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最新!这些基金被“专业买手”买爆!2023年买基思路也来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最新!这些基金被“专业买手”买爆!2023年买基思路也来了
[ 复制链接 ]
基督教dj
2023-1-21 23:10:01
原标题:最新!这些基金被“专业买手”买爆!2023年买基思路也来了
随着基金2022年四季报的陆续披露,有着“专业买手”之称的公募FOF的最新前十大重仓基金情况浮出水面。
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止1月20日披露的情况(PS:尚有部分公募基金未披露四季报),交银裕隆纯债A、海富通中证短融ETF、银华交易货币A三只基金,重仓的FOF数量最多。
按持仓市值来看,交银纯债AB、兴全稳泰A、交银裕隆纯债A等债券基金FOF持有市值最大;易方达港股通成长C、易方达远见成长C、广发多因子等主动权益基金FOF持仓市值较大;还有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华夏上证50ETF等指数基金也受到欢迎。
从新进前十大和增持情况看,多只短债基金、投资港股的基金得到FOF大举加仓,易方达安悦超短债A、天弘弘择短债A、易方达港股通成长C等多只基金得到FOF增持较猛。
展望2023年,多位FOF基金经理认为,A股现在估值性价比较高,更看好今年经济复苏下权益市场的机会;还可以关注美债、黄金和港股等市场机会。
债券基金仍是FOF配置重点
这些基金成“团宠”
Wind根据FOF前十大重仓基金进行梳理,截止1月20日最新披露的数据,总体来看,去年四季度末债券型基金依然是FOF基金经理们配置的重点。
如果从持有基金数量看,交银裕隆纯债A最受欢迎,共有34只FOF在去年四季度末持有该基金,合计持仓市值达到16.58亿元;还有海富通中证短融ETF也被31只FOF买进,持仓市值为7.94亿元;银华交易货币A在四季度末则有25只FOF持有,持仓市值为2.12亿元;另外,富国信用债A、兴全稳泰A、万家鑫璟纯债A、融通健康产业C等8只基金,均获得20只及以上的FOF重仓买进。
如果从持仓市值角度来看,交银纯债AB在去年四季度末获得9只FOF买进,合计持仓市值达到25.23亿元,从目前披露的情况看是FOF持仓市值最大的一只基金。兴全稳泰A这只中长期纯债基金则获得22只FOF买进,总的持仓市值为18.87亿元,目前位列FOF买入基金的第二名;交银裕隆纯债A则以16.58亿元的FOF持仓市值,目前位列第三名。
还有,易方达安悦超短债A、交银双轮动AB、交银稳利中短债A、天弘弘择短债A、交银裕隆纯债C、华安信用四季红A、工银瑞信纯债A等几只基金,在去年四季度末FOF持有的市值都超过了10亿元。
这些权益基金受FOF们青睐
FOF“专业买手”们对主动权益类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基金)的配置情况受到市场关注,多位明星基金经理的基金获得FOF买进。
Wind数据显示,截止1月20日披露的情况,陈皓管理的易方达港股通成长C获得7只FOF加仓,到去年四季度末的持仓市值达到5.62亿元;易方达远见成长C也获得6只FOF加仓,期末持仓市值为5.18亿元;唐晓斌、杨冬管理的广发多因子也有7只FOF持有,持仓市值为5.18亿元;另外易方达科瑞获得19只FOF买进,持仓市值为5.03亿元。
汇添富消费升级A、易方达高端制造、易方达核心优势C、融通健康产业C、华商新趋势优选等多只权益基金同样获得FOF买家们的青睐,在去年四季度进行了加仓,持仓市值都超过了4亿元。
ETF方面,去年四季度末,FOF持有市值较大的是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7只FOF合计持有3.74亿元。华夏上证50ETF、华宝中证银行ETF等基金,FOF持有市值也比较大。
FOF新进和加仓最多的基金
相比去年三季度,FOF基金经理们在去年四季度新进了哪些基金。基金君看了一下,主要是一些短债基金、货币基金、投资港股基金等。
Wind数据显示,截止1月20日披露的情况,有8只FOF的前十大重仓中新进了天弘弘择短债A,合计持有12.03亿份,重仓总市值为13.35亿元。再者是易方达港股通成长C,7只FOF合计持有6.12亿份,重仓总市值为5.62亿元。还有鹏华稳利短债A,2只基金合计持有4.28亿份,重仓总市值为4.71亿元。
此外,易方达核心优势C、南方梦元短债C、南方皓元短债C、信澳慧管家B、易方达现金增利B等多只基金也被FOF新增为重仓。
从增持情况看,一些短债基金、纯债基金,投资港股、消费等主题的基金在去年四季度获得FOF大举加仓。
Wind数据显示,截止1月20日披露的情况,易方达安悦超短债A去年四季度获得12.51亿份的增持,期末共有17只FOF重仓持有15.24亿份,重仓总市值为15.46亿元。再者华夏恒生科技ETF,获得4.44亿份的增持,期末共有10只FOF持有4.48亿份,重仓市值为2.46亿元。还有易方达投资级信用债C,获得3.08亿份的增持,期末共有5只FOF持有6.72亿份,重仓市值为7.64亿元。
还有中加纯债、易方达安瑞短债C、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易方达恒生H股ETF、汇添富消费升级A等多只基金均获得FOF的加仓。
公募FOF四季报透露配置思路
去年四季度股票市场先跌后震荡攀升,债市也出现危机,我们来看看公募FOF基金经理是怎么样配置和调仓的。
东方红颐和稳健养老目标两年FOF基金经理陈文扬表示,四季度经济形势发生了比较大的转折,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都受到影响。FOF组合反而从中获益,一方面是因为一直在布局“低波动高分红”和“困境反转”两类风格的基金,它们是转折的受益者。另一方面,一直对昂贵的债券持保守态度,所以能从调整中全身而退。“在当前位置上,我们开始关注债券和转债的投资机会。权益资产关注地产产业链、交运和互联网等领域。另外,我们开始把境外的资产纳入射程。”
值得一提的是,截止1月18日,东方红颐和稳健养老目标两年A近一年取得1.46%的回报,在FOF中位列前茅,其去年四季度末的持仓基金包括海富通中证短融ETF、易方达安悦超短债C、银华交易货币A、嘉实中短债C、平安短债A、安信永鑫增强C等。
兴证全球优选平衡三个月持有FOF基金经理林国怀、丁凯琳表示,四季度主要是以下操作:第一,10月份随着市场的快速下跌,逐步增加组合中大盘ETF基金的比例,并小幅加仓至略超配;第二,随着市场调整小幅增加美股和港股基金的仓位;第三,根据既定的策略参与股票定增、大宗交易、场内折价基金等投资机会,减持解禁的股票;第四,11月中旬将组合中的部分信用债基替换为利率债基,适度规避债券市场的流动性风险,12月份中下旬随着债券市场的快速调整,增加债券基金的配置,并小幅提升可转债的配置比例;第五,逐步降低组合中价值型基金的比例,适度提升成长型基金的比例。
“组合风格上,目前权益部分依然保持略超配价值风格,但随着成长股的大幅调整,未来组合中将继续加大对于成长型基金的占比,保持一贯的‘略偏左侧’和‘适度均衡’的配置策略。”林国怀、丁凯琳说。
广发核心优选六个月持有FOF基金经理杨喆称,报告期内,权益市场整体震荡,债券市场也出现明显调整。本基金权益类资产配置均衡且分散,行业分布方面,本基金持有的权益类基金品种覆盖先进制造、消费医药、金融周期和TMT等板块。本基金的固定收益类基金品种以配置纯债基金和二级债基金为主,整体久期较短。投资策略方面,在震荡偏弱的市场环境下,本基金适当控制权益类资产的仓位,并选择较为稳健的基金品种以平滑本基金的净值波动。同时,本基金严格控制固定收益类资产的久期,降低债券市场调整带来的净值波动,力争实现本基金中长期的稳健增值。
前海开源裕源基金经理覃璇、李赫表示,现阶段看好的方向包括:一是受益于通胀上行的资源品采掘(工业金属、稀土、贵金属)类基金和农业基金。二是硬核科技类基金,包括高端制造业,战略性军工,供应链自主可控方向。三是高股息的红利类基金。四是基本面和资金面均出现明显反转的沪港深基金。
今年看好经济复苏下权益市场机会
关注美债、黄金和港股等
关于2023年的市场以及投资,多位FOF基金经理认为,A股现在估值性价比较高,更看好今年经济复苏下权益市场的机会;还可以关注美债、黄金和港股等市场机会。
交银安享稳健养老一年基金经理蔡铮表示,展望今年一季度,A股当前进入了观望窗口期,前期演绎的“强预期,弱现实”逻辑已经开始转变,目前全国疫情正处于快速流行期,之后还将面对春运的考验,短期内疫情的扰动难免会带来市场对于经济增速预期的下修,加之市场整体上仍处于存量环境当中,市场风险偏好或将受到一定压制。不过当前权益资产估值仍处于性价比较高的位置,下行空间较为有限,后续随着市场对主要城市疫情达峰的预期升温,市场可能会迎来修复行情,陆续发布的年报预告或将给市场主线提供一些线索。债市方面,核心矛盾依旧是宏观经济的复苏进程以及货币环境的边际变化,从中央经济会议等高层表态来看,货币政策仍将维持相对宽松态势,利率一段时间内可能还会维持低位运行。本轮理财的赎回压力基本释放完毕,但年初时段仍应继续保持密切关注。城投债信用下沉仍需保持慎重,地产债信用风险有待释放。将持续关注海内外风险、市场流动性和政策走向,做好大类资产配置,在严控风险的基础上把握确定性相对较高的机会。
南方合顺多资产FOF基金经理夏莹莹、戴明洋说,展望后市,对A股依然保持中长期乐观的判断。站在当下,估值来看,尽管上证综指自10月底以来反弹近6%,风险溢价较10月底下降,但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显示A股当前依然具备较高配置价值。短期来看,近期市场反弹速度较快,防疫政策放开后需要警惕疫情扩散带来的短暂冲击;此外,市场观点也可能逐渐转向经济和各个行业的基本面改善情况,若不及预期,市场可能再次出现震荡和快速板块轮动。总体来看,尽管海外经济将走弱,但2023年国内经济仍较2022年有恢复,海外货币政策紧缩带来的影响边际减弱,国内货币政策整体稳中趋宽,A股表现或好于2022年。结构上看好稳增长相关的建筑、建材、大金融,受益于经济复苏的消费、医药以及具有中长期景气度,符合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方向的高端制造、新能源、军工等。
易方达如意安和一年持有期基金经理汪玲、张振琪表示,展望2023年,更多关注经济复苏背景下权益市场带来的配置机会。虽然短期强预期向实体经济的转化可能一波三折,市场博弈情绪较浓,但从中期维度看,基本面复苏方向较为确定。具体来看,今年经济主要变化包括:(1)储蓄率回归正常水平,虽然速度受其他外在因素影响,但整体方向和节奏较为确定,带动我国消费或有较大弹性;(2)工业生产短期面临扰动,但整体方向仍取决于全球大环境和内需修复情况;(3)通胀面临一定上行压力,但考虑我国劳动力情况及基数效应,上半年压力较小,下半年若经济修复状况较好,通胀上升可能对货币政策宽松力度产生影响。因此,在结构配置方面,重点关注内需主导的泛消费板块、地产产业链和科技制造方向,细分方向上着重寻找需求恢复确定性较强、供给端存在较大程度出清、行业竞争格局改善的领域。
除此之外,两位基金经理称,关注海外经济从滞涨向衰退逐步演进的过程中,具有一定投资机会的资产,如美债、黄金和港股。美债YTM目前在高位震荡,后续随着美联储从紧缩周期转向宽松,美债的投资性价比将会进一步提升,目前已筛选好相关标的产品,后续将择机进行配置。黄金资产受益于实际利率下行,其中黄金股弹性更大,且股票资产会定价未来上涨空间,目前已逐步开始配置具有相关投资属性的产品。港股经过过往2年的调整,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后续随着我国经济好转、海外流动性环境改善,存在较大投资机会,会积极关注适时增配。
来源:中国基金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车规AEC-Q102」
「LED行业信息」
基督教dj
关注
主题数855
微视频《江山壮丽》
阅读 4377
河南商丘市公交公司发布通告:确保公交不停运,不影响公众出行
阅读 4113
时政现场评丨回延安 再出发
阅读 4011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