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新能源汽车“卷”入2023,中低端市场加剧混战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新能源汽车“卷”入2023,中低端市场加剧混战
[ 复制链接 ]
甜心猫舍
2023-1-15 18:57:54
文 / 电动机
出品 / 节点AUTO
2022新能源汽车市场坎坷中前行的一年,画上了句号。
相比于2021年超过150%同比增长的速度,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新能源市场增速回落至同比90%。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对于不少车企来说,受制于外部客观环境,今年并不好过。一边是销量不断上涨,另一边却是股价持续下跌。行业老大特斯拉的股价在2022年下跌了65%,创下有史以来最大年度跌幅。
2023年,几家车企公布的新年销量目标均偏保守,而从市场格局来看,加速洗牌仍在继续。10~20万价格区间有望延续2022增长趋势,广汽埃安、哪吒之外,新势力也开始布局中低端市场,分切蛋糕。集度汽车、自游家、小米等陆续问世,牌桌上又添了几大玩家。2022车市的热门趋势“出海”“高端化”“MPV”等对于市场带动效益有多大?以上种种,仍然是未知数。
复盘2022:车企销量榜出炉,未来趋势如何走?
2022国内重点新能源汽车销量年度排行榜上,车企座次正在轮动。
比亚迪以186.85万辆的成绩,在去年反超特斯拉54.7万辆,重新夺回了自2019年以来失去的“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宝座。不过,因比亚迪混动车型占比高,在纯电领域,特斯拉销量仍然高出比亚迪近40万辆,蝉联冠军。
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的崛起,是搅动2022新能源市场的一股新力量。其中,主要品牌有8个,分别是广汽埃安、上汽智己和非凡、北汽极狐、东风岚图、长安阿维塔和深蓝、吉利极氪。
2021年10月交付的极氪001,在30万以上纯电市场站稳脚跟,在去年也实现了大踏步增长,超过了叫好不叫座的其他几家传统车企新品牌。比如,岚图比极氪交付还早(2021年7月),但是去年交付量不到2万(19381)辆。
另一个打入高端车市场,被美团王兴认为是可以叫板“BBA”的华为问界,尽管2022年3月开启交付,去年销量实现了超过7.5万辆,被认为是“成长最快”新能源汽车品牌。
包括以上几家在内,其他传统车企眼下主要扎堆在高端车市场,除了一个特例:广汽埃安。早在2021年,广汽埃安的销量已经超过各大新势力,起初并不被市场所重视,直到今年在C端市场抢份额,开始摘掉“网约车之王”的帽子。另一家表现亮眼的新势力哪吒汽车,销量反超了“蔚小理”,并成为今年少有的完成年度KPI的车企。
广汽埃安和哪吒汽车的放量增长背后,代表了正在崛起的一个细分市场。从广汽埃安和哪吒汽车最近几年的变化,
擦去高增速销量的表面浮华,节点AUTO试图从行业内在规律作出解读。
在2019年~2021年间,广汽埃安的销量从4.2万辆迅速增至12万辆。
广汽埃安旗下两款车型
Aion S和AionY占据埃安新车销量的80%。早在2021年,广汽埃安总销量中43%来自B端销售市场,其中Aion S在B端贡献销量的比例达到了63.01%,AION Y的比重也占到了20.33%。因此,广汽埃安的车被认为是只能卖给B端市场,产品打入C端市场的能力并未被验证。
去年,2022年前8个月,广汽埃安在B端营运车占比减少至2%。
不靠网约车,广汽埃安销量为何还能力压新势力?
实际上,广汽埃安销量增长的背后,是踩中了新能源“风口中的风口”。2022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结构逐渐从低高端车为主的“哑铃型”向中低端车为主的“纺锤形”转变。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曾在2022年5月对外表示:“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20万元以下车型销量占比在50%多。预计未来20万元以下车型市场占比将会在70%以上。”
这意味着,“蔚小理”所在的普遍大于20万元售价的高端市场,已不是增长最快的区间。
广汽埃安主打的两款车的价格在13~20万元区间,属于中端车型,恰处在高增速区间。
哪吒和广汽埃安面对着同样的局面。哪吒的主力车型为相对“廉价”的中低端车型哪吒V和哪吒U,售价在8万~20万之间。哪吒汽车CEO张勇对此有清醒认识。他曾指出,哪吒的目标市场是蔚来们的好几倍,只有超过他们销量2、3倍后,我们才算跟他们一样优秀。照此标准,广汽埃安以27万年销量超过了蔚来的二倍。与之对比,哪吒增速虽快,但与蔚来差距较小。
预测2023年市场走向,车型所在的价格区间,是一项关键性衡量标准。
据凤凰网汽车分析:“分车型而言,10万元以下的低价电动车销量不变,
10-20万元
大众市场将迎来150万台以上的高增长,而20-30万元的增长约为85万台,30万以上的增长约为40台。”
10-20万元的低端车市场将继续冲高。
值得一提的是,处在这一位置的哪吒和广汽埃安之外,
威马销售的主力车型价格在15~20万元。然而,2022年威马开始掉队。
上市之路坎坷,裁员降薪求生存成为威马下半年的主基调。鲜有人知的是,据全球汽车信息平台MarkLines发布的2021年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数据,前20名中有12家中国汽车企业。其中,威马汽车以4.42万辆排在第20位,在国内新势力中仅次于小鹏、蔚来。今天(1月12日),威马汽车与阿波罗达成战略并购,通过借壳上市的路径,或于今年二季度在港股挂牌。2023年,威马是否能重新驰骋,搅动新能源江湖,广汽埃安和哪吒能否站稳眼下的位置,似乎也存在一定变数。
当“蔚小理”们销量未达预期,股价下跌之际,处在上升期的中低端车品牌抗风险能力更强。内卷化程度加深,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几家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的放量崛起。
预测2023:群雄逐鹿,加速洗牌
2023开年以来,新能源车市最火的消息大概是特斯拉降价。
虽然拿下了全球纯电的销冠,特斯拉还是顶不住销量压力,打出了“以价换量”的牌。去年底,借着国补退潮时机,特斯拉门店的销售们纷纷以各类补贴折扣给出“最低价”吸引了不少人“上车”。没曾想,只有更低,没有最低。短短数日后,特斯拉再次降价,这引发不少消费者抗议。
在销量压力下,几轮降价之后,作为特斯拉最畅销,也是全球最畅销的电动汽车Model Y,自去年10月底至今的起售价已经从31.69万元降至25.99万元,3个月不到价格降幅近两成。在国内,2022年,Model Y交付超45万辆,接近追平特斯拉中国2021年48万辆的成绩。
2023年,Model Y能否在系列促销策略下再上台阶?《节点AUTO》向特斯拉西安曲江银泰体验店了解到,自从上周五降价信息发布后,该门店订单剧增。据该体验店员工介绍称,适合家庭的Model Y车型颇受关注。在对外销售过程中,门店以“史上最低价”为由促销。
除了消费者,国内其他厂商也对特斯拉的降价作出应对。
面对国补退潮,在提升利润和提升销量的两端挣扎之下,国内多个厂商开启了一轮涨价。近期有超过15个汽车品牌相继宣布涨价,包括比亚迪、广汽埃安、长安深蓝、吉利睿蓝、奇瑞、荣威等。
一边是特斯拉的降价,一边是国内多家汽车品牌在涨价。对此,不少人直呼看不懂。
节点AUTO认为,特斯拉股价持续下跌,这波涨价潮是为了提升销量的无奈之举。特斯拉有实力降价,而国内新能源品牌多亏损严重,在销售策略上无法和特斯拉对齐。
国内这波涨价品牌的主力产品多集中于10-20万价格之间。
高增速价格区间,以及产品高性价比,
让这些品牌实现了数千元的涨价,幅度远远小于特斯拉近20%砍大腿式降价。
价格战背后,新能源车企正在努力平衡利润及销量的关系。特斯拉势必继续冲击高端车市场。它是否有进一步降价可能尚未可知,而这也是影响市场格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提升销量,扩大规模效应,才有毛利转正、收紧亏损的可能。一个必须正视的现实是,2022年,新能源车企行业性亏损仍然触目惊心。在保销量的同时,初创车企品牌为了解决“活下去”的难题,融资“输血”,进一步登陆二级资本市场将成为必选动作。
其中,广汽埃安在A轮拿下了高达182.94亿元融资,刷新了未上市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纪录。
2022继蔚小理之后,零跑实现了IPO。威马、哪吒等筹备已久。其他一些品牌也传出上市计划,比如岚图、阿维塔。先行一步的极氪,已于2022年12月向美股二级市场提交上市申请,寻求的估值将会远超100亿美元。
节点AUTO认为,牌桌上的玩家越来越多,在2023及不久的未来或将会迎来一波新能源品牌上市潮。它们将推动新能源市场形成群雄逐鹿态势。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要玩家,仍存在一些变数。
比如理想汽车。2017年问世的理想ONE,一招鲜,吃遍天,奠定了理想今天的江湖地位。去年,理想ONE停产,换上了理想L9、L8上阵。后者尽管在12月纷纷实现了销量过万的业绩,但能否延续高增长步伐,仍然存在不确定性。理想另一大不确定性来自动力路线,其采用的增程式之路是否会越走越窄?根据灼识咨询预测,增程车2025年仅有7.3%的市场份额。
在差异化竞争格局下
新能源汽车市场又将长出什么样的果实?
据摩根士丹利的一份报告称,
2022年新能源车市场的强劲需求不太可能延续到2023年。
在中国市场,随着电动汽车购买补贴的取消,电动汽车销售也将放缓,销量同比或将增长90%。
近期,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立下目标,2023年,埃安的年销量保守预期50万辆,争取在2025年突破100万辆。哪吒汽车CEO张勇给哪吒汽车定下了2023年实现25万台的交付目标。
节点AUTO认为,车企为2023年度立下的销量KPI,值得细细玩味。相比去年不少“翻番”的高增长年度目标,广汽埃安、哪吒对新一年的目标趋于保守。对于国内诸多车企来说,无论是积极迈出高端化、进军MPV、借助出海的步伐来拓宽市场,狂飙突进的增速或将不再。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空间收缩是各方共识,那么,2023年市场格局的变化走势如何?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节点AUTO》采访时称,相比于比亚迪“绝对王者”的优势地位,国内其他市场各参与方的销量有差异但并不显著,未来冲击绝对头部存在困难,但想要冲进第一梯队仍存在较大可能性。
潮起潮落,回望2022,团车网、轻橙时代等造车玩家如今已销声匿迹。吸引公众关注的往往是有资本和巨头背书的各大玩家。今年以来,集度汽车、小米汽车、自游家等陆续等场。曾拿下260亿港元创下了造车史上最大一笔融资的恒大汽车,终于在去年底交付了首批新车324辆。
江瀚认为,
在国补退坡之后,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入了一个全面竞争和自由竞争的状态。
塑造市场竞争格局的多重因素包括价格、营销策略、研发能力、技术等。新能源汽车对于燃油车的替代还没有结束,新能源汽车市场风口仍然在。在新竞争环境下,整个市场可能会加速洗牌。
2023,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充满不确定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1 回复
公道公道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对于电动汽车,没搞清豪车与非豪车的差别到底在哪
2023-1-15 19:58:23
评论
使用道具
举报
浏览过的版块
「社会新闻」
甜心猫舍
关注
主题数81
Molex莫仕数字给药设备帮助业界改进医药解决方案
阅读 7787
欧洲买下19万辆中国新能源车!一个国产品牌全球销量超特斯拉,中国汽车出口 ...
阅读 4438
与雷诺集团合作后,吉利却失去了沃尔沃
阅读 4151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