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车企TOP10全部破百万辆,中国车市更难了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车企TOP10全部破百万辆,中国车市更难了
[ 复制链接 ]
淑侠
2023-1-17 20:41:26
作者丨杜余鑫
责编丨罗 超
编辑丨别 致
在年底车市一片哀鸿的情况下,全年车市情况已成定局。Top30的车企中,有近20家在12月份同比下滑,最高跌幅比如长城,已经超过50%。
值得注意的是,12月份狭义乘用车222万辆的批发销量,明显低于过去两年230万辆级的销量水平。若不是年底购置税和新能源补贴即将结束的助力,车市情况恐怕更为糟糕。
即便如此,依然有车企在寒冬中逆袭,姑且不说比亚迪(138%)12月份惊人的增幅,长安(123.7%)、华晨宝马(21.6%)、广汽传祺(18.1%)、广汽埃安(106.9%)、东风风神(46.3%)、理想(50.7%)等,在哀鸿中守住了增长,同时更为全年车市实现9.8%的增幅,提供了辅助。
疫情、缺芯、供应链涨价等因素的影响,2022全年车市的确不太平,能够取得2315万辆、9.8%的同比增幅实属不易。从各大车企全年的情况来看,实际上全年同比下滑的车企并不多,上汽通用(-12.1%)、东风日产(-14.8%)、长城汽车(-16%)、东风本田(-13.2%)、北京现代(-30.5%)、长安福特(-18.5%)、悦达起亚(-17.2%)等8家车企领跌TOP30外,其他车企最大限度推动了整体车企向前迈进。
在一个变化的时代,新能源、智能化的快速推进,铸就了更多的市场机会,也推动了市场格局不停洗牌,特别是新能源和传统汽车的相互PK,更是让市场份额和名次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比亚迪首次创下自主品牌的销量纪录外,实际上赢家不只比亚迪一家,包括吉利、长安、奇瑞三家自主车企,也相继压制了主流合资品牌,推动自主品牌进入新一轮发展高峰。
特别是新能源阵营,根据乘联会的数据显示,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渗透率已经高达45.8%,而合资品牌的渗透率仅为4.2%,自主品牌的胜利,已经在新能源市场初见端倪。
10家车企破百万,市场集中度提高
在市场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马太效应愈演愈烈,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年销百万的车企比往年更多了。全年数据显示,狭义乘用车年销百万辆的车企数量已经从前两年的5个、8个增加到了9个,新增了比亚迪、奇瑞和广汽丰田,同时东风日产和长城汽车跌出了100万辆俱乐部。
但是如果将长城汽车的皮卡计算在内,那么乘用车企年销百万的车企数量已经达到10个。伴随着资源、市场份额、品牌热度的持续,车企十强未来将持续站在年销百万的基准线之上。
分析来看,186万辆的比亚迪自然不用多说,它已经是全年汽车圈网红的存在,热度和关注度始终保持在头部。由于停产了纯燃油车,比亚迪树立了新能源阵营的良好形象,提到自主新能源,必然第一个蹦出比亚迪。更值得一提的是,没有了燃油车的存在,消费者在价格上就不存在比较,这非常有利于比亚迪取得定价的话语权。
同时在上半年缺芯和下半年电池涨价的背景下,比亚迪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自给自足的动力电池,因此行业“黑天鹅”事件并未影响到比亚迪,这也是其能够不断追赶、赶超,夺得第一的重要原因。
排名第二的一汽-大众,其以同比持平的成绩,稳住了合资品牌最后的尊严,毕竟过去一直被合资品牌霸榜的车企前三强,目前已经被比亚迪、吉利拿下两个席位。但是相比过去大众品牌的号召力,一汽-大众的市场遭遇,包括前两年上汽大众的表现,都可以看到合资品牌的势头正在被掩盖。
2022年吉利依然保持在市场季军的位置上,但是由于比亚迪过于优秀的表现,吉利的市场光环自然被掩盖。不过需要说明的是,2022年的吉利表现并不差,除了与大盘相当的增幅,以及打破了连续三年130万辆级的销量表现,并再次回到140万辆级的销量水平上,同时还有更高价值产品销量的持续增长。
虽然长安仅拿下了市场第四的位置,但其137万辆的成绩,也取得了长安历史上的销量纪录。其实12月份,长安以17万辆的成绩,取得了市场亚军的位置,可以发现在长安品牌、欧尚、深蓝、阿维塔等多个品牌组合拳的打法下,长安的2023年有望再进一步。特别是长安与吉利的PK,将在新的一年里更有看点。
作为上汽集团的两大合资车企,上汽大众算是止跌回升了,在跌至124万辆之后,回暖到132万辆的水平。但是上汽通用似乎还在下探的道路上,从最高200万辆级的年销量上,一路下跌至117万辆。如果上汽通用还不能在2023年止跌回升,跌破百万辆或将是大概率事件。
上汽通用的遭遇,似乎就是东风日产的预演一样,在奇骏失利之后,东风日产2022年就跌破了100万辆,年销量为92万辆,勉强守住了十强的位置,但是如果长城汽车将皮卡加入其中,那东风日产就与前十强无缘了。
今年自主的强大,也与奇瑞和五菱有关,前者首次突破了年销百万的水平,以32.7%的同比增幅,达到了114.8万辆的销量水平,出口、新能源和传统SUV的热销,成为奇瑞销量破百的重要力量。五菱则在小电动车的加持下,2022销量再次取得增长,年销量达到近110万辆,其强大的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已经从销量上得到了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广汽丰田2022年首次站上了年销百万的高峰,成为日系车企第一家达到百万辆级的车企。不过由于广汽丰田为了追求量上的达标,在销售质量方面出现了一定的倾斜,据了解,过去一直盈利很好的广丰经销商也有部分出现了亏损,而过去一些经常加价的产品如汉兰达和赛那,也在强大的KPI压力下,出现了让利。
除了车企十强,其实细分市场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比如SUV的总体销量以8万辆的优势超过了轿车,同时在增幅方面SUV依然高于轿车,这也意味着,SUV市场还将有增长空间。不过MPV市场同比下跌了10.7%,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型MPV产品销量持续下滑,随着中高端MPV产品的陆续出现,MPV市场终将会走向新的时代。
自主的胜利,将在2023继续展现
无论是比亚迪的胜利,还是新能源渗透率的高涨,这背后都是自主品牌时代的到来。
实际上从全年自主品牌的市场表现来看,1130万辆的销量和23.8%的增幅,足以看到2022年的市场是被广大自主品牌支撑起来的。12月份,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高达55.8%,达到了正常月份的历史之最,而2022年全年,自主品牌份额突破50%已经是新常态。
虽然2022年全年数据自主品牌的份额只有48.8%,但可以预见的是,2023年稳占半壁江山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儿。从自主top30的销量数据就可以看到,除了长城、东风小康、上汽大通,以及北京汽车、华晨鑫源、野马汽车、威马等边缘车企,其他车企都是正向增长,特别是比亚迪、广汽埃安、哪吒汽车、零跑、赛力斯、岚图等新能源车企乘着新能源大势的东风,其销量增幅均达到了翻倍的水平。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自主品牌的断档现象也较为严重,目前除了6家破百万的自主车企,和第7位上汽乘用车80万辆级的水平,之后的则为30万辆级以下。所以基本上可以区分,自主前7强可以进入到一线,由此也将奠定自主品牌继续壮大的未来。
自主彼长,必然带来的是合资品牌的此消。
过去德系和日系最高都达到了25%的市场份额,两个系别占据了中国车市的半壁江山。但是2022年因为油价和新能源市场大潮的关系,德系品牌的份额跌破了20%,达到19.7%;全年德系品牌累计销量457万辆,同比增长3.5%,除了福建奔驰商务车因为高端MPV市场被新能源抢食外,豪华车奔驰、宝马国产系列稳住了增长态势。
按照这个趋势,由于smart的加入,和大众安徽的持续耕耘,包括BBA豪华车依然具备强大的市场需求,接下来两年的德系车或许还将会保持在20%的市场份额区间。
但是日系品牌的日子可能就没那么好过了,特别是2022年,日系品牌跌声一片,除了广汽丰田以价换量保持了21.4%的增长,本田和日产均下跌了近两位数。一方面由于上半年供应链的影响,确实给日系品牌精细化生产带去了影响。
另一方面则是自主插混的强大产品力,击破了日系过去在中国市场建立起来的低油耗优势,前者可以做到同样售价情况下,比日系品牌设计造型更精致,更有品质感,更低油耗,更好的智能化水平,在国潮的大趋势下,日系品牌遭遇了较为严峻的危机。
所以2022年全年,日系品牌累计销量仅为429万辆,同比下滑了5.1%,市场份额也从2021年的21.5%降低至18.6%。
美系品牌还是老样子,特斯拉一枝独秀,全年以71万辆的销量和46.8%的增幅,成为美系品牌的第二大贡献者。上汽通用虽然年销百万辆级别,但是其势头和跌幅并不友好,不出意外,在未来两年里,特斯拉的销量将有望超过上汽通用,拿下美系品牌头号品牌。不过需要注明的是,特斯拉的销量并非中国市场的交付量,而是上海超级工厂的出货量,并有一部分特斯拉用于出口。
另外美系品牌中,长安福特还在下跌,全年从同期30万辆的级别跌至24万辆,好在江铃福特为福特品牌提供了一定的补充,整体品牌方面并未进入市场安全区域。当然广汽菲克的破产倒闭,同样也为美系品牌带去了一定损失,使得美系车好不容易走上10%的市场份额,又在2022年跌至9.4%。
事实证明,无论是自主还是合资,能够赶上新能源新赛道的东风,其市场销量和份额一定不会差。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自主品牌已经在新能源市场实现了领先,自主的胜利还将在2023年继续展现。而合资品牌虽然在新能源产品上有一定的布局,但是对需求的洞察不够革新,对消费者不够友好,产品力方面并不内卷和突出,一定程度上也很难脱颖而出。
所以,以比亚迪的这次胜利为开始,自主品牌将在未来中国汽车赛道上,书写更加辉煌的赢家故事。
杜余鑫
干这行如果不拼命写稿 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社会新闻」
淑侠
关注
主题数40
洲明光显解决方案打造沉浸式主题化景区
阅读 8736
乌拉圭电动车市场将翻倍,比亚迪占60%份额
阅读 1990
江时学:美国在后院搞的“小圈子”,要散
阅读 1953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