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造车新势力究竟要如何突围?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造车新势力究竟要如何突围?
[ 复制链接 ]
凉亭之中净
2023-1-11 17:31:19
新年第一天,蔚来董事长兼CEO李斌发布全员信。信中李斌表示,2022年疫情和突发事件的影响还是超出了预期,打乱了原定的节奏与计划。
在信中,李斌列举了公司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的地方:交付量增速落后于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整体增速;应对供应波动,很多厂商的反应更迅速,更高效;针对需求波动,惯性太强,调整不及时,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新车上市前后的软硬件质量问题已经影响了产品口碑和声誉;测试车事故和数据被窃取事件暴露出公司内部管理需要加强;建立了用户满意度的反馈机制,但解决问題的闭环速度仍然距离用户的期望有很大差距;组织和团队在过去一年中扩展过快,内部沟通效率亟需提升;数字管理系统不能很好支持业务的新需求,已经成为了业务发展的瓶颈。
李斌提出的八项优化涵盖了车企需要面对的销量、供应链、服务等诸多方面,而随着问题的提出,可以预见,未来李斌或将大力对公司体系做出调整。不过细细想来,李斌这次提到的问题,显然并非蔚来独有,诸多成长中的新势力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换言之,李斌对于自家蔚来的建言献策,对于其他新势力来说同样是个警醒。
图片来源:蔚来汽车
新势力的木桶效应
随着政策的转变,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一路走高,从1%、5%、10%,再到27%。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表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要达到25%。如今,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超过当年所拟目标。
除了政策的影响外,车企前赴后继的竞争是其重要原因。然而汽车市场这个盘子本来就只有那么大,经过数年的发展,汽车行业已由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无非就是新能源车挤占燃油车市场,A车企挤占B车企,其存量博弈的本质并没有变,车企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预测未来5到15年,汽车龙头企业将会集中在五六家的规模。李斌则认为,从2019年2024年叫做资格赛阶段,2024、2025年以后就是真正的决赛阶段,未来几年要怎么干,直接决定能不能出线。
可以看出,车企对于未来市场竞争之激烈已有预判,那么如何在有限的市场中争夺更多的地盘, 在业界看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和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升,车企要不断完善车型体系,从单一主力车型向多款车型并肩抢占市场转变,新能源车企间的竞争也正进入体系化竞争新时代。
以丰田为例,丰田通过极致的管理能力和不断革新的公司体系,打造了以“丰田生产方式”和“丰田质量控制”为核心的竞争力,凭借与此,丰田降低了成本,提高利润率,并逐渐将其延展至整个供应链。而80年代丰田大力推进的“组织扁平化”改革,也使得自身在战略上能够更加灵活的调整。
李斌这些年在做的事情,其实也是一直在为蔚来的体系化铺路。李斌表示,从2025年往前回溯,最基础的就是底层思考、路线判断、人才铺设,因为这往后“没得改”,剩下的就是拼投入和执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车企不仅仅是追求短期销量的增长,想要成长为全球性的大公司,在各个方面都需要尽可能完美。
不过企业的体系化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建成,即便是李斌引以为豪的体系,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时期做出相应的调整。
为了使效率最大化,李斌或许会先从公司内部着手改革。在信中,李斌指出,2022年团队持续扩张,但职责不清晰、目标不一致、流程不完善、重复建设的情況比比皆是,效率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李斌认为,2023年的工作任务会增加很多,但公司的资源投入只会有小幅增加,我们必须从内部挖掘潜力,尤其是对于低效的组织、低效的团队、低效的流程、低效的项目,需要进行全面的梳理和优化。
体系化竞争更像是管理学中的木桶效应。一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将其延伸到车企,道理也同样如此。
新势力在刚进入汽车市场时都是依靠单个突出的点切入,以快速获得尝鲜类用户,如蔚来以服务见长、小鹏是自动驾驶,理想主打增程零焦虑等。然而其若想要进入到大众主流市场,单一的长板已不能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这时车企需要比拼的则从单一长板晋升到全面的体系能力,哪怕一个短板都会成为致命缺陷。
李斌的建议中,就基本囊括了新势力在发展中所面临或即将面临的问题。其中,除了有销量这一直接指标外,还提到了新势力发展后期都会面临的供应链、数据安全,软硬件等硬性问题,服务、营销等软性问题。这些建议对于急速扩张的新势力来说,可谓是一针镇定剂。
图片来源:小鹏汽车
补齐“木桶”短板是关键
智能汽车真正的竞争,是全能的竞争,特别是进入决赛圈之后,不能有任何的短板。而新势力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围,李斌提到的问题就必须解决。
如供应链问题,新势力和传统车企都曾多次表示因零部件供应短缺,导致无车可卖,进而影响销量;数据失窃问题,关乎着广大用户的财产、生命安全,蔚来、丰田等车企都遭遇过数据危机,360周鸿祎曾多次警告车企要关注数据问题;软硬件品控问题和用户反馈机制问题几乎会同时出现,而汽车出现软硬件的问题,无法避免,但是如何在问题出现后及时做好用户反馈,则是车企需要直面的问题。不少新势力品牌都曾出现过用户集体投诉事件,理想ONE换代事件就导致理想陷入信誉危机,销量受挫。小鹏G9的失算导致何小鹏决定下大力气整治组织架构。
如上,车企或多或少都曾经历过这些危机,如何解决则是个棘手的问题。
当然,成功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新势力在近期正试图通过全方位改革,亡羊补牢。
蔚来即将开启全面的调整,理想和小鹏汽车也不约而同的选择调整公司组织架构。业内认为,层级更分明、配合度更高的组织架构能在更为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稳住大后方,为企业发展提质增效。
为了向千亿、万亿规模营收做好准备,理想汽车正在从垂直职能组织的管理模式向矩阵型组织升级。理想创始人李想表示,“组织升级是企业进入更大规模和更难阶段最重要的考试题,90% 以上失败的企业其实并非是业务出现了问题,业务出现问题只是表象,而本质是组织能力与规模扩大、行业变化无法适配。”
小鹏G9上市之初出现的决策偏差,暴露出小鹏汽车组织内部管理的问题,也成了小鹏汽车改革的导火索。小鹏汽车于2022年10月拉开了改革大幕,其将组织架构调整为:五大委员会、三个产品矩阵、五大体系。经过此次组织架构调整,何小鹏本人将减少对旗下生态企业的直接参与度,其将积极地参与到小鹏汽车的业务之中。官方解释称,希望能够通过此次组织架构调整,全面改善此前过于中心化的组织效率,减少沟通成本,贴近用户以了解真实的用户需求。
不过理想和小鹏在调整的力度上并不相同,小鹏汽车是火速改革,而理想则是先小范围试点,再大规模铺开。
图片来源:理想汽车
产品端,新势力早期对单一细分市场依赖性较高,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其因为很难快速跟进,将会受到更大影响。理想就曾因产品单一、增程式动力而饱受诟病。不过理想汽车也深知自己的缺点,其自去年一直在完善车型。2022年,理想推出了理想ONE换代车型理想L8,以及更大更豪华的理想L9,和即将上市的L7车型。此外,据理想汽车透露,在2023年,理想将推出第一款纯电产品。相较于往常仅一款理想ONE,2023年,理想将有三款车型在售。
在理想汽车高管层看来,理想ONE时期为从0到1的初创阶段,从2023年开始理想汽车已经走到从1到10的发展阶段。为此,2023年理想汽车将在产品、智能AI自研、销售服务体系上重点发力。
哪吒汽车此前的发展方针是为人民造车,也就是主推20万元以下的中低端车型,类似于小米初期的模式。这种策略让哪吒汽车销量节节攀升,很快成长为头部新势力车企。不过哪吒汽车的缺点也很明显,由于主推中低端车型,哪吒汽车的亏损一直居高不下,发展前景受限。
哪吒汽车CEO张勇就曾坦言,和李斌他们相比,我的目标市场比他大好几倍,所以哪吒虽然在月度销量上跟他们持平,但是我认为他做得比我好。如果我能给自己打60分、70分,我认为李斌应该能打80分、90分。
为此,哪吒汽车正在转型向更高纬度进发。哪吒汽车推出基于自研平台“山海”打造的哪吒S,售价高达20-35万元。此外,哪吒汽车还发布了全栈自研TA PILOT智能驾驶系统。
除了在组织架构,产品这两方面做出改变外,供应链、资本投资、服务等方面,新势力也正在积极备战。就像木桶效应一样,车企需要补全木桶的最后一块木板,不留任何一项短处,也就是完善体系竞争力。唯有如此,新势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凉亭之中净
关注
主题数114
国产电动汽车“蔚小理”发布10月交付数据,环比均下降 ...
阅读 3106
\"价格战\"谁是赢家:11家车企普降万元、高端车卖1辆亏8万,能否讲好资本故 ...
阅读 2759
华为造车争议四起,余承东该做决断了
阅读 2402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