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广州科创:科技创新驱动 广州这样构建“智车之城”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广州科创:科技创新驱动 广州这样构建“智车之城”
[ 复制链接 ]
山风点烟捶
2023-1-15 18:57:54
广州科普大讲坛 " 智能加速度 驾驭新时代 " 开讲
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李钢
图 / 主办方提供
2022 年,广州整车产销创历史新高。据初步统计,2022 年广州汽车产量将超 310 万辆,连续四年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
作为全国三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广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
谈及汽车,消费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省油、省电等方面,还追求更加智能化的驾驶体验。不同的车企也都在进行智能化、自动化的技术探索与突破。
智能化的汽车会带来怎样的驾驶体验?又能为城市交通问题带来怎样的解决方案?智能驾驶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来到大家的身边?
2023 年 1 月 13 日,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主办,广州市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广州市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广州科普大讲坛第 199 期《智能加速度驾驭新时代》开讲。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李巍华,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运营中心主任、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吴征明从智能驾驶的技术、汽车智联网的发展等多个方面,带领观众一起认识智慧汽车的飞跃发展,解读背后支撑其腾飞的科学技术,感受智能驾驶的独特科技魅力,展望科技为我们生活带来的美好变化。
升级:
从智能驾驶发展成为智能网联
" 无人驾驶 "" 自动驾驶 "" 智能驾驶 " 是风靡多年的科技热词,这几个概念有何区别呢?
李巍华介绍,其实 " 智能驾驶 " 包括的概念更多,它指 " 机器 " 辅助人进行驾驶,在特殊情况下完全取代人驾驶的技术。" 自动驾驶 " 则是指依靠 AI、视觉、雷达监控装置和定位系统协同合作,让 " 机器 " 可以在没有人类主动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安全地驾驶机动车辆。至于无人驾驶,指的是没有驾驶员的机器驾驶、允许车内所有成员从事其他活动且无须进行监控的系统。统筹起来看三者的关系,他认为,智能驾驶的范畴包含自动驾驶,而自动驾驶又包含了无人驾驶。
李巍华指出,智能驾驶划分 L0-L5 六大等级,由低至高分别定义为:人工驾驶、辅助驾驶、部分自动驾驶、条件驾驶、高度自动驾驶以及完全自动驾驶。
智能驾驶如何升级发展为智能网联?
李巍华介绍,智能驾驶包含 " 单车 " 智能驾驶和 " 协作式 " 智能驾驶。" 单车 " 智能驾驶,即自车通过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以及高效准确的算法,赋予车辆自动驾驶的能力;而 " 协作式 " 智能驾驶,即通过通信技术实现自车与路端、 云端、其他交通参与者(车、人等)等进行信息交互,结合自车信息与交互信息进行协同智能驾驶。" 协作式 " 智能驾驶的特别之处在于,车除了自己驾驶以外,还需要和周围环境以及交通参与者进行交互,比如其他驾驶车辆、行人或是其他参与者。要实现这样的功能,则需要一些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
李巍华打了一个比喻来帮助大家理解 " 单车 " 智能和 " 协作式 " 智能驾驶。对 " 单车 " 智能而言,感知相当于驾驶员的感知器官,决策相当于驾驶员的大脑,而这种执行相当于驾驶人的手、脚、躯干去做这样的动作;如果从车路协同的角度出发,需要感知的内容就更丰富:它不仅依赖于 " 单车 " 布置的传感器,也依赖于路侧布置的传感器,包括了视觉、激光雷达,以及设置的定位设施,来辅助车辆进行更好、更精确的定位;城市环境感知过程中还需要依赖于高精地图、V2X 通信。李巍华介绍,V2X 实际上指的是车与外界任一个交通参与者的通信,包括车与路、车与人、车与云、车与网等整个车路云网的通信,从而达到一个车路协同更好安全高效行驶的目的。
谈及国内自动驾驶产业发展现状,李巍华分析,从整个产业上来看,企业基本上走的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渐进式的发展路线,大多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智能化程度是逐步提高的;还有一些互联网企业采用了跨越式的路线,通过强大的算力支撑及强大的人工智能背景,把感知和车载大脑平台一同、快速地集成到汽车上,使汽车能一步达到这样的智能程度。这是两种不同的路线,但殊途同归,最终都是希望能够实现智能驾驶。
李巍华
构建:
" 聪明的车 + 智慧的路 "
智能汽车要实现普及,要解决的不仅仅是汽车基础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让智能汽车融入到城市复杂的交通系统当中,做到车路协同推进。
吴征明介绍,我国在推动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更早地提出了中国方案,大家将它通俗地理解成 " 聪明的车 + 智慧的路 "。他强调,这个方案有别于以美国首的国家提出的 " 单车 " 智能方向,而是发展 " 单车 " 智能的同时,也在推动道路的智能化,形成单车智能加车路协同的中国方案,将其作为推动产业迭代升级的方式,来推动整个汽车智能化的进程。
吴征明介绍," 聪明的车 + 智慧的路 " 的思路是通过建立中国方案的智能网联汽车信息物理系统架构,充分融合智能化与网联化发展特征,以五大基础平台为载体,实现 " 车 - 路 - 云 " 一体化的智能网联汽车系统。他介绍,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需要符合三个方面的要求:一、符合中国基础设施标准,包括道路基础设施标准、地图数据标准、V2X 通信标准、交通法规等;二、符合中国网联运营标准,包括符合中国要求的智能网联汽车准入、网联运营监管、信息安全等相关标准;三、符合中国新体系架构汽车产品标准,包括符合中国标准的智能终端、通信系统、云平台、网关、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等新架构汽车产品标准。
广州的汽车产业现状如何?吴征明自豪地说:" 中国每 10 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来自广州。"2021 年,广州生产了 296 万辆汽车,占全国的 11%,集群的产值也占全国的 7%。目前,广州汇聚了 11 家整车制造企业,更有一大批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独角兽企业、4000 多家零部件企业在广州形成聚集,这种产业态势使得广州的汽车 " 智造 " 具备独特优势。
吴征明介绍,广州市对建成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交通系统的决心很大。广州市承接了工信部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的课题,同时也在承接住建部和工信部推动的双制试点。此外,广州市针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更提出了 " 智车之城万亿战略 " 的宏大发展目标,力争从汽车之城向智车之城进发。《广州市促进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中提及,到 2025 年,全市汽车产业加快发展初见成效,汽车产能突破 500 万辆,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 1 万亿元。
吴征明总结出广州市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 " 十佳成绩 ",包括:第一个批准 5G 远程驾驶测试、第一个认可其他地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许可、第一个发放载客测试牌照、第一个批量开展 Robotaxi 技术验证、第一个在中心城区主干道开展道路测试、第一个自动驾驶研发企业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牌照、第一个辖区自动驾驶研发企业为 L4 自动驾驶批量生产打造标准化流程、第一个发布城市级车联网先导区综合规范、第一个落地 L4 级别自动驾驶重卡干线物流示范运营线路、第一个出台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政策。
吴征明介绍,截至目前,广州总计开放 353 条测试道路,单向里程合计 654.451 公里,双向里程合计 1308.902 公里;累计向 13 家测试主体旗下的 270 辆智能网联汽车发放测试许可,其中 130 辆测试车升级到三级道路测试、155 辆测试车升级到载客测试、45 辆测试车升级到远程测试。吴征明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步分区域先行先试的目标可能会分成五个阶段。他预计,如果智能网联汽车在社会交通领域的比例超过 50%,它的社会化普及就会快速地到来,而且相应的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
2021 年 4 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下发《关于确定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的通知》,广州市获批为第一批试点城市。目前,广州正聚焦琶洲车城网项目、黄埔智慧交通 " 新基建 " 项目、番禺车联网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推动自动驾驶示范运营及测试,探索商业化运营模式,完善政策标准体系,带动相关产业升级和配套产业发展。
吴征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社会新闻」
山风点烟捶
关注
主题数107
视觉+机器人是如何实现连接器的自动装配的
阅读 8386
车主夜间驾车中控显示有人追车?理想汽车回应
阅读 3455
理想汽车Q3净亏损16.5亿再创新高,总裁沈亚楠辞职
阅读 3282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