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为了活下去,威马请来了Stellantis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为了活下去,威马请来了Stellantis
[ 复制链接 ]
无为自化
2023-1-15 18:57:54
头图来源:《芙蓉镇》剧照
“活下去,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这是电影《芙蓉镇》中的一句台词,1月12日下午,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将这个片段转发到了微博上,意味深长。
在这条微博发布之前,威马汽车迎来了近期少有的好消息。1月12日,Apollo出行发布公告称,拟以20.2亿美元收购威马控股旗下威马汽车,将通过以每股0.55港元配发288亿股的方式进行结算。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几轮融资中,威马已经获得Apollo出行28.51%的股份,沈晖也被任命为后者的非执行董事、董事会联席主席、提名委员会主席及董事会投资委员会成员。此举也被理解为威马欲通过RTO(反向收购上市)的方式第三次冲击上市。
“RTO是如今最适合威马的方式,完成速度快、实现难度低,而且对价和估值已经由上市公司和威马双方确定,最大限度降低了因为二级市场的不可控性带来的对估值的非理性影响。按照乐观估计,威马很有可能在今年第二季度完成挂牌。”接近威马汽车的消息人士董仕殿(化名)表示。
与前两次单枪匹马冲击IPO时不同,如今的威马估值为25.1亿美元,相比于2021年57亿美元估值下降了56%。从其他维度来看,威马也不复当年勇,亏损加剧、销量下滑,这个曾经喊出要和蔚来、小鹏联手“三英战特斯拉”的老牌新势力如今已经陷入对内降薪、对外欠款的窘境中。而RTO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最现实手段。
虽然尚未挂牌,威马却已经为RTO后的未来准备了三张牌:尝试高端化、布局全球化、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据可靠消息,为了打好这三张牌,沈晖甚至请来了两个大名鼎鼎的外援——世界第四大汽车集团Stellantis以及拥有世界级“铜业帝国”的正威集团。
困境求生
“听到这个消息我由衷地高兴,起码看到了老东家复兴的希望,很可惜我实在是撑不下去了。”在电话中,一位近期从威马离职的中层员工感叹道。他叫宋亮(化名),几年前就加盟了威马,见证过威马的辉煌,也经历过威马的困境。“看完沈晖微博我百感交集,企业可以像个牲口一样活下去,但我不能,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我得活的像个人。”
图片来源:沈晖微博截图
据他介绍,从2022年10月份开始,他在威马的工资就按照70%发放了,到了11月,社保也开始断缴。“年终奖没了、绩效奖金也没了,那段时间几乎所有同事都在改简历、找猎头。同事之间的问候也从‘早上好’变成了‘找到下家了吗?’。当时威马的负面新闻太多、太集中。降薪、欠款、上市失败、销量下滑、沈晖天价年薪,再叠加新势力资本寒冬,对士气的打击太大。没过多久办公室里就少了一半的人,剩下的另一半基本都是没找到下家的。”
从宋亮的描述中不难看出,此时的威马已经无限接近倒下前夕的拜腾、绿驰、前途……唯一的希望,就是尝试了两次都没成功的挂牌上市。
2022年6月1日,威马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若梳理威马过去一年在资本市场的操作则不难看出,在第二次IPO尝试期间,沈晖就已经开始布局RTO了。2022年6月1日,威马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而在这之前,该企业获得了一轮金额近6亿美元的融资。在当时看来,这轮融资很可惜,因为威马最缺的是钱,但在这轮融资中得到的却并非全现金。比如从投资方雅居乐间接控制的鸿昕手中,以25.93%的溢价换得力世纪9.95%的股权;从另一家投资方信德集团以股权交换的形式换取力世纪1.7%的股权等。
当时外界不少人都认为威马亏了,沈晖当了冤大头。但在通过一系列换股行为获得力世纪28.51%股权,成为后者最大单一股东后,沈晖和威马汽车其余高管也迅速入驻,其中沈晖成为力世纪非执行董事、董事会联席主席、提名委员会主席及董事会投资委员会成员。
按照规定,港股拟上市公司的招股书有效期为6个月,过期则自动失效。2022年12月2日,距离威马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已经过去整整6个月,IPO进程却始终停在审核阶段,冲击IPO再度失败。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与此同时,一条条对威马不利的传言开始发酵。有人说威马因拖欠供应商账款导致工厂停产,有人说因为没钱与员工续签合同导致威马研发体系分崩离析;还有人说因为缺乏资金支持,威马全新轿车项目陷入停滞……在传言之外可以确认的是,威马确实陷入了财务危机。11月,一封名为《和衷共济,共渡难关》的威马汽车内部信被曝光,其中表示自2022年10月起,威马汽车M4及以上级别管理者主动降薪,发放50%的基本工资,其他员工发放70%的基本工资,公司发薪日由次月8日调整为次月25日,2022年度不再发放额外奖金、留任奖金及年终奖,暂停发放购车补贴。
“拿不到钱,也看不到希望,离职成了唯一的选择。”宋亮无奈地说道,他正是在那段时期离开了威马。虽然员工们可以选择放弃,但沈晖没得选。好在港股上市失败后,他此前布局的力世纪股份(后更名为Apollo出行)迅速发挥作用。
12月6日,更名后的Apollo出行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拟收购一间从事智能电动车的公司。目标公司的业务涵盖一系列配备先进技术的智能电动车,目标客户为中国年轻且精通技术的用户。考虑到大股东身份,所有人几乎第一时间想起了威马,并联想到了借壳上市。这一猜测终于在1月12日Apollo出行发布的收购公告中得以证实。
图片来源:Apollo出行
据董仕殿介绍,公告经香港联交所审核批准挂网,双方公司交易对价也经联交所审核同意,后续流程主要为Apollo出行对威马进行尽职尽调。而此前在港股上市进程中,威马已完成3-4轮对联交所问题的回复,故上述尽职尽调具备已经香港联交所充分审核的材料为基础,计划可在2-3月内完成。
“虽然相比2021年威马估值下滑了56%,但这也符合行业平均水平。若和2021年高峰相比,蔚来市值也下滑了51%,理想下滑了35%,小鹏下滑了71%。” 董仕殿表示:“若以市销率来看,行业内上市公司在2021年的平均市销率为3.9倍,而威马已经达到了3.7倍,高于蔚来的3.3倍、小鹏的1.9倍。”
威马的三张牌
以RTO的方式冲击港股,成为威马重振的最大希望。为了撑过低谷期,沈晖又拉来了3笔融资。第一笔是港澳地区一家主要商业银行总行订立的一份指示性信贷条款清单,金额为2.5亿港元;第二笔为与深圳正威国际订立一份具法律约束力之信贷条款清单,金额为5亿元人民币;第三笔是与雅居乐集团订立融资协议,金额为15亿港元。
“正威集团集团提供给威马的,可不仅仅是钱。” 董仕殿透露,正威集团在金属、半导体等产业上优势巨大,不仅拥有世界级“铜业帝国”,在锂、镍矿上的资源同样丰富。1月份,该企业曾与成都市人民政府签署系列项目合作协议,拟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展开合作,而威马汽车则是正威集团选定的造车领域联手伙伴。这可以视作威马面向未来准备的第一张牌——打通产业链上下游。
第二张牌则是高端化。力世纪原本是一家靠珠宝和钟表生意起家的公司。2017-2018年,该企业相继收购日本电动汽车制造企业GLM,美国汽车结构3D打印公司Divergent以及充电解决方案企业EV Power,正式投身汽车行业。
2012年,德国小众超跑制造商Gumpert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并于2020年3月正式被力世纪收购。去年7月,力世纪正式更名为Apollo出行,该命名正源自于Gumpert旗下的首款车型Apollo。根据规划,Apollo品牌计划每年推出至少一款豪华纯电动汽车,车型将支持高度定制化。
图片来源:网络
而在完成与Apollo出行的战略合并后,威马汽车的品牌矩阵将会进一步扩大,贯通超豪华、高端、主流三大市场。“通俗的理解就是能实现大众集团的品牌层次度,威马好比是大众品牌,覆盖15-35万元主流市场,Apollo品牌将充当兰博基尼的定位,未来将推出一款定价200万美金,覆盖超豪华车市场的跑车。而在这中间,双方也将联手推出A@X品牌,定价60-80万人民币,覆盖高端市场。”董仕殿介绍道。
第三张牌则是海外市场。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迅猛,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渗透率甚至已达到47.7%。虽然新能源化是大势所趋,但在目前的高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短期看来难度较大,尤其是在新能源补贴退出的背景下。而国外市场不一样,部分国家市场电动化转型尚不彻底,本土企业产品竞争力有限,对于中国品牌而言,这是一次绝佳机会。如此一来,寻求海外蓝海市场并行发展就成为国内电动车企业发展壮大的绝佳机会。
据董仕殿介绍,目前威马正在和沙特政府,沙特PIF主权财富基金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洽谈,商讨资本合作以及产业落地的方案,谈妥后就将在中东设立合资工厂。不过相比于中东,威马更大的布局在东南亚,所选择的合作伙伴正是大名鼎鼎的Stellantis。
“Stellantis实力雄厚,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1000家经销商,年销售量超过600万辆,但在电动车,尤其是智能电动车领域却并不擅长。眼看比亚迪、蔚来等中国品牌进军欧洲,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产能日益提升,Stellantis的转型压力很大。而威马所擅长的相关新能源技术以及部分场景下的L4级自动驾驶技术与对方刚好互补,拥有天然的合作基础。”
综合以上,用RTO的方式求生,并且准备了高端化、国际化、上下游产业链这三张底牌,这就是沈晖拿出的破局思路。
不过在部分分析人士看来,威马的规划听起来很美好,但实践起来却未必能达到理想中的效果。“威马的这几步布局,其实是大部分企业都在运作的常规模式。如今老股东们对于威马的进一步支持,表面上看是对威马未来发展的看好,而实际上也有些无奈的因素在里面,因为只要威马上不了市,这些投资机构、股东们就无法脱身,只好持续支持。” 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表示。
“至于控制上游锂矿资源,很多电池厂商、汽车厂商都在做,出口、海外生产这些国际化战略也基本上是所有企业的共同布局。打法是对的,至于能不能成功脱颖而出就不好说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1 回复
Lieutenant5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斯特兰蒂斯自己都不好,看看PSA的雪铁龙标致在国内销量
2023-1-15 19:30:55
评论
使用道具
举报
无为自化
关注
主题数64
实验室DP转HDMI 4K30HZ方案-CS5218 资料实验室
阅读 8314
pcba的前景
阅读 6739
传威马汽车全员停薪留职 回应:没有接到这个消息
阅读 3548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