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特斯拉挥出七伤拳,“屠刀”砍向蔚小理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特斯拉挥出七伤拳,“屠刀”砍向蔚小理
[ 复制链接 ]
刘久田
2023-1-13 09:23:48
作者 | 闫学功
封面来源 | 摄图网
2023年第一个周五(1月6日),特斯拉官宣大降价,主力车型最高直降4.8万元。看似平静的中国车市,瞬间被这枚重磅炸弹炸开了锅。
第二天,有特斯拉车主在门店拉起“刚提车两天就降价5万,我就是韭菜”的横幅,要求退还差价;有车主在维权群内高喊“我要夺回原本属于我的一切”,甚至还有车主将自己的汽车砸毁。
消息一出,特斯拉股价逆势低开,头部新势力车企蔚小理股价下挫。跌幅最大(-15%)的小鹏率先回应:“有自己的销售节奏,而非跟随其他车企。”
随着补贴取消,国内新能源汽车“涨声”一片,部分造车新势力则表示“价格不变,补贴由车企承担”。特斯拉在新年伊始挥出这记“伤人先伤己”的七伤拳,为2023年更残酷的竞争局面定下了刺刀见红的基调。
仍在亏本卖车的蔚小理们,能否接得住来自“价格屠夫”特斯拉的暴击?
史上最大降幅
没有任何预兆,当人们还在纸上谈兵地讨论后补贴时代的市场走向,特斯拉已经真枪实弹地发起了进攻。
1月6日,特斯拉官网宣布,主力车型Model3和ModelY降价2万~4.8万元。其中,Model3后驱版从26.59万元降至22.99万元,降幅3.6万元;ModelY长续航版由35.79万元降至30.99万元,降幅4.8万元。
即使对于价格变动如同过山车般的特斯拉,这次降价的力度和广度都是空前的。
当日,特斯拉同步降低Model3和ModelY在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的定价,而在中国国内市场的售价已是全球最低,综合价格比美国市场分别低30%和43%。
近两个多月来,特斯拉已连续3次降价。
2022年10月,Model3、ModelY降价1.4万~3.7万元。次月,特斯拉通过保险减免等方式变相降价,降幅8000元。
这激起了特斯拉车主们的不满。降价和维权的消息在热搜上挂了整整两天,车主们在论坛、社交平台和线下门店发泄着愤怒。对此,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回应称,“坚持以成本定价”。多家特斯拉门店表示,“没有任何补偿方案”。
更大的震动发生在二级市场上。
降价当日,特斯拉在纳斯达克大盘上涨的情况下,逆市低开超8%,但当日最终收涨2.47%。蔚小理全部收跌,其中与特斯拉车型定位和定价最为相似的小鹏汽车跌了15%。
投资人有理由相信,特斯拉降价带来的价格优势,短期内会抢夺其他车企的订单,尤其是25万~30万元的中高端车型。这一价位区间正是竞争最为激烈的战区,聚集了比亚迪海豹、汉和小鹏全系车型。Model3降价后,价格已低于小鹏P7主力车型。
有小鹏车主担心,“真的怕小鹏扛不住”。一些观望小鹏P7的消费者则开始倒戈,“要重新做选择了”。多名蔚来车主向雪豹财经社表示,他们原本要去订购ET5和ES6,但如今也准备去看看特斯拉,“架不住价格太香了”。
自2023年1月1日起,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取消,这将让车企的单车成本增加1万元左右。面对特斯拉的攻势,此前宣布全系车型不涨价的小鹏以“有自己的销售节奏”回应,比亚迪、广汽埃安则早在2022年末就已官宣涨价。
在后补贴时代,为何唯独特斯拉发起如此令人咋舌的价格战?
无奈与底气
“需求从不是问题,产能才是关键。”在回答分析师关于销量的提问时,马斯克总将这句话挂在嘴边。
但“钢铁侠”也不会永远顺风顺水,需求开始成为特斯拉的问题。
2022年,特斯拉交出了131万辆的成绩单,与马斯克定下的目标(150万辆)相差不少,也远低于华尔街的预期。
2023年初宣布交付量当日,特斯拉股价暴跌12%,创两年多来最大跌幅,多家投行纷纷下调其目标价。截至目前,特斯拉股价较高点跌去近70%,市值蒸发近7000亿美元,相当于1.7个腾讯或40个蔚来。
特斯拉需求疲软早有端倪,2022年10月,特斯拉CFO扎克·柯克霍恩表示,预计全年交付量略低于之前预计的50%的增长目标。
曾经不愁卖的特斯拉开始“卖不动了”。随着产能爬坡,马斯克无法再将交付增速降低甩锅给产能。
2022年三季度,特斯拉产量为36.5万辆,销量为34.3万辆,相比产量少2.2万辆。从全年看,这一差距被拉大至5.6万辆,这还是四季度两次降价后的成绩。
要提振销量和股价,降价是最快、也是马斯克惯用的手段。此举不只是为了以价换量,也在为低价车型的推出争取时间。
市场认为,特斯拉需求疲软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车型更新慢,以及在中低端市场的车型不足。据乘联会2022年1-9月数据,10万~20万元的车型在整体销量中占比44%,同比增长8个百分点,已成为新能源乘用车中最大的价格细分领域。
马斯克口中屡屡跳票的Model2,正是在这一价格带。知名特斯拉分析师LoupVentures近日透露,特斯拉有望在2024年推出Model2,预计售价15万元~20万元。特斯拉大降价,也是为了度过Model2上市前青黄不接的阶段。
特斯拉之所以敢在补贴取消之际打响价格战,底气在于一枝独秀的毛利率。
2022年前三季度,特斯拉的毛利率约为25%~30%,而多数传统车企、新势力车企的毛利率普遍为10%~20%。
特斯拉也是全球单车净利润最高的车企,这为它打响价格战提供了足够多的子弹。
据测算,2022年三季度,特斯拉每卖出一辆车,净赚约9711美元(约合人民币6.8万元),是丰田(9500元)和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销冠比亚迪(10000元)的近7倍,而蔚小理都还在亏本卖车。
蔚小理进退两难
面对特斯拉来势汹汹的价格战,接招还是不接招,蔚小理陷入两难。
打出大放血式降价的七伤拳后,特斯拉旗下的爆款车型Model3和ModelY市场竞争力提升。
在主流车企竞争激烈的25万~30万元价格带,过去价格低于Model3的比亚迪汉、比亚迪海豹、小鹏P7等,已失去价格优势。针对单车型销量最好的ModelY,特斯拉给出了最大的优惠力度,目的正是争抢订单、提振销量。
特斯拉大降价,造成的结果可能是自损八百、伤敌一千。
自年销量迈入十万辆大关后,新势力车企的交付增长普遍失速。2022年,蔚小理均未完成年初定下的交付目标。(详见雪豹财经社《蔚小理:十万大关,十万大衰》)雪上加霜的是,它们还将面对特斯拉这一“价格屠夫”。
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特斯拉素有“鲶鱼”之称。如今,鲶鱼在压力之下化身鲨鱼,随时准备吃掉竞对的份额。不跟进降价,意味着潜在消费者可能因价格优势转向特斯拉。跟进降价,则让本就毛利率低、亏损严重的新势力雪上加霜。
2022年前三季度,蔚小理分别累亏86亿、68亿和23亿元,每卖出一辆车都要赔钱。而推出新车型,以及研发、自造电池和芯片,都需要持续的巨额资金投入。
蔚来CEO李斌表示,以后每季度要在电池和芯片上投入超30亿元。理想CEO李想预计2023年研发投入在100亿~120亿元之间。小鹏则在2022年末斥资50亿元成立电池公司。
面对持续巨额亏损、交付增长放缓和烧钱的新项目,蔚小理们恐怕已无力再次卷入血淋淋的价格战。
更何况,即使要降价,如何拿捏降价的尺度也是需要慎重考量的难题。
小鹏为提升毛利率,自下而上冲击高端,降价无疑会伤害其高端定位。(详见雪豹财经社《小鹏降价:一场饮鸩止渴的独角戏》)理想和蔚来则均要推出低价车型,一旦降价很可能造成不同定位车型的价格带重合,继而影响销量。品牌力更强的特斯拉也许可以忽略车主的愤怒,蔚小理却很难承担用户流失的后果。
李斌曾将后补贴时代的竞争定义为淘汰赛。2023年伊始,马斯克为这场残酷的淘汰赛吹响了刺耳的哨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刘久田
关注
主题数55
特斯拉得州工厂Model Y累计产量达到1万辆
阅读 3854
这一巨头,股价暴跌 60%!“世界首富”易主!
阅读 2362
半价Model 3,撑起4万亿市值特斯拉?
阅读 2344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