是新冠开始前的 2020 年。几乎相同的人流量,展位也几乎全被卖完,场馆里到处都是人。」
看到 CES 再次变成人山人海,科技从业者们的兴奋溢于言表。大观资本徐瑞呈向极客公园描述道:「疫情之后第一次参加 CES,感觉大家都憋坏了。」
由于新冠疫情,过去两年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展十分萧条。2021 年的 CES 改为线上举行,2022 年虽然回归线下,但是展台空置率很高,很多记者、展商都在最后一分钟取消了行程安排。
而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全球旅行和经济活动复苏。时隔三年,沙漠中的赌城再次成为科技和创新的绿洲。
根据 CES 组织者 CTA 提供的数据,今年 CES 共有超过 3200 家展商注册参展,覆盖当下科技领域几乎全部的赛道。其中参展商数量 TOP 5 的赛道分别是「物联网与传感器」「AI」「智能家居」「汽车」和「医疗健康」。
从中不难看出,智能化是今年 CES 最重要的主题。不论是智能化的基础设施(物联网与传感器),AI 技术本身,还是智能化的重要消费场景(汽车、居家和健康等),都是当下全球消费电子行业最热门的领域。不仅大型科技和消费巨头加速布局抢占滩头,来自全球各地的极客创业者也纷纷在这些领域创业,希望成为下一个科技时代的引领者。
想要洞察科技将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CES 是最好的观察窗口。极客公园梳理了今年 CES 期间,大型科技公司的动向和创业团队展示的令人惊喜的新品。未来几年科技行业的金矿,就藏在这里。
舞台中央的科技巨头
大型科技公司和探索创新前沿的消费、制造业巨头依然是今年 CES 的主角,3200 多家参展商中,有 323 家企业来自世界 500 强公司,亚马逊、微软、谷歌、三星、索尼、英伟达、AMD、佳能、联想、LG、TCL、宝马、大众等大型企业都带来了过去一年的创新成果。
大型科技公司的动向是科技创新领域的风向标。我们观察到,今年 CES 上大型公司最活跃的领域是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和 VR/AR,此外传统消费电子产品虽然相比几年前占比有所减少,但一些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依然带来了不少极富想象力的创新产品。
我们从数百家巨头企业中梳理出三个领域十几家值得特别关注的企业,具体如下。
01 智能汽车
先来看智能汽车方向,自动驾驶被提上议事日程以来,汽车就成为 CES 的绝对主角之一,今年,汽车相关的展区也被安排在 CES 修建多年首次开放的场馆——West Hall。
身处 West Hall,最直观的感受是——汽车行业正在经历技术变革,这体现在高频推出新品的整车厂,不断涌现的车载软件玩家,持续更迭的自动驾驶技术,以及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和投资协议。
一个个酷炫的车型之外,你依旧可以看到现在这个行业正发生着的变化——这是一个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关系越来越紧密的盛会,让人们更清楚地看到了他们将如何合作,最重要的是,他们将如何相互依存才能活下去。同时,人与车的关系正在被重塑。 BMW——i Vision Dee
「如果一辆汽车可以说话,它将如何与用户互动?」宝马给出的答案是:一辆汽车,在任何一天,都可以是你喜欢的任何颜色。在 CES 开幕主题演讲中,宝马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Oliver Zipse 高调发布了 BMW i 数字情感交互概念车——i Vison Dee。
这款概念车不仅可以根据命令在几秒钟内改变颜色,还可以使用电子墨水通过格栅和前照灯(with its grille and headlamps)做出面部表情。
对于车内的人机交互,i Vision Dee 通过在挡风玻璃上投射了一个 HUD 界面来提供「混合现实」的视图,驾驶员可以从五个沉浸级别中进行选择,从简单,浅层的驾驶和车辆信息带,到整个屏幕显示虚拟世界。同时,它还推出了一款名为 Dee 的新语音助手系统。
对于宝马的这款车,The Verge 评价道:如果没有噱头和外在的概念,CES 就不会成为 CES,而 BMW i Vision Dee 就是一个完美的例子。作为对未来的探索,i Vision Dee 并没有选择一款概念车的通常选项,比如折叠式方向盘、自动驾驶休息室、飞行汽车,而是采用了现在就可以落地的技术——平视显示器(HUD)和虚拟助手,以及「变色」。一位现场观众感慨:「科技还是最终走到了以换壳为本这一步」。 索尼 X 本田——AFEELA
在推出首款概念车让 CES 2020 的与会者大吃一惊的三年后,索尼「向前一步」。在 CES 2023 上,索尼本田移动公司(2022 年,本田和索尼宣布合作造车。)官宣了新品牌:AFEELA,以及这一品牌的一款电动汽车原型。索尼表示,第一款 AFEELA 车型将于 2025 年上半年在美销售预定,第一批汽车将于 2026 年春季交付。
索尼本田移动公司表示,此次展出的这款车拥有 45 个摄像头和传感器,前保险杠上还有一个数字显示屏,用于自动驾驶的激光雷达,以及使用虚幻引擎打造的 3D 图形界面。首款 AFEELA 汽车将使用高通的骁龙数字底盘系统级芯片,包括自动驾驶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DAS)、人机交互/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以及远程信息处理。
对于索尼造车的野心,索尼本田移动首席执行官 Yasuhide Mizuno 表示,该车将利用索尼在 AI,娱乐,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方面的经验来展示独特的电动汽车。此前,他曾说,「开发一款汽车作为硬件,以满足我们想要提供的娱乐和网络。」 标志——新概念车 Inception
法国汽车制造商标致(Peugeot)在 CES 上公布的新款概念车——Inception,后者以夸张的设计吸睛。标致表示这款车型设计将预示着该品牌的新方向,这些电动汽车将于 2025 年开始面向客户。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智能家居,今年三星还有另一个亮眼的产品——新一代智能显示器 Samsung Odyssey G95SC。这款 49 英寸的机型是世界上首款 32:9 的 OLED 游戏显示器。具有 240Hz 的刷新率和双四高清显示屏,分辨率高达 5120 x 1440。 亚马逊 Ring
自从做了智能音箱、电子书,亚马逊也成为 CES 的常客。今年 CES 上,亚马逊携旗下智能家居品牌 Ring,再次带来了全新的室内无人机产品 Always Home Cam。
这款飞行摄像头非常轻巧,被设计成一个室内自动安全摄像头,可以在家里飞来飞去,检查是否有麻烦,比如是忘了关燃气灶。飞行时这款产品会伴随很大的声音,这样家里人就能知道什么时候它在飞,而不会有撞到人的危险。
这款相机使用激光雷达传感器为房间进行建模,并且只会沿着用户设定好的路径移动。它会在飞行中记录数据,并停靠在一个小「篮子」中充电,这时相机镜头会被挡住。
Ring 创始人 Siminoff 在接受 The Verge 采访时表示,当它全面上市时,公司计划将它与 Ring 的家庭安全系统 Ring Alarm 一起出售,这样它只在系统设置为巡逻状态时才能飞行,这样有人在家时,无人机就不会飞行。
而为了满足有人在家时的自动警戒需求,Ring 还有一款 Astro 机器人,这个载有摄像头的机器人可以汽车轮子在家里巡逻。它的售价高达 1000 美元,目前还没有面向广泛用户销售,但可以通过注册申请购买,目前已发给一部分客户。 联想
和往年一样,今年 CES 联想带了一个 PC、手机全家桶参展,其中最有意思的产品,是双屏笔记本 Yoga Book 9i 和可以旋转屏幕的新笔记本——ThinkBook Plus Twist。
Yoga Book 9i 的外观像是两款 13.3 英寸的 2.8K OLED 屏幕叠在一起,中间是一个铰链,下面是一个可拆卸的键盘,就像是在微软的 Surface 电脑上加了一块外接屏幕。
Yoga Book 9i
双屏 PC 一直以来都有旺盛的需求,尤其是作为生产力工具。对于金融从业者、程序员、文字和视频编辑,以及任何需要参加远程会议的白领,工作中都有大量需要双屏的场景。
联想的 Yoga Book 9i 很好地解决了双屏 PC 的体验问题,甚至提供了更富趣味性的用法:外置键盘放置在第二块屏幕下方时,未被遮住的部分将变成生产力副屏;而外置键盘放置在第二块屏幕上方时,下方的屏幕将自然变成触控板与手写板。
另一款热门产品,ThinkBook Plus Twist 正如其名,其屏幕可以在水平方向 360°转动。其中一面是 OLED 屏,另一面则是电子书设备最常用的墨水瓶。
联想集团为这款产品打造了专属的内置软件,在双向转轴的帮助下,ThinkBook Plus Twist 可以在标准笔记本电脑、沉浸式办公、全功能平板电脑与电子墨水笔记本/阅读器四个模式之间随意切换,适配多种移动办公需求。 正浩 EcoFlow
总部位于深圳的国内移动储能新锐正浩 EcoFlow 也参加了今年的 CES,他们推出了基于 DELTA Pro 便携式电站构建的全新家庭备用电源解决方案,包括三款新的户外家庭用电产品,结合清洁发电配件系统,消费者可以使用价格合理、清洁可靠的家用能源方案。
第一款新品是内置制冰机的便携式冰箱,在保持户外生活中食物新鲜的同时,还可享受「饮料随时加冰」的快感,一机多用。
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产品
三星、索尼这样的大型科技公司是每年 CES 上媒体和科技爱好者关注的重点,但这些聚光灯下的「常客」不是唯一的主角,最近 10 年,令人兴奋的创新往往来自一些小公司。正如参加了十几届 CES 的 Michael 所说:今天这些在威尼斯馆(注:今年初创展区在威尼斯馆)搭了几十平米小展位的公司,几年后会出现在西馆、中心馆,登上舞台的正中央。
本届 CES 上,不少创业公司也带来了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产品,精彩程度并不输给掌握庞大研发和产业资源的大公司。尤其在数字健康、元宇宙和机器人领域,今年涌现出不少值得关注的创业公司和创新产品。
极客公园挑选了 10 个值得关注的产品,具体如下: 气味模拟器 ——Aroma Shooter
欧洲机器人公司 German Bionic 在本次 CES 上展示了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人工外骨骼 Apogee power suit。
据介绍,Apogee 主要面向工业与商业用户,相比该公司此前推出的 CrayX 产品重量更轻也更易于佩戴,举起重物时,它能为下背部提供高达 30 公斤(66磅)的支撑,并通过为行走提供帮助来最大程度地减少疲劳。对于工人而言,这种外骨骼设备无疑可以大幅增加作业效率,并降低受伤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 CES 上这家德国公司还发布了一款名为 SafetyVest 的智能保护背心,这件装备不能帮助用户捡起重物,但会在他们工作时监控他们的动作和身体姿势,并提供「基于数据的、个性化的人体工程学评估」,以及改善动作的建议。
在 2019 年发布首款概念设计后,美国初创公司 Aska 今年在 CES 上展示了新的飞行汽车原型 Aska A5。
A5 是由电池和小型汽油机提供动力,单次充电可行驶 200 公里。其尺寸与大型 SUV 大致相同,顶部装有巨大的机翼,带有直升机一样的螺旋桨。它能同时在陆地和空中行驶,机舱内可容纳四名乘客。
目前我们还无法见到 Aska A5 飞行的样子,但 Aska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Guy Kaplinsky 表示,美国联邦航空局 (FAA) 对这款 eVTOL 的批准「将在一个月内到来」。 女性健康检测戒指 ——Evie Ring
2023 年 CES 上,医疗器械公司 Movano 展示了专为解决女性健康问题设计的 Evie Ring。
这款医疗检测设备只有戒指大小,可以监测静息心率、心率变异性、皮肤温度、SpO2、月经和排卵周期以及睡眠阶段和持续时间。Movano 称其 SpO2 和心率数据的检测已经达到「医疗级」,目前正在为 Evie Ring寻求 FDA 批准。
Evie Ring 的功能与Oura Ring Gen 3类似,与Oura 不同的是,用户无需每月支付订阅费即可使用健康数据。 自动驾驶、自动哄娃的 智能婴儿车——Ella
加拿大初创公司 Glüxkind Technologies 研发的搭载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婴儿车 Ella,在本届 CES 期间引起科技媒体广泛关注。
Ella 提供了在自动驾驶汽车和送货机器人中常见的技术,比如用于上坡步行的双电机系统和自动下坡制动辅助系统。当婴儿不在车内时,监护人可以开启免提模式,此时婴儿车会自动驾驶,并与父母保持伸手可及的距离。如果父母与婴儿车离得太远,婴儿车会自动停下。
Ella 还具有安抚功能,开启 Rock-My-Baby 模式,婴儿车可以模仿摇篮前后摇摆并播放白噪音。
不过,这样一辆婴儿车需要花费 3800 美元,是普通婴儿车价格的 20 倍以上 。 智能口红涂抹器 ——Hapta
欧莱雅最近几年一直在推动美容科技领域的发展。今年 CES 上,这家美妆巨头与科技公司 Verily Life Sciences 共同开发了智能口红涂抹器 Hapta。Verily Life Sciences 此前的业务主要是制造具有自动稳定技术的电子器具,以帮助震颤性手抖的患者更轻松地进食。
Hapta 基于同样原理制造口红涂抹器,旨在帮助手臂或手部活动受限的人。它结合了智能手势和磁性附件,可实现 360 度旋转和 180 度弯曲。用户可以在确定设置后将设备锁定保存设置,以备反复使用。Hapta 可以通过电池运行约一个小时。
即使对于健全的人来说,化妆有时也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对于「手残党」来说,Hapta 的出现无疑是令人惊喜的。
结语
客观来说,今年 CES 的热闹程度,与疫情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据 CES 官方工作人员透露,2020 年 CES 的参展人数有 22 万,2022 年降至 7 万,而 2023 年这一数字是 15 万,只有疫情前的七成水平。3200 家参展商虽然比 2021 年和 2022 年大为提升,但与 2020 年的 5100 多家相比,也只有六成多一点的水平。
今年的 CES 只能算是一个回归,让大家重新建立连接,而不是立马变得「生龙活虎」。现场的一位中国创业者也认为:CES 2023 只是让大家回到正常的沟通状态,至于科技行业的飞起,甚至现象级成功的出现,还需要更长时间。
这点从获客效率上也能看出。一位中国展商向极客公园表示,「在获得新客户方面,今年 CES 的效果是很一般的,3 天过去,获得的新客户并不及往年。原来在这里会见到很多欧洲的客户,而今年欧洲的客户非常非常非常少。」
过去,CES 是一个很好的舞台,创业者可以在这里寻找全世界范围内的合作伙伴和客户,很多「连接」发生在各个场馆的展台前、会议室或者咖啡馆发生。今年,这样的连接依旧在发生,不同的是:展商会考虑投入回报比。无论是具有世界品牌的大厂,还是寻觅全球市场的创业公司,大家不再执念于在主展馆办一个风光的展览,也会考虑在附近酒店的套房里展出产品,提前预约客户和合作伙伴,点对点精准「连接」。
在经历过新冠大流行、经济低迷后,科技行业的信心回归,是个缓慢的过程。
尽管 CES 的影响力不再像 2015 年前后那般炸裂——层出不穷的创新让人眼花缭乱,但这更多是正常的周期。LifeSmart 创始人兼 CEO 董熠认为,现在大家正在做的是把既有创新转化成实际的生产力,不只是看最新的东西,也把过去几年新的东西变成每家每户的生活,是商业化落地的过程。
大观资本徐瑞呈也认为,CES 这五年的新东西都是渐进式的放出,当然也都是在身体力行,一点点慢慢推进创新。在 CES 2023 上,不缺观众的大公司展台、被寄予厚望的创新型创业公司、和奔向全球市场的中国展商都在继续各自的商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