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广东汽车业迎来空前支持力度 “领跑大哥”要带产业链一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广东汽车业迎来空前支持力度 “领跑大哥”要带产业链一起飞 ...
[ 复制链接 ]
123457751
2022-9-26 17:29:11
广汽新能源智能生态工厂的自动化生产车间。 南都记者 梁炜培 摄
汽车产业,正在迎来空前的支持力度。
9月5日,广东省政府制定实施了稳工业“1+3”系列增量政策,提出加强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为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提供核心支撑,明确了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产业三大发展方向。作为汽车产量连续五年领跑全国的经济大省,广东在智能驾驶、新能源产业链上正不断完善壮大。
而汽车重镇广州,今年也制订了将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智车之城”的宏伟目标。未来三年内,将通过市区联动、部门协同等形式给汽车产业提供“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和奖励,助力提升广州市汽车产业链自主创新与核心竞争力。
目前,广州市已经形成三大汽车产业集群,各区域集约发展的汽车产业规划布局。广州市汽车产业三个核心产业集群中,北部汽车产业集群包括花都区和从化区(以东风日产为龙头,加上东风启辰和广汽比亚迪,主要生产乘用车和纯电动新能源汽车),东部产汽车产业集群包括增城区和黄埔区(广汽本田、北汽广州为依托),南部汽车产业集群包括南沙区和番禺区(广汽乘用车、广汽丰田为依托)。
除了上述传统整车企业,智能网联汽车新兴势力还有小鹏汽车、小马智行、景驰科技等,主要布局在番禺、增城、花都、黄埔、南沙、白云和从化等行政区。此外,全市还涵盖汽车电子、传动系统、减震、灯饰、轮胎、玻璃等1200多家零配件生产和贸易企业。
以广深为代表的广东省汽车业,在“勇挑大梁”的时代重任下,也迎来最好的时代机遇。
“真金白银”的支持,政策密集出台
“广东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拥有一批在技术领域属于行业第一梯队的头部企业。”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吴东文指出,9月出台的《广东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强链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产业三大发展方向,一是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二是加快发展汽车新型电子电气架构,三是开展汽车芯片应用推广示范。
广州的好消息来得更早一些。
3月17日,广州市发改委发布《广州市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该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广州汽车产业由大变强、抢占发展制高点的关键突破期,广州将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智车之城”。
根据发展目标,到2025年,广州全市汽车产能突破500万辆,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升,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1万亿元,持续位居全国前列;新能源汽车产能超200万辆,进入全国城市前三名。今年5月下旬以来,多项刺激汽车消费的利好政策相继出台,从新车购置税减半、新能源汽车下乡到二手车限迁真正实现全面松绑,汽车行业开始释放又一波新红利。
7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广州市支持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稳链补链强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特别关注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的稳链、补链、强链,支持力度空前。由于该措施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这意味着广州在未来三年时间里,将通过市区联动、部门协同等形式给汽车产业提供“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和奖励,助力提升广州市汽车产业链自主创新与核心竞争力。
“广东省政府在放开牌照限制、消费补贴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兼产业研究部部长许海东认为,广东汽车产业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力度。
“牌照和立法”的支持,汽车独角兽崛起
广东汽车制造业有多生猛?
美国《财富》杂志发布的2022年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上,广汽集团和比亚迪同时上榜。而在胡润研究院最近发布的《2022年中全球独角兽榜》中,粤港澳大湾区共有62家独角兽,增加了11家。广州独角兽数量从去年的10家增至19家,成为半年来独角兽企业数量增长最快的城市。其中,埃安、巨湾技研、如祺出行均为广汽集团孵化或投资成立的公司,汇天也来自小鹏旗下。
对智能驾驶技术体现最为完整的Robotaxi来说,今年4月,中国第一张面向自动驾驶公司的出租车运营许可证,在广州发放。6月23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深圳由此成为了全国第一个为自动驾驶立法的城市。
2021年,广东省汽车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052.1亿元,同比增长9.4%,领先全国平均水平。据工信部门数据,2021年广东实现汽车产量338.5万辆,同比增长8%,已连续5年保持全国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53.5万辆,同比增长155.6%,占全国同期产量的15.1%。被视为未来最能体验竞争力的新能源及智能驾驶领域,粤港澳大湾区正以广州、深圳为引领,在智能网联赛道上继续加速。截至目前,中国与智能驾驶相关的注册企业为5432家,其中仅广东地区的智能驾驶相关企业就占据24%,达到了1326家。
找准“落脚点”,头部企业跑赢大市
在粤港澳大湾区汽车产业链中,表现出色的企业不胜枚举,几家头部企业,均找准了各自的落脚点。
许海东指出,作为与上汽、北汽等并列的国有大型汽车集团,广汽能在近年迅速崛起,要归功于自主品牌“上攻”和新能源领域的成功,其“收获”直接体现在产品方面。像广汽传祺GS8、M8,都在价格上突破了自主品牌天花板,M8更是长期处于MPV细分市场销量前几名。而埃安早早作为一个新能源品牌独立出来,也需要眼光和勇气。由于此前有大量车型投入实践,加上拥有自主研发的电池技术,都使埃安比其它传统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积淀更深。因此,现在埃安的销量将一众造车新势力甩开一大截,并非偶然。
“广汽集团推动的集团数字化转型收到了明显效果。”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研究副总监杨主格表示,广汽既有蓝图规划,也制定了作战地图,包含营销个性化、大供应链智能化、产品开发协同化、管控透明化,以及统一的数据平台、敏捷运营平台,实施的路径也很明确。杨主格认为,广汽这几年通过探索营销模式创新,结合传统燃油车销售模式和造车新势力打法,推动了营销业务转型。“比如说,开展厂端直连客户的全域流量用户运营,建设保客会员体系、智能邀约云平台、营销有效性提升系统及客户大数据落地应用等,把主要的资源集中在拉通客店厂三端,打造客店厂黄金三角。”
从效果来看,广汽集团的产销确实跑赢了大盘。
在2022年半年报沟通会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表示,2022年初定的目标是挑战全年产销规模同比上涨15%。而从最新销量数据来看,其已完成全年250万销量目标的64%。广汽集团最新发布的产销快报显示,8月份生产汽车21.93万辆,同比增长86.82%;销售汽车21.78万辆,同比增长78%。产量连续四个月、销量连续三个月实现双位数大幅增长。1-8月,广汽集团累计生产汽车160.46万辆、累计销售汽车158.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5.1%和19.40%。
打造全产业链,大湾区优势尽显
比亚迪则拿出了打造全产业链的实力。
过去20多年,是汽车产业风云变幻、新能源技术光速更新迭代的时代。比亚迪并没有像许多新能源造车企业一样采用开放式供应链,而是选择了全栈式技术路径,将造车过程中的所有关键节点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与特斯拉坚持做纯电动车不同,比亚迪先后经历了燃油、插电混动车、纯电动车的多元路径,靠技术优势和前瞻性布局,持续不断地拓宽着产业线。
2020年3月,比亚迪刀片电池正式发布。在这把“刀”的技术加持下,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开出了一条插混+纯电并行发展的赛道。
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比亚迪的发展路径正是大湾区优势的体现”。珠三角长期以来都是制造业的核心基地,既有传统汽车产业链基础,也有成熟的电池、电机和电控生产商。依靠长期生产手机和消费电子类产品的实力,大湾区的电池制造体系是非常强的,在芯片产业也有着坚实的基础,这是中国其他新能源汽车产区所不具备的。
“比亚迪是为数不多能自己造电控、电机、电池,甚至芯片的车企。这意味着它能按照自己的需求来改进技术,不太受外部因素制约。”崔东树还提到,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曾预测,到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的电池缺口将达到40%。“在这么大的市场需求面前,谁拥有电池生产能力,谁就能起飞。”
如今,比亚迪旗下有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汽车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并积极拓展城市轨道交通业务领域。经过十余年研发,比亚迪半导体也已成为国内自主可控车规级LGBT的领导厂商。根据2022年上半年财报,它的上半年营收是1506.07亿元,同比增长了65.71%,净利润已超过2021年全年(30.45亿元)。2022年下半年,比亚迪预计还将发布百万级新能源汽车品牌,其首款硬派越野车型也会亮相。
智能硬核实力,与国际品牌硬碰硬
小鹏汽车的规模虽然小得多,但作为国内自动辅助驾驶全栈(不包括芯片和雷达)做研发的OEM厂商,小鹏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迭代升级及智能座舱系统,均成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小鹏发布的2022年半年报中显示,第二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74.36亿元(11.10亿美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97.7%,相当于2022年第一季度水平。今年上半年,小鹏汽车营收近150亿元,同比增长121.9%。而该企业在第二季度研发开支为人民币12.65亿元(1.89亿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人民币8.64亿元增长46.5%。
2023年,小鹏汽车还将迎来产品大年。
8月交付量数据显示,小鹏总交付9578辆,同比增长33%。1-8月份,小鹏累计交付超9万台,同比增长95.87%,相比去年同期接近翻番。这意味着,小鹏汽车继续成为头号三强中交付量最高的那位。而且,按照目前的销量势头,预计9月底,该品牌在年内累计交付量将率先突破十万。截至2022年二季度,小鹏汽车连续四个季度稳居造车新势力销冠宝座。
“同样在数字化转型问题上,因为小鹏汽车这种造车新势力是‘原生’数字企业,在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方面没有历史包袱——企业内部信息化系统的‘孤岛’,可以轻装上阵。另一方面,他们也有一个从传统车企、互联网企业、ICT企业聚集起来的融合型、更敏捷的团队。”杨主格认为。
人才储备与产业链结合,未来可期
与传统汽车产业不同,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在于全面电动化、智能化,传统机电专业人才早已不能支撑行业发展,新能源车企需要的是既懂电子和软件,又懂汽车的高科技复合人才。而珠三角有着良好的互联网产业基础,科技创新型企业非常多,有着大批技术扎实的人才,这是个非常大的优势。
“比如小鹏汽车,在智能化方面的投入非常多,研发人数已经超过了5000人。”崔东树认为,正是由于大湾区有着良好的互联网产业基础,在比亚迪、小鹏汽车、广汽这些引领者的带领下,许多老牌制造企业也相继准备跨入新能源汽车赛道。“像格力、美的这类在电机制造上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像华为这样在科研上有长期投入的公司,都具有跨界潜力。”
曾对外表示不会涉足整车制造业的华为,在2019年5月,由任正非批准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大本营位于珠海的格力电器,也在董明珠的推动下,紧盯着造车事业;广州以西的肇庆拿出了数千亩土地,向小鹏汽车抛出合作邀请,规划百亿级的生产基地。
汽车产业的绿色升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壮大,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建立主要城市间的一小时生活圈。在这个8000多万常住人口、拥有腾讯、华为、中兴、格力等一流科技企业,以及一众优秀新能源汽车公司的大湾区,新能源汽车智慧出行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扛旗者。
声音
广汽集团推动的集团数字化转型收到了明显效果。广汽这几年通过探索营销模式创新,结合传统燃油车销售模式和造车新势力打法,推动了营销业务转型。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研究副总监杨主格
比亚迪是为数不多能自己造电控、电机、电池,甚至芯片的车企。这意味着它能按照自己的需求来改进技术,不太受外部因素制约。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
南都·湾财社记者 梁罗喆 胡雯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FIB-TEM」
「社会新闻」
「LED行业信息」
123457751
关注
主题数25
那位大神知道芯片丝印3094AS,16引脚的芯片型号或者资料
阅读 7735
近期将上市新车展望 全新蔚来ES6/比亚迪海鸥领衔
阅读 2347
难以完成的销量KPI,新能源品牌进退两难!
阅读 2105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