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330亿珍酒李渡闯港股,“茅五背后的男人”白酒帝国再扩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330亿珍酒李渡闯港股,“茅五背后的男人”白酒帝国再扩张?
[ 复制链接 ]
假如有来生
2023-1-17 23:41:11
原标题:330亿珍酒李渡闯港股,“茅五背后的男人”白酒帝国再扩张?
“株洲首富”即将收获第二家上市公司?
作者 | 武丽娟
编辑丨高岩
来源 | 野马财经
酒企会赚钱,毋庸置疑,其实卖酒的企业更会赚钱。
华致酒行号称白酒行业“最会赚钱”的酒行,其“发家”和贵州茅台(600519.SH)、五粮液(000858.SZ)、山西汾酒(600809.SH)等一众名酒企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背靠巨头,华致酒行已成为中国酒类流通行业的龙头,2021年营收75亿元,同时还是A股“中国酒类流通第一股”。
在华致酒行2021年股东大会暨投资者交流会上,被称为“茅五背后的神秘男人”——董事长吴向东提出要“永做名酒厂金牌服务员”。
吴向东在业界被誉为“白酒教父”,华致酒行也只是其资本版图中的一角。目前,吴向东实际控制的金东集团,旗下共有华致酒行(300755.SZ)、华泽酒业集团(下辖金六福、珍酒等12个酒企)、金东投资三个产业板块。
2003年,吴向东收购湖南白酒品牌湘窖和开口笑,2009年又收购贵州的珍酒和江西的李渡,组成了又一家拟上市公司——珍酒李渡集团
(下称“珍酒李渡”)。
1月13日晚间,珍酒李渡披露《招股书》,拟登陆港交所主板,冲击“港股白酒第一股”。
“株洲首富”的白酒帝国
珍酒李渡估值330亿元
吴向东的创业史,更像是中国酒商进化史的一个缩影。
1969年,吴向东出生在湖南醴陵,现年54岁。在早期的职业生涯,他便与五粮液有了不解之缘。1996年,27岁的吴向东拿下五粮液旗下川酒王的代理权,仅一年就将川酒王销量做到湖南第一。
这为吴向东和五粮液的合作奠定了基础。随着市场白热化竞争,经销商的日子越来越难,吴向东萌生自创白酒品牌的想法。于是,1998年底,第一瓶金六福在五粮液酒厂下线,这也意味着,吴向东在白酒业开创了一种独具特色的OEM,即贴牌代工模式。《华夏时报》曾报道称,从1998年到2005年,不过7年时间,金六福的销售额就突破了29亿元。2008年底,金六福营业额已超60亿元,仅次于茅台、五粮液。
2006年,吴向东将“金六福企业”更名为华泽集团,涉足金融、文化旅游、新能源、互联网、酒业等多个产业。2015年,吴向东将金六福50.41%的股权出售予新华联。值得一提的是,其姐夫是新华联集团董事长傅军。2016年,华泽集团又正式更名为“金东集团”。
此后,吴向东不再满足于贴牌生产,开始进入白酒生产制造领域。2001年到2009年期间,不断整合地方酒厂,先后收购了广东德庆无比养生酒业、云南香格里拉酒业、湖南湘窖酒业、安徽临水酒业、江西李渡、贵州珍酒等一些地方性酒企,将十余家酒厂收入囊中。
此外,吴向东掌控的白酒品牌还包括榆树钱、今缘春、雁峰、无比、临水、湘山及太白等中低端品牌。
除了进入白酒生产制造领域之外,吴向东还同时进入了白酒终端流通领域。2005年,他成立了华致酒行。华致酒行的第一家门店,开在吴向东的家乡醴陵。酒类流通生意,简单说,就是酒企和消费者之间的一座桥梁,从酒厂拿的货卖给消费者或者终端店。
2019年的时候,华致酒行成功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酒类流通领域A股上市公司。
近年来白酒行业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华致酒行搭乘这一红利东风,实现业绩的快速增长。2019年至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7.38亿元、49.41亿元和74.6亿元,营收增速从32.2%升至50.9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9亿元、3.73亿元和6.76亿元,利润增速从16.82%升至81.03%。
目前,
金东集团下设3个板块:华泽酒业集团、华致酒行、金东投资。
据其官网,金东投资曾投资张家界魅力湘西、中洲烟花、玉坤矿业、升华科技等实业及新经济20多个项目。
吴向东也曾试图打造自己的名酒。首先是对贵州珍酒的投入,2009年,金东集团以8250万元并购贵州珍酒厂,表示珍酒要成为“酱酒第二”。2016年,金东集团集12家白酒厂之力,推出超级单品“一坛好酒”。
来源:罐头图库
2021年以来,吴向东旗下的白酒资产动作频频。2021年6月、9月,金东酱酒、李渡酒业、湘窖酒业陆续注入珍酒酿酒;10月18日新成立珍酒控股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酱酒资产整合平台,为珍酒李渡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11月2日珍酒酿酒退出大中华网讯(2000年11月17日在香港注册),成功注入珍酒控股。
《招股书》显示,2021年9月,珍酒李渡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5亿美元,并于当年就完成了上市结构的搭建。也就是说,
通过搭建红筹架构,吴向东将珍酒酿酒所有资产注入了本次拟上市主体珍酒李渡中。
珍酒李渡的股权结构较为集中。创始人吴向东通过全资持有珍酒控股,拥有公司81.28%的股权,投资公司KKR控制的Zest Holdings持股16.2%,前两大股东合计持股达97.49%。其中,珍酒控股由吴向东全资拥有,私募股权投资巨头KKR号称“杠杆收购天王”,被称为金融史上最成功的产业投资机构之一。2021年底及2022年中,KKR分别斥资3亿美元和5亿美元进行投资,珍酒李渡在IPO前估值330亿元。
来源:罐头图库
华致酒行最新市值134亿元,吴向东所持股份价值超百亿元。因此,仅依靠珍酒李渡和华致酒行这两家公司,吴向东的身家就超400亿元。在
2022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上,吴向东的财富达260亿元,位居全球第854名
,一举超越宏达电子(300726.SZ)的曾继疆和深信服(300454.SZ)的何朝曦,成为新晋“株洲首富”。
年入50亿
两年多花14亿做广告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中国白酒行业的市场规模预期自2022年的6211亿元增加至2026年的769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5%,这主要受白酒高端化趋势及酱香型白酒的高增长潜能所致。
珍酒李渡旗下有贵州珍酒、李渡、湘窖和开口笑4大品牌,分别属于珍酒酿酒、湖南湘窖以及江西李渡三家公司,覆盖了兼香、酱香、浓香三种香型。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白酒行业的竞争饱和、烈度明显,因此同时覆盖不同香型、不同品牌,发展资源支撑的基础相对不稳定,任何一个细分市场的优势都很难突出。
本次珍酒李渡上市,吴向东打包的4个品牌“家底”集体亮相。
《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和2022年1-9月(下称“报告期”),珍酒李渡的收入分别为24亿元、51亿元、42.5亿元;经营利润分别为7.4亿元、14.7亿元、11.7亿元;毛利率分别为52.2%、53.5%、55.2%。
珍酒李渡的营收依赖于珍酒品牌。
贵州珍酒在报告期的收入分别为13.45亿元、34.87亿元和27.64亿元,占比分别为56.1%、68.4%和65%。
来源:《招股书》
俗话说,好酒不怕巷子深。不过,面对行业竞争白热化,说白酒企业靠烧钱出圈也并非不无道理。据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统计,2021年19家上市白酒公司销售费用总额为316.64亿元,比前一年增加了58.55亿元,白酒公司普遍加大了销售费用支出。
深谙白酒行业的“教父”吴向东自然也不例外。早在1998年的时候,“金六福”就曾在央视砸下1.16亿元的广告,从而一举成名,成为家喻户晓的白酒品牌。
近几年,为了推广旗下白酒品牌,珍酒李渡投入了大量的费用。报告期内,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4.03亿元、10.21亿元、9.8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从16.8%上升到23.1%。
来源:《招股书》
而在宣传营销面上,为了拓展产品全国化,珍酒李渡在广告投入上十分大方,两年多烧钱14亿做广告。
上述报告期内,
珍酒李渡分别产生广告开支2.4亿元、6.7亿元、4.9亿元,合计花费约合13.96亿元。
目前贵州珍酒这一主力产品已经在广东、河南和山东等重点市场布局,完成全国化的第一步。
此外,珍酒李渡还将继续在产能及推广方面增加投入。这次IPO所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未来5年为生产设施发展提升产能、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拓展销售渠道,部分用于提升数字化水平和补充运营资金等。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白酒行业竞争加剧,这让费销比不断攀升。第二,现在基本上所有的白酒企业都在推中高端的产品,因此整个费用会更高,成本会更高。
超88%收入靠经销商
2021年存货金额翻2倍
毛利率偏低、销售费用不断走高,导致盈利能力继续下降。2020年-2021年,珍酒李渡的经营性现金流分别为15.24亿元、9.69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继续下降至-10.29亿元。珍酒李渡称,
业绩疲软的主要原因为:即便费用投入力度不断提高,核心品牌珍酒的高增长也难以维系。
为了提振业绩,珍酒李渡近年加大体验店和零售店布局,力推直营渠道,挤压经销渠道的份额,这就需要供养一个庞大的销售团队。贵州珍酒在全国扩张带动了经销商数目激增,从2021年初到2022年9月30日,经销商从3628名增加到了6408名。
因此,
珍酒李渡超88%的收入依靠经销网络向消费者销售白酒产品。
报告期内,经销商贡献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88.1%、88.8%、88.3%。
来源:《招股书》
那么下游动销情况如何?“经销商代表”华致酒行的状况或许可见一斑。截至2022年6月末,华致酒行库存仍高达26.49亿元,相较于期初余额30.48亿元,其上半年仅消化库存约3.99亿元。公司表示存货的下降是销售收入增长消化年初旺季备货的产品所致。
2022年前三季度,多数白酒公司保持了营收的高速增长,但存货高企的背景下,如何消化库存推进动销,对于疫情反复下的白酒企业最为重要。
华创证券分析认为,去年国庆期间整体动销平淡不及预期,经销渠道库存相对良性;分销及终端库存压力提升,进货意愿不高,部分长尾品牌出现甩货现象。
考虑到终端动销持续平淡不及预期,预计四季度库存和批价或许将进一步承压。
2020年至2022年9月30日,珍酒李渡拥有存货分别17.4亿元、36.5亿元及43.2亿元。其存货主要包括原材料、在制品及成品白酒产品。截至2022年9月30日,珍酒李渡的流动资产约合63.8亿元,其现金及等价物为12.52亿元,而
可变现的存货达到48.84亿元,该数据相当于2020年数据(17.36亿元)的2.81倍。
《招股书》中解释称,库存增加的原因是公司继续扩大白酒生产,以满足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增长;存货周转天数增长,主要是由于在制品的存货大幅增加,有关增加符合公司的产能扩张。
2018年,朱丹蓬在中国白酒行业最早提出“大分化”的概念。在他看来,事实上,经过2019-2022年这四年的大分化之后,头部企业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对于中小型品牌来说举步维艰,他们整体的抗风险能力、拓展能力,创新升级能力都有限,所以没落是必然的。
现在基本上都是头部企业动销会比较快,中小型的小微企业,区域型的企业,动销不行,因此库存就肯定大。所以说,越来越多中小型白酒企业的库存都在翻番。
朱丹蓬还提到,比如金种子(600199.SH),还有很多的一些白酒,他们都进入资本整合的阶段。未来的话,这个趋势会更加明显。
自2015年口子窖(603589.SH)和迎驾贡酒(603198.SH)上市、2016年金徽酒(603919.SH)成为A股第19家白酒上市公司以来,白酒企业再无新人入场。此后,国台酒业、郎酒、西凤酒等纷纷谋求A股上市,但均处于终止审核状态。
若珍酒李渡集团此次成功闯关IPO,有望成为7年来首家登陆资本市场的酒企。
对于珍酒李渡选则在港股上市,沈萌认为,此前传言的“A股审核制设置行业‘红黄灯’,白酒属于红灯行业的传闻”可信度很高,因此白酒企业很难在A股上市。另外,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白酒的理解需要时间,短期内白酒港股会集中部分内地背景的资金,加上品牌知名度和业绩较弱,二级市场的交投活跃或许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珍酒李渡能否成功在港交所上市?你喜欢哪种香型的白酒?留言聊聊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FIB-TEM」
假如有来生
关注
主题数874
农民工1人占6个行李架位被怼
阅读 5134
丰田推出 bZ 系列第二款纯电动汽车 bZ3 与比亚迪等联合研发
阅读 3864
国防部:解放军以行动说话 坚决挫败“台独”分裂行径和外部势力干涉
阅读 3749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