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大逆转!威马上市确定,再获超50亿资金!沈晖:像牲口一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大逆转!威马上市确定,再获超50亿资金!沈晖: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
[ 复制链接 ]
今生有你2017
2023-1-15 18:57:54
原标题:大逆转!威马上市确定,再获超50亿资金!沈晖: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
活下去,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
”。1月12日,威马创始人沈晖在微博上突然转发了一个小视频,里面仅有这两句台词,并重复了两遍。这大概是沈晖现在的心情写照。在等待多日之后,受尽缺钱之苦,乃至全员降薪的威马终于等来了一大笔资金。与此同时,已经延宕了多次的上市大计也成功路径确定。多日没有更新微博的沈晖,心中的石头终于是放下了。
威马,终于又支棱起来了
。
在上市方面,此前的绯闻对象
APOLLO
出行(00860.HK)在1月12日公告,将以20.2亿美元(近158亿港元)收购WM MOTOR子公司,将以每股0.55港元配发288亿股的方式进行结算。APOLLO出行目前市值仅为27.88亿港元,此次增发收购体量相当于上市公司5.7倍;而且威马控股在此次交易前就持有APOLLO出行公司23.67%股权,增发收购后威马方面持有上市公司约七成股权。
此次威马交易价为20.23亿美元(相当于158.71亿港元),交易目标公司约占威马总股本的80.93%,威马此次交易的估值为25.1亿美元。Apollo出行对价为每股0.55港元。由此,威马汽车与阿波罗出行通过这种反向收购(RTO)上市。对威马而言,这也是眼下最现实的选择。分析指出,
RTO的优势在于完成速度快、新钱、估值不受二级市场波动影响。这种模式的选择也充分考虑了D轮之前的投资人利益
。
这是2022年明镜Pro独家报道威马放弃在香港上市,转而采取借壳上市后的最新动作(详情戳链接→独家 | 传威马上市现新转机:或放弃IPO,改为借壳上市方式)。据悉,当2022年多家新造车企业遭遇股价腰斩,特别是零跑在上市后即跌去55%股价的背景下,威马高层决意做出上市方式的调整,避免近期资本市场的波动。
从流程来看,知情人透露,公告经香港联交所审核批准挂网,双方公司交易对价也经联交所审核同意,后续流程主要为阿波罗对威马进行尽职尽调。而考虑到威马已于2022年5月31日递交A1招股书且完成3-4轮对联交所问题的回复,本来计划于2022年10月完成联交所聆讯;故上述尽职尽调具备已经香港联交所充分审核的材料为基础,上市计划可在2-3月内完成。由此,乐观估计,
威马具有极大可能性在本年二季度完成挂牌
。
叮咚!您有54亿资金将到账
威马目前的估值为25.1亿美元,相对于此前有较大幅度缩水。按照2021年最后一笔D轮融资来计算,威马汽车的估值约为57亿美元估值,下降了56%。不过,从行业来看,这个估值也是符合整体行业变化,接近行业平均水平。从行业来看,蔚来下降了51%,小鹏下降了71%,理想下降了35%。另外,近期哪吒最新估值为107.56亿元,而其于2022年7月完成D系列融资后估值超过250亿元。
另外,另一个关键指标市销率也展示了这种估值符合目前的行业变化。在2021年,行业上市公司2021年平均市销率约3.9倍,其中蔚来为3.3倍;小鹏为1.9倍;理想为4.3倍;零跑为6.1倍。而威马此次交易为3.7倍市销率,居于行业中间位置。而Apollo每股0.55港元的价格计算则参考过去三年Apollo发行新股份的过往发行价及可换股债券的兑换价,
平均价格为0.51港元
。
在上市获得重大进展之后,威马还获得了三笔新的资金(期间融资)。据悉,三笔融资主要包括:港澳地区某知名商业银行——2.5亿元港币(2.16亿人民币);世界500强正威国际——5亿元人民币;雅居乐集团——15亿元港币(12.978亿人民币)。
这约20亿人民币的资金支持,将为威马汽车在完成上市前补充流动资金,增加现金储备
。
上述港澳地区知名商业银行为威马现有银团的参团行之一,此外投资机构中包括李嘉诚家族、澳门何氏集团等持续看好威马。雅居乐是威马此前D轮最大投资方,且是目前威马除管理层之外第一大股东。正威国际是国内最大的铜矿企业。与正威合作,意味着双方将在上下游产业链融合(镍、锰、钴、硅、锂等上游资源)方面取得战略进展。此外,威马汽车与正威集团合作项目有望在成都落地。
而
据接近威马的人士向明镜Pro透露,RTO完成即挂牌日,威马预计还将完成不少于5亿美元(33.7亿人民币)的股权融资。
由此,
威马在近期大约可以获得54亿人民币左右的资金支持
。这将有效缓解该公司目前的资金问题。与此同时,上市后,威马汽车将进入二级市场,获取更多融资渠道。至此,威马也终于能够完成其上市目标,成为第五家上市的造车新势力。
威马目前的投资价格呢?对威马财报和价值的分析,我们此前已经有过详细的分析,具体可查阅一下报道(详情戳链接→威马终赴港上市,曾经的“四小龙”还有投资价值吗?| 明镜pro)。威马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威马的营业收入在逐步增加,从2019-2021年,这三年间基本增长了近三倍。其中,2019年为17.62亿元人民币,2020年增长51.6%至26.72亿元,2021年增长77.5%至47.43亿元。2022年1-6月营收为人民币18.536亿元。
在最近三年中,威马的毛损率由2019年的58.3%下降至2020年的43.5%,2021年进一步下降到41.1%。威马表示,随着销量增加及实现更大的规模经济,其毛利率将进一步提高。根据财报,2019年至2021年,威马汽车亏损分别为41.45亿元、50.84亿元以及82.06亿元;经调整亏损来看,同期公司分别录得亏损分别为40.44亿元、42.25亿元以及53.63亿元,三年调整亏损为136.32亿元。
横向来看,电动车目前仍处于烧钱行业,威马的亏损其实也属于中等水平
。
新三大品牌架构浮出
在此次完成战略合并之后,威马也会有较大的改变。据接近威马的人士向明镜pro透露,在完成并购上市同时,
威马汽车将完成品牌与产品战略升级——威马将与阿波罗共同研发,近期将推出X@A量产智能轿跑,预计价格在10万美金以上
。Apollo出行预计这一新业务发展将提高公司的销量及品牌知名度,从而提升资本市场的认可和整体企业价值。
由此,
威马的整个品牌架构则会贯通超豪华、高端、主流三大市场
:处于顶端的是定价200万美金,覆盖超豪华车市场的Appollo跑车;在主流豪华市场的是定价60-80万人民币,覆盖高端市场的A@X品牌;而威马则覆盖定价15-35万人民币的主流消费市场。上述人士表示,双方将通过多品牌协同布局,实现研发协同,技术及平台共享,覆盖差异化市场。有意思的是,在15万以下的市场中,威马目前没有规划,其后续是否还会有新品牌覆盖这一市场呢?
目前,蔚来已经拥有了三个新能源汽车品牌,埃安也是双品牌运行,可以看出新势力也在通过更多的品牌来覆盖市场分摊成本。通过战略并购,威马将成为第一个覆盖了三个不同阶段品牌的企业。从行业中来看,目前只有比亚迪的产品线有这么长。另外,考虑到威马一开始就是从15-20万区间的主力市场起步,上攻难度较大。而此次其
与阿波罗出行战略并购之后,威马也可以实现由上而下的品牌打造,这对其而言也是一次发展机遇
。
阿波罗目前在国内没有建造生产基地,还没有推出量产EV。与威马战略合并,可借助威马在温州、黄冈两座全资质智能制造基地,后两者有25万台年产能。阿波罗出行旗下有EV Power、3D打印、设计、技术研发等业务,也可以为威马所用。“
双方将通过多品牌协同布局,实现研发协同,技术及平台共享,覆盖差异化市场。
”威马内部人士对此表示。
从威马最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其重心一直被上市所牵绊,这使得其在市场层面的表现多少受到了影响。在明年上半年完成上市之后,威马的市场拓展时机也终于到来。
对威马而言,现在是最坏的时刻,但市场的机遇却也前所未有。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27.6%,较2021年提升12.6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消费已经从尝鲜进入了主力消费人群中,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主打高端的部分新势力市场开始进入滞涨,需要拓展新的市场,部分以技术噱头作为卖点的企业失去了号召力。主流消费人群对安全、机械素养的要求更高。
比如在近期比亚迪就以“安全”作为其高端品牌仰望的第一卖点,而上汽旗下的智己汽车则开始强调机械素养。这些改变都是因为市场的变化,因为消费者口味变化。实际上,即便是特斯拉也开始面临着订单问题,这也和消费者安全因素的考虑越来越多有关。
威马还需要加速度
在15-30万元之间的市场,威马也是目前唯一主打该细分市场的存在,而这个市场潜力巨大。威马预计该市场会从2021年的90万辆增长到2026年的300万辆,在整个汽车市场占比将从32.4%增长到35.9%,年复合增长率为27.7%。但是要抢占市场,威马现在需要加速度,要有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威马现在有5款产品,包括
EX5(包括EX5-Z)、EX6、W6、E5(包括E5Pro)及M7
。威马在招股说明书中公布了其产品计划。威马在2022年下半年推出旗舰M7轿车车型,并于2022年第三季度推出配备自动导航领航(ANP)功能的W6升级版。另外,未来几年每年推出一款新车型。
从2023年开始,威马计划推出在Caesar底盘平台打造的SUV、轿车及MPV。威马计划建立由A级及B级智能汽车组成的产品组合,以覆盖更广泛的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目前,威马的产品诞生在Ajax平台上。除了Caesar平台,威马还开发了living Pilot AD/ADAS平台、Living Motion电动动力总成平台、Living Engine智能座舱平台。威马认为,通过对模块化车辆开发平台不断升级迭代,能够快速融合最新的技术进步,推出新的电动汽车车型,从而快速上市。
在智能化上,威马的M7预计于2023年搭载自主研发的L4级AVP,其硬件配置已支持未来L5级自动驾驶功能。威马正在升级其电子电气架构,目前W6车型采用域集中式EEA,与分布式EEA相比可以更好地支持车辆的固件OTA和SOA应用程序。M7将具备车辆集中式EEA,进一步减少到三域。从2023年开始,Caesar平台上的新车型预期将配备更先进的车辆集中式EEA。
不过,在2023年电动车企业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比如特斯拉的降价会进一步冲击市场,与此同时补贴的取消、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缺芯贵电的存在会干扰市场,压缩企业的利润。“
造车新势力普遍单车现金亏损8万-10万的销量游戏不可持续。
”威马表示,该公司目前也正在寻求海外的蓝海市场。目前,新造车企业中还没有能够实现盈利的企业,但部分企业的月销量已经进入2万+时代,而2024年是部分企业的盈利时间点。
此外,传统车企的电动车也已经开始发力。埃安、极氪、极狐、阿维塔、智己等已经进入市场,其中部分品牌月销量已经过万。合资品牌的电动车也在快速进入,在2022年丰田已经上市了纯电BZ4,在2023年还会有新的产品进入。对威马而言,其必须要加快脚步更快地抢占市场,获得先发优势。有意思的是,此前零跑等企业已经改变了单一的纯电技术路线,也上马了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有传言说小鹏也有相关的计划。威马是否也会向市场妥协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社会新闻」
今生有你2017
关注
主题数75
英伟达最聪明的中国学徒们
阅读 3601
客运站,要消失了?
阅读 3510
特斯拉之后,国产新能源可能要集体降价了
阅读 3339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