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魔幻2022|车企智能化靠“堆料”,瓶颈突围迫在眉睫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魔幻2022|车企智能化靠“堆料”,瓶颈突围迫在眉睫
[ 复制链接 ]
18010063851
2023-1-11 17:31:19
2022年是波折坎坷、充满魔幻的,却也是精彩纷呈的。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各大车企纷纷提出以创新应对,所以2022年的汽车科技呈现出了“神仙打架”的态势,无论是智能辅助驾驶技术,还是智能座舱,都有着较以往来说更明显的进步。话不多说,一起来看看2022年汽车市场都有哪些让人为之惊叹的智能化科技吧。
激光雷达迎来“上车”潮
在汽车智能化转型过程中,智能驾驶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激光雷达上车,无疑是2022年汽车智能驾驶的热点之一。虽然目前智能驾驶技术还不成熟,但运用激光雷达却成为了一种在汽车制造中逐渐普及的方式,其已经成为国内汽车智能化的最新“标签”。
目前除了特斯拉坚持纯视觉路线以外,国内大部分车企都将激光雷达纳入自己的配置当中。据统计,蔚来ET5/ET7、小鹏P5/G9、魏派摩卡、埃安LX
plus、智己L7、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等车型,全部都采用了激光雷达,并在2022年已经开始大规模量产和交付,让2022年成为激光雷达名副其实的“规模上车年”。
加快激光雷达上车的“助力器”,是城市导航辅助驾驶(NOA)的落地,由于城市场景道路复杂、车辆密集,安全性成为更高优先级的问题。资料显示,相较于其他雷达,激光雷达的探测角度更广,障碍物识别能力也较强。得益于激光雷达独有的优势,其能显著提升智能驾驶系统的安全性,有激光雷达比没有激光雷达更安全,已经形成共识。
不过,激光雷达实现规模上车,并不等于功能开发成熟,解锁更多功能还需一段路要走。但目前车市越来越卷,激光雷达在新势力车型当中已经形成了一种鄙视链,甚至有车企喊出这样的口号——四颗以下,请别说话。事实上,盲目搭载过多数量的激光雷达必然造成浪费,更多的激光雷达只能起到传播上的噱头,不能保证实际使用的需求满足。
“得8155者得天下”
在“新四化”快速发展的当下,不仅仅是智能驾驶技术在快速发展,智能座舱也同样炙手可热。多块车载屏幕、更丰富的智能交互功能、多模块OTA升级需求等,对芯片算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芯片的性能不够,很容易出现卡顿、死机的情况,这时候座舱芯片的重要性开始凸显。
从2022年上市的新车可以看到,不管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高通8155芯片成为当下智能座舱的主流选择。从十万级别的广汽传祺影酷、上汽MG5,到三十万级别的小鹏G9、魏牌摩卡,再到五十多万的极氪009、凯迪拉克锐歌,都有它的身影。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未搭载该芯片的极氪001和福特Mach-E也都在2022年宣布为老用户免费更换8155芯片,并且还狠狠地做了一波宣传,赢得了流量和用户好感。
这颗7nm制程的车载座舱芯片,算力和价格都是目前行业顶级水平,能够轻松满足目前智能化车型的多屏互动、全车语音交互、人脸识别等智能配置需求。靠着自身性能和功耗管理能力,以及车企的推波助澜,进一步加深8155芯片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有8155芯片的就是智能车。
实际上,8155芯片的火爆反映出了目前智能座舱在行业中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得益于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座舱担负着“内畅外联”的智慧角色定位,所以也成为车企目前阶段重要的差异化卖点。虽说目前智能座舱越来越卷,但不能为了求新求变而堆砌芯片、功能,只有给消费者带来细致和便捷的出行体验,才能真正打动消费者。
欢迎来到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
无论是激光雷达还是8155芯片等智能旗舰硬件,它们都不能直接决定体验的好坏,还需要软件从底层架构将这些硬件进行打通。也就是说,智能硬件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软件算法才是智能化领域非常核心的关键。过去由机械性能决定一台车好坏的标准,正朝着“软件定义汽车”的方向演进。
何为软件定义汽车?核心思想是,软件将深度参与到汽车的定义、开发、服务等过程中,并不断优化客户体验,持续创造价值。通俗一些讲就是软件将赋能汽车整个生命周期,不仅可以满足用户千人千面的需求,还可根据周围环境适时作出适应性调整。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新模式下,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开始深度参与软件开发,并视之为重要战略方向。其中,大众汽车在转型方面积极性颇高,包括电子电气架构、车载OS、软件算法、汽车云等层面都有布局。丰田汽车也宣布将成立专注软件的子公司,加速向软件业务转型。奔驰也将“引领电力驱动及汽车软件的发展”列为“六大支柱”之一。另外,现代汽车在软件定义汽车方面的研发投入了126亿美元巨资,这么大手笔的投入足以见得现代对于软件定义汽车的重视程度。
作为以机械硬件见长的传统车企,在特斯拉等新势力带来的鲶鱼效应下,也加速了它们转型布局软件领域的步伐。虽说软件完全定义汽车仍有一段路要走,但相较此前,汽车中的软件价值的占比逐年升高,并且随着汽车软件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不断取得成功,汽车产业将更快驶入“软件定义汽车”时代。
在这一年中,不断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汽车新科技诞生,车联万物的第三空间、激光雷达上车、更智能的电子电气架构等,每一次进步都让车友们的体验感再次升级。不过,汽车行业想要实现真正的智能化转型还有很多难点需要攻克。但值得肯定的是,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使得更多黑科技“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当然也是一件好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社会新闻」
18010063851
关注
主题数55
雷曼8K超高清显示屏助力北京冬奥会的内容传播
阅读 7874
受停产波及!理想 one 二手价格跳水
阅读 3090
印度造苹果,2 台里有 1 台是烂的
阅读 2828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