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专访北大教授苏剑:2023年,稳经济还是要靠消费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专访北大教授苏剑:2023年,稳经济还是要靠消费
[ 复制链接 ]
mickliu
2023-1-17 23:41:11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王晨婷
1月17日,2022全年中国“经济答卷”公布。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22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与此同时,2022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了85万人,中国人口进入负增长区间。
“2022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经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2022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稳定。经济增长快于多数主要经济体。
值得一提的是,2022全年固定投资同比增长5.1%,社零总额负增长0.2%。从三大需求对GDP的贡献率来看,2022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2.8%、50.1%、17.1%。对比2021年消费对经济增长65.4%的贡献率,固定资产投资在去年发挥了关键作用。
1月17日,时代周报记者对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进行了专访。苏剑认为,扩大内需是2023年经济工作的重点,稳经济最终还是要靠消费发挥作用。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图源:受访者供图)
3%增速基本符合预期
时代周报
:
之前统计了多家券商机构的数据,他们预测的平均值为2.7%,现在3%
的增长略超过市场预期
。你
如何看待
3%
的增速
?
苏剑:3%的增速是比较符合预期的。2022年前三季度的增速是3%,第四季度是2.9%,合在一起计算后得出这样一个增速的数据。对比年初5.5%的经济目标有距离,对比2020年2.3%的增速略高。2022年整体GDP总量上了120万亿元的新台阶,这也是相对符合预期的。
时代周报
:从
具体数据来看
,2022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733亿元,比上年下降0.2%。这个数据也反应了今年消费端存在的一些问题
。你
如何看待
2022
年社零的负增长
?
苏剑:其实我们从一个数据可以看出去年消费疲软的端倪。2022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居民储蓄的增加不外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预防性储蓄,主要出于对增长信心的下滑;另一方面则是强制性储蓄,因为疫情等原因没有办法消费。
目前我们无法得知这两方面各自所占比重有多大。如果是强制性储蓄,在疫情防控优化之后则会自然变为消费,但若是预防性储蓄占比过大,则消费也难以迅速恢复。
因此,今年经济增长的压力还是很大的,稳定经济最终还是要靠消费。
图源:图虫创意
时代周报:恢复和扩大消费被摆在
2023
年
经济工作的优先位置
。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你
认为恢复和扩大消费的着力点在哪里
?
苏剑:消费如果纯靠自然的内在恢复,难度是很大的。从决定消费的因素来看,无非是两个方面:消费愿望、购买力。
消费和收入之间,其实是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即有收入才会有消费,有消费就会有更多的收入。但现在的问题是,居民收入受到影响,加之信心不足,不愿消费。
因此,这时极其需要一个外力来把这个链条打破。要么是外贸,要么是政府投资,总之先让居民收入增长,则消费自然增加,经济就能够被启动了。所以,我认为扩消费的核心,还是要扩大投资和外贸。
时代周报
:你
刚才提到了今年还是要扩大投资
。2022
年固定投资的增长为
5
.
1%,
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4%,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0%。你是怎么看待这一数据的
?2023
年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会有怎样的走势
?
苏剑:房地产方面,我们还是要认识到它作为中国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至少2023年不能再让房地产行业拖经济的后腿了。
基础投资方面,在民间企业投资偏弱的情况下,政府的投资还是得继续加强。同时也要给企业提信心,激发民间投资的潜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这对于进一步改善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提振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是很重要的。在落实过程中,也要保证政策上下一致的稳定性。
2022年各月份其他指标环比数据表(图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人口负增长何解
?
时代周报
:2022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
了
85万人,这意味着中国开始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在你看来,
人口负增长会产生哪些影响
?你
从很早就开始呼吁鼓励生育
,
但在现在的情况下
,
政府层面还可以做些什么
?
苏剑:人口减少的最大问题,我认为在于它从需求供给两侧抑制了经济的增长。
人口减少一方面降低了消费,但其实少了85万人,减少的消费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从长期来看,人口减少会影响住房投资。不少人认为人口是个慢变量,对经济来说可能影响比较慢,对某一个具体年份的影响不大。但是预期其实是个快变量,如消费者认为长期来看人口进入下降通道,影响未来的预期,并立刻作用于当下的需求,从而直接就影响到现在的经济运行。
在供给侧,今年开始,中国的劳动力会急剧减少。从历年人口数据来看,1962年后我国进入了一个长达十多年的出生人口高峰期,而1962年出生的那些人大多数会在今年开始进入退休年龄。这就意味着退休高峰期到来了,人口老龄化也将加速。
这些又会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产生抑制作用,不仅仅是劳动力减少的问题,人口老龄化本身也会对科技进步率和资本增速造成抑制性的影响。所以,也会导致潜在增长率下滑。
想要鼓励生育,除了减轻生育负担,没有别的办法。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甚至不愿意结婚,主要还是生活成本过高的原因。
时代周报
:
人口进入负增长阶段,可以理解成人口红利期的结束吗
?
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进一步转变
,
政府层面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
苏剑:人口红利其实在10年前就已经开始减弱了。因为人口红利强调的是劳动力供给,而劳动力供给的减少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
如果要转变为人才红利,则肯定需要加强教育、改善科技体制。但需要注意的是,我认为个人能力再强也难以顾及方方面面,所谓人才红利,其实没有办法完全替代人口红利。
时代周报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22
年新增城镇就业
1206
万人
,
超额完成年初
1100
万的目标
,12
月份的失业率是
5
.
5%。
在就业方面你认为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
?
对于
2023
年的就业工作,你有什么建议
?
苏剑:从数据来看情况是较好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数据反映的是新增就业,而非净增就业。2023年,依旧只有稳增长才能稳就业,其他任何政策很可能都只是锦上添花,而由增长拉动的就业,其量才是可观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FIB-TEM」
「LED行业信息」
mickliu
关注
主题数883
奔驰车主加完油将钱扔地上?当事车主:当时抢着付钱
阅读 8081
-53℃!漠河刷新我国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低气温!
阅读 6201
31省2022年人均收入公布:上海北京逼近8万元,甘肃垫底
阅读 5653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