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泸定湾东村震后新年:得知家园无法重建,幸存者从安置点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泸定湾东村震后新年:得知家园无法重建,幸存者从安置点搬进熟人的毛坯房,外出打工
[ 复制链接 ]
noraz
2023-1-26 21:30:19
原标题:泸定湾东村震后新年:得知家园无法重建,幸存者从安置点搬进熟人的毛坯房,外出打工还助学贷款
春节团圆之际,也有人不得不离开家乡。
1月中旬,四川省甘孜州得妥镇湾东村村民肖玉踏上了离乡的大巴车。现在,作为幸存者的她和六妹卢艳有近5万元的助学贷款要还,她们必须出去挣钱。
2022年,姊妹俩大学毕业,准备参加工作。但地震致使五妹肖燕受伤,舅舅舅妈也去世了。面对父母的消沉,肖玉挑起家长的担子。震后,湾东村被鉴定无法重建,他们一家人搬到了镇上的安置点,又搬进了一个熟人的毛坯房。年前,他们一家像蚂蚁搬家一样,抢收家里的佛手柑。这是他们最值钱的作物。
肖玉在一段新年视频中说,她希望从2023年以后(开始)大家都跨入一个崭新年代。
肖玉家的三层楼房已经变成一片废墟。 图/九派新闻记者 陈冬艳
【1】作为幸存者
肖玉今年26岁,皮肤偏黑,长发。聊起一家人在地震中的遭遇时,她反复提起了“幸运”这个词。
9月5日,本是肖玉回家的日子。此前,大嫂生育住院,她前往西昌市照顾。地震的前一天,她惦记着回家帮忙收玉米,早早便订了车票,被妈妈和妹妹阻止了。她们认为,照顾嫂子更重要。
从西昌回到湾东村,要经过石棉县,穿山、过桥。肖玉曾推算,按照她当时购买的车次,地震发生时,她刚好在石棉去往泸定的路上。在那场地震中,山体被震塌了,山泥和巨石至今堵着路面。
同样幸运的还有她的家人。
地震发生时,山体下陷,正在山坡上放羊的五妹肖燕被晃到一颗大石头后面,大石头挡住了滚动的乱石,半小时后,她等来了父亲肖玉国的救援。后来,家里的三层楼房坍塌,在家上网课的弟弟从废墟中爬了出来,没有受伤。现在,肖燕右手猩红的疤痕从虎口蔓延到手腕。
但对于地震中的幸存者来说,幸运只是其中一面,另一面是痛苦。
肖玉的小表弟刘强深刻地体会着这种痛苦。地震发生时,他的父母和姐姐在地里收玉米,结果被坍塌的山体掩埋。而提前回家准备午饭的刘强幸免于难。
地震前,刘强一家住在湾东村,哥哥和大嫂搬到了镇上。获救后,刘强没有固定的住所,他有时住在哥哥家,有时会去过渡安置点,和朋友将就一夜。大嫂刚刚生产,他“不好添麻烦”。肖玉说,刘强变得更沉默了,别人问起什么,他的回答都是“没事”。
刘强去签署父母和妹妹的死亡通知那天,肖玉陪他喝了一场酒。推杯换盏间,她看到,表弟的眼角红了。这是刘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她面前流露情绪。
对于幸存者来说,如何面对破碎的家园也是难题。
震后,受灾严重的湾东村村民搬进了过渡安置点。年关到来,红灯笼和红对联打破了板房单调的蓝白色调。归乡的游子驾着车,回到大山中的湾东村,祭拜在地震中逝世的亲人。
地震时,秦晓丽的父亲和小妹在地里收佛手柑,结果被山体掩埋。震后,母亲一直想回家看看,秦晓丽坚决地拒绝了。
12月份,她曾和丈夫回去过一次,家里的房子已经彻底坍塌,土地也辨不出原貌。那次之后,秦晓丽总觉得“心里堵着”。母亲心脏不好,她不确定老人能否承受这一切。
镇上的生活的确难以适应。这里没有土地,米面粮油、买菜,处处是用钱的地方。大部分村民只能越过崩坏的楼房、坍塌的山坡,赶在深冬之前回到大山,抢收残余农作物。
肖玉和弟弟妹妹们从湾东村背回来的玉米。 图/九派新闻记者 陈冬艳
【2】抢救佛手柑
早上7点,群山的间隙中刚刚透出白光,肖玉和家人带上麻袋、背着背篓,骑上电车,从镇上的出租房出发了。此行的目的地,是肖玉舅舅家种在半山腰的佛手柑林,他们要去给刘强帮忙。
佛手柑是湾东村的主要经济作物。地震过后,大量土地被破坏,佛手柑或被掩埋,或因地势、交通等原因难以采摘,村民失去了经济来源。
当地人采摘佛手柑用的动词是“掏”——地震前,“掏”佛手柑指的是,站在树边,将手或竹竿伸过密密麻麻的树枝和利刺,掏出果实。地震后,这个动作或许可以用于形容:站在陡坡边,踮起脚,一只手抓住枝干,另一只手伸出去,跳起,抓住果实,往回掏。
为了“抢救”剩余的佛手柑,人们在出租房、过渡安置房与湾东村间往返。“像蚂蚁搬家一样,有一点摘一点,明年就不用那么辛苦,不至于饿着。”肖玉说。
半小时后,电车驶过湾东桥,颠簸着穿过碎石铺就的小路,停在村口。地势太险,电车马力不足,上不去了。一行人下车,手脚并用,开始向高山上爬。路是在坍塌的山体中重新修成的,一旁的山坡上不时有泥沙掉落。路的另一边,是几十米深的高崖,没了防护栏,人们必须快速通过。当天手机天气显示,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多云,气温在8℃/0℃。
和肖玉家相同,为了节省时间和成本,11月,村民罗美凤(化名)和丈夫回到湾东村,在废墟中的空地上扎起帐篷,重新在村子里“住”了下来。亲戚王继香一家、王继梅(化名)一家和他们搭伙吃饭,两张便携餐桌,几张从废墟中找出来的板凳,一口大铁锅,就是这三家人的厨房。
王继香的两个孙女放假了无人照管,也被带上了山。晚上,气温骤降,一行人都有了感冒的迹象。他们生起大火取暖,在轰轰作响的柴油发电机中度过一夜又一夜。天一亮,人们又一头扎进林子里,搜罗剩余的佛手柑。两个孩子拎着小桶跟在后面。
对湾东村人来说,土地难以舍弃。
这里位于西南山区,耕地和公路都在高山和陡坡之上。地震前,3米宽的山路盘旋山间,人坐在下山的皮卡上,像在过山车上俯冲。
在陡坡上耕作,是件很难的事。罗美凤的丈夫汤明生(化名)介绍,林地的坡度在60度左右,耕作时很难双脚直立。佛手柑树多枝、多刺,人只能佝偻着身子在其中穿梭,仍免不了被划伤。
作物的管理工作也很繁琐。佛手柑三年才能结果,海拔较低的地方,一年结四茬,每次抽芽、开花、结果,都要喷一次药。地震前,肖玉国刚刚喷完肖玉买回的一千多元农药。
但对湾东村村民来说,这样的日子已经是“有盼头的了”。早前,村民种玉米、柑橘,但卖不到好价钱。直到近几年,县里开始推广种植佛手柑。
秦晓丽曾经辗转各地打工,2020年,看到种植佛手柑经济效益可观,她也回到了老家。2022年夏秋之交,她的30多亩佛手柑本将迎来第一次收成。
“终于就要看到生活的希望了,结果一场天灾,什么都没了。”交谈的过程中,秦晓丽将这句话重复了好几遍。
肖玉国也说,去年价格最好的时候,一斤烘干的佛手柑可以卖到30块。地震过后,他家的20亩佛手柑林几乎全部垮塌。肖玉曾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一则视频:四周塌陷形成的陡坡上,立着几棵细小的树。那是家里仅剩的佛手柑。
湾东村村民种在陡崖上的佛手柑。 图/九派新闻记者 陈冬艳
【3】开始当家的孩子
12月底,在肖玉和弟弟妹妹一趟趟的跋涉中,肖玉国的佛手柑林终于被掏完,一共卖了3000多块钱。按照肖玉国的估算,如果没有地震,这批佛手柑至少能挣几万块。
自9月底政府允许回村开始,肖玉和弟弟妹妹常常回到湾东村,有时从老房子里翻出些被褥,有时去地里拔些邻居舍弃的萝卜,回去喂猪。母亲毛成惠去哪,肖玉和卢艳便跟去哪。
毛成惠61岁,皮肤黝黑,消瘦,戴一个蓝色头巾。多数时候,她安静地坐在一旁。在肖玉的眼中,妈妈是个内敛且要强的农妇。她此生唯一一个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是肖玉在地震中去世的舅妈。
地震发生后的一个月里,毛成惠一言不发,夜里常常一个人躲起来哭。她想回湾东村,看看弟弟、弟媳出事的那片土地。肖玉赞同母亲的想法,但湾东村山高路险,母亲年纪大、反应慢,每次回去,她和卢艳都要紧紧跟着。
家里八个孩子,肖玉排行第四。哥哥和大姐已经成家,二姐在外地工作,肖玉陪着父母。因为长时间在低温下劳作,她的手上长着一层厚茧,皮肤有了开裂的痕迹。震后,父母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意志消沉,肖玉担起责任,一边开导父母,一边做农活。
在肖玉发布的视频中,常能看到她弯着腰,背着农作物,走在两脚宽的小路上。一袋玉米,重达120斤,肖玉走走停停,始终没有放下。震后,肖玉每天带着弟弟妹妹回到湾东,将柴火、作物,一点一点背出大山。
她原计划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但每当她干完一天的活,都已经是晚上了。翻开书本,她甚至无法思考,理想也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消亡。蹉跎到12月,她最终错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
这样的挫折对她来说并不陌生。小时候,她上学要翻山、过桥。每到汛期,河水上涨,必须由大孩子领着小孩子过桥。五年级时,肖玉本要换到镇上的学校,为了送弟弟妹妹过桥,她停了学,在家干农活,等着弟弟妹妹一起升学。
山区条件艰苦,父母长期为生计奔波。孩子们从小就习得了责任感这种品质。他们本是湾东村的新的希望,但命运没有给所有孩子一个好结果。
在去世的人中间,秦晓丽的小妹去年已经毕业,在家备考公务员。地震那天,本是母亲负责去掏佛手柑,小妹担心母亲的身体,主动跟父亲去了地里。刘强的姐姐已经出嫁,眼见娘家的玉米没有收,特地赶回来帮忙。还有一个相传甚广的故事:一个大二的少年,地震时在家上网课,被倒塌的房屋砸伤,当晚去世。
2022年6月,肖玉和卢艳大学毕业。肖玉本计划,一边工作,一边备考公务员。卢艳则要准备教师资格证面试。地震后,父母状态不稳定,两人只得待在家里,“你根本就不放心出去工作,很害怕她(母亲)哪一天又自己跑回去了。”
肖玉发现,这场地震之后,弟弟会主动承担起更重更危险的活。12月底,他和刘强找了个零工,到山上帮人扛树干。
深冬时节,川西的高山上已经下起了雪,路滑危险,但一天能挣到150块钱。他们要抓紧挣些钱,因为等天气好起来,就没有这个价了。
毛成惠“新家”门前的菜园子。 图/九派新闻记者 陈冬艳
【4】震后的婚礼
好在,掏完佛手柑,日子就清闲了一些。此时,在得妥镇的过渡安置房里走一圈,常能看到坐在路口闲谈的村民。
对于前来搭讪的陌生人,他们也乐意攀谈。只不过,最后总是绕不开一句:不知道明年要怎么办。
迷茫,似乎是村民们的集体状态。多位村民告诉九派新闻,政府通知里说,出于对地质安全的考量,湾东村近几年内不会重建。无论是搬进安置房,还是另买地皮建新房,对受灾的村民来说,都将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震后,秦晓丽家有大量的土地被损毁,县里的用工需求也不大,秦晓丽计划在年后外出打工。但想到母亲的身体,她又犹豫起来。
失去至亲一个多月后,刘强结婚了。亲事是父母早就定下的,原定的婚期在8月,受疫情影响,推到了9月份。父母早早备好了烟酒,最后一个孩子成婚,他们本打算大办一场。
10月底,肖玉的父母和另外两个舅舅合计,匆忙帮刘强办了婚礼。条件有限,刘强只穿着一件藏青色的卫衣,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仪式。刚刚经历了大灾,肖玉看得出来,这对新人的脸上并没有多大的喜悦。
结婚那天,失去至亲的刘强在房前屋后摆了十几桌,一位村民说,除了地震后的救援,湾东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
也是10月份,肖玉一家搬进了一个熟人的房子。新家不算大,两层的楼房,毛坯。一楼是客厅和厨房,灯光昏暗,只有火炉烧起来时,才能看清人脸。幸好家里人多,闲时,一家人围坐在火炉边,三言两语,寒冷的屋子里就有了人气。
现在,每个人的房间里,都放着一个四格的淡蓝色木柜,这是他们从湾东村的老房子里刨出来的。床垫花了一百多元,震后隔壁磨西镇的民宿老板甩卖旧物,他们便买了回来。后来,妹妹在网上买了梳妆台,肖玉又淘回一张红色的木桌,当作姐弟几人的书桌。
毛成惠前半生都在大山里勤恳劳作,房前屋后种满蔬菜水果,要吃什么,土地里就能长出什么。到了镇上,到处是硬邦邦的水泥地,菜和水果要花钱买,她过不惯这种生活。
回不去熟悉的土地上,她便用自己的方式,倾注对土地的依恋。新家二楼的客厅里,落着一堆玉米粒,这是她和儿女从湾东村一点一点背出来的。家里幸存的两头猪寄养在了别人家,这堆玉米粒,够它们吃一个月了。
毛成惠和肖玉国的房间里,六包玉米被编成小串,挂在了墙边。肖玉说,这是从湾东出来的时候,母亲在路上捡的。没有现成的土地,毛成惠就带着肖玉,用背篓背回了几筐新土,在新家门口的空地上,围上篱笆,种上了豌豆、白萝卜、青菜和葱。一家人有了新的菜园子。
2023年1月17日,肖玉发布了一条视频,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得妥镇上的灾民临时安置房里,红色的舞台上,彝族的姑娘们穿着黑紫色的民族服装翩跹起舞,安置房的檐下挂起了大红灯笼,红旗飘扬。她写道:希望从2023年以后(开始)大家都跨入一个崭新年代。
九派新闻记者 陈冬艳 曾宪雯 实习记者 张玉霖 何婷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noraz
关注
主题数853
百姓钱是用来过日子,不是为了“救市”的丨九派时评
阅读 7646
英首相特拉斯拒绝辞职:“迷你预算”上犯了错,但我还要服务国家
阅读 5619
于蕾任2023兔年央视春晚总导演 曾任《国家宝藏》制片人
阅读 5456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