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计划春天访华 马克龙能否当好欧洲“代言人”?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计划春天访华 马克龙能否当好欧洲“代言人”?
[ 复制链接 ]
划线施工队
2023-1-22 23:05:02
原标题:计划春天访华 马克龙能否当好欧洲“代言人”?
当地时间1月19日,彭博社援引消息称,法国总统马克龙计划不久后访问中国,与中方讨论能源贸易和俄乌冲突等问题,以及寻求改善中法关系。
中法高层互动“水到渠成”
彭博社的报道指出,目前马克龙访华的具体日期还未确定,但将尽量在4月底前完成。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法方第一次释放马克龙要访华的消息。法国外长科隆纳早前曾对外透露,马克龙将在几周或者几个月内访问中国。在第五届进博会上,法国驻华大使罗梁也表示,“我们一直在计划法国总统的访华之旅,因为他多次表示希望来中国,最好每年都来一次”。而在去年11月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前,马克龙甚至还提议和朔尔茨“一起来中国”,称这样可以向中国展现“欧盟团结”。
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看来,多次表态、提前放风,足以表明法方急于和中方展开高层接触,就众多双边、多边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的迫切愿望。
不过,在关注到马克龙或访华的消息后,也有一些西方舆论开始拿4月底这个时间点“做文章”,有媒体渲染称,爱丽舍宫此前曾表示,如果疫情状况允许,马克龙将于2023年初访华,但在去年底赴华盛顿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面对面会谈后,马克龙就开始将访华行程一拖再拖。崔洪建对此指出,高层交往的安排需要根据各自议程确定一个合适且双方都能接受的时间,也要为此做好充分准备,另外,考虑到全国两会是在3月举行,因此,4月并不算迟。
“春暖花开的季节,能为双方沟通营造良好的氛围,届时中法之间的高层互动,也到了水到渠成的时候”,崔洪建说道。
而对于马克龙访华的计划,中方也给予了积极的回应。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热烈欢迎马克龙总统于2023年适时访华,届时两国元首可以就双多边合作广泛深入交换看法,为中法关系发展擘画新蓝图、注入新动力。
马克龙想谈什么?
若此次马克龙能成行,将是他就任法国总统以来,对中国进行的第三次访问,也会是中法元首在半年左右时间里的第二次面对面会晤。
2022年11月,中法元首在G20峰会期间举行会晤。双方对于保持积极发展势头的中法关系,以及两国重要合作取得的进展给予了肯定,并就未来在传统领域和新领域深化务实合作提出了建议。
此后,在元首引领下,两国高层一直保持密切互动。双方外长多次会面或通话,各层级持续保持沟通。两国在经贸等各领域的合作也稳步推进,人文交流灵活开展。
“种种迹象表明,法国政府正在寻求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崔洪建说道。
那么,这次如果来中国,马克龙想要谈什么?崔洪建对此分析道,中法关系既是中欧关系的一部分,又有其特殊性,从历史上看,法国是最早同新中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之一,又历来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传统,因此,中法关系长期以来具有强烈的战略性,而在当前大国关系和国际形势变化加剧的背景下,中法关系还应进一步体现时代性,双方既要开拓合作,也要直面问题和挑战,能谈的议题有很多。
“具体来看,在双边关系层面,双方将进一步加强沟通,对于此前就坚持多边主义、反对集团政治、反对新冷战等达成的共识进行再确认,同时,在推进经贸、人文等各领域的合作上展开讨论。此外,作为两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地区和全球热点事务同样也在双方战略磋商的视野范围内,因此,像乌克兰危机这样的热点议题应该也会提及,以求在此前良好沟通的基础上达成更多共识”,崔洪建表示。
博弈加剧
法国能否保持战略自主?
崔洪建还注意到,相较于前几次,这次传出马克龙将要访华的消息,时间节点更为特殊。动荡时局下,中欧美三方在很多问题上正呈现出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去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总价值高达7500亿美元的《通胀削减法案》,部分条款涉及美国政府为本土电动车产业提供高额补贴,并将进口电动汽车排除在补贴名单之外,试图大幅提高美国对新能源和电动汽车产业的吸引力。此举让欧洲各国领导人感到震惊和担忧。
1月17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达沃斯论坛上表示,欧盟将调整国家援助规则,提出一项净零产业法案同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竞争。此前,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也曾发文,谴责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损害了欧洲企业的利益,不尊重世贸组织规则。
崔洪建指出,前不久马克龙访美,主要任务就是同拜登当面讨论欧美在《通胀削减法案》上的分歧,但此行并没有让他拿到完全满意的成果。眼下,欧美就此展开的谈判和磋商进展缓慢,美国没有拿出足够的诚意解决欧洲的关切,美欧裂痕不断加深,也让不少欧盟国家开始慎重思考未来的方向。舆论普遍认为,马克龙此时筹备访华,说明欧盟国家将重新调整对中国、美国的贸易立场。
与此同时,俄乌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也给法国和欧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除了正在经历的能源和经济危机,其所提倡的战略自主也受到了挤压。当地时间1月20日,马克龙在接受西班牙《国家报》采访时表示,欧洲的经济模式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这场冲突的深刻影响”,他还自问自答道,深陷“阵痛”中的欧洲,必须选择是要经济独立,还是依赖美国或中国。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法、中欧之间的互动,具有越来越多大国博弈和多极化格局演变的意味”,在分析法方的诉求和意图时,崔洪建指出,它除了想发展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主要力量的关系,更希望借此进一步明确法方和欧方在世界版图中的站位,并借助中美以及其他大国关系的变化,塑造更有利于自身的地缘格局,谋取更多利益。
崔洪建进一步表示,尽管现在欧洲内部对华仍不乏质疑甚至敌意,但双方具有明确且巨大的共同利益,以及在国际事务上的诸多共识,“2023年正值中国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希望这次马克龙总统来访,能为加强双边关系提供更多方案,同时作为欧洲的‘代言人’,为中欧关系的未来发展,为欧洲战略自主的建设,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宋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LED行业信息」
划线施工队
关注
主题数790
流动的中国,充满生机活力
阅读 6813
日本对中国暂停审发日本公民赴华签证表示遗憾和抗议,外交部回应
阅读 6347
多地调整燃放政策,部分地区在规定时段内可燃放,除夕不限时燃放
阅读 5109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