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飞行汽车,难“上天”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飞行汽车,难“上天”
[ 复制链接 ]
魏群1
2022-9-27 10:55:39
新风口的出现,注定伴随着竞争与淘汰。
作者 | 来自镁客星球的家衡
每隔一段时间,有关“飞机汽车”的话题就会被拎出来讨论一番,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
9月22日,知名飞行汽车公司Kittyhawk在推特上宣布即将关闭。这家公司成立于2010年,创始人是谷歌“无人车之父”Sebastian Thrun。在发展的最初几年,Kittyhawk势头十分迅猛,曾得到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 (Larry Page) 投资这一点更是被津津乐道。
从多方报道来看,Kittyhawk的倒闭“让人非常意外”。作为最早提出“空中出租车”概念的元老级公司之一,Kittyhawk虽然不及Joby Aviation、Uber等同行出名,但至少也是“明星光环”在身。
此外,从整个行业来看,飞行汽车产业风头正盛,近些年不断有新玩家进入,堪称“风口上的风口”。
而此刻Kittyhawk选择退出,究竟只是公司运营失误的个例,还是整个飞行汽车行业“华而不实”的缩影?
飞行汽车,不会跑?
人们对于飞行汽车的幻想,自从飞机诞生伊始,便出现在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各类设计手稿里。在早期的产品雏形中,大多设计都是基于汽车的外观进行改造,试图打造“会飞的汽车”。
虽然这种思路非常符合大众对于“飞行汽车”这一名称的想象,但从交通工具的功能属性来看,飞机(这里特指客机)往往与“长途”挂钩,汽车往往与“短途”挂钩,作为两者的结合体,飞行汽车既难以实现长途飞行,又在短途交通中略显多余。
并且人们逐渐发现,“又飞又跑”是两种无法兼容的功能。无论从空气动力学,还是稳定性,两者都无法做到平衡。
因此,第一波飞行汽车的热潮在20世纪末期逐渐降温。
进入新世纪,全球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对于大多数大型城市来说,想对已有的交通体系进行改造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此时,创业者们提出了两种变革人类出行的方式,一种是无人驾驶车,另一种则是飞行器。
2009年,美国Terrafugia(现已被吉利收购)成功完成自家飞行汽车的首次试飞,这让飞行汽车的讨论热度再次升温。
此后,以Kittyhawk为代表的初创企业陆续提出各自“空中出租车”的概念。
2016年,共享汽车巨头Uber宣布推出“Uber Elevate”空中出租车计划,并且与NASA力推“城市空中交通”(UAM,Urban Air Mobility)这一全新的交通方式。
在Uber的设想中,他们希望在人口密集区打造一个安全、高效的空中交通系统,而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打造一种可靠的飞行器。
回到Kittyhawk这边,他们在创业第4年推出第一款电动垂直升降产品POC。在拉里·佩奇投资后,他们又先后推出单人旋翼飞行器Flyer,以及固定机翼的翻转旋翼飞行器Heaviside。与此同时,Uber与NASA合作推出的垂直起降飞机正式曝光,该飞机可以直接在高楼大厦楼顶的小型机场进行起降。
图 | 与军方合作的Heaviside
有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些产品似乎与汽车毫不沾边——没错,这些飞行器都归类为eVLOT(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这一概念由另一家空中出租车初创企业Joby Aviation创始人提出,可以简单想象成为“
电动直升机
”。不过在宣传时,Joby Aviation还是延续了飞行汽车(flying car)这一名称,显然更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图 | Joby Aviation旗下飞行汽车
久而久之,两者之间基本就划上了等号。
因此我们会注意到,
绝大多数“飞行汽车产品”都是只能飞不能跑的eVLOT,但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将其归类为飞行汽车
。
想象容易,烧钱烧不起
城市空中交通的巨大需求,构建了飞行汽车这个庞大的市场。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才和资本涌向这一领域,任何人都不希望错过“改革交通方式”的机会。据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40年,自动驾驶飞行汽车的市场价值将会达到1.5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4万亿元)。
但现实真的这么美好吗?
据《晚点LatePost》整理的数据,研究机构德勤预测,2030年全球的飞行汽车将达到2.3万辆。Frost&Sullivan则预估,到2040年,全球将会有43万辆飞行汽车。
单从数据来看,这样的体量还难以对现在交通体系形成根本性改变,更多作为一种补充手段。
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机型都处于飞行测试阶段,距离规模上市还很遥远;另一方面,飞行汽车自身存在的众多问题亟待解决。
回归Kittyhawk倒闭事件本身,作为飞行汽车领域的元老级企业,这家企业不仅有多款成熟的产品,同时还有12年的从业经验,为何毫无预兆地突然倒下?
仔细阅读完报道后,我们发现几个有趣的信息:
首先,Kittyhawk已经五年没有推出新的商业化产品。即便拥有“谷歌投资”的招牌,但5年时间不开张,足以磨损投资人和支持者的信心。
其次,谷歌创始人在投资Kittyhawk以外押注了另一家名为opener的飞行汽车公司。而这家公司推出的“BlackFly单座级”超轻型eVTOL已经完成公开飞行并将向私人用户开放零售。
最后,Kittyhawk目前唯一的成功案例是多年前与军方的无人机订单,民用行业只有与波音的合作(并不由Kittyhawk主导)。
简单来说,就是
Kittyhawk迟迟无法找到合适的商业化模式,烧不起钱了
。
从供应链上来看,飞行汽车既不属于传统航空工业,也不属于汽车工业,每个部件都需要从零开始积累技术,目前打造一款全新的飞行汽车产品需要从电池、动力系统、飞行控制系统、航电系统、通讯系统、导航系统以及整机结构等多个环节入手,其难度不亚于新势力造车。
从当前众多车企给出的官方消息,小鹏的飞行汽车产品,售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内;吉利的飞行汽车,售价预计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而此前全球首款公开销售的飞行汽车PAL-V,其价格更是高达售价为49.9万欧元(近400万元人民币)。
图 | 小鹏飞行汽车
对比下来,Kittyhawk单辆飞行汽车的成本并不会低于百万元,一般民用客户很难承担起如此高昂的价格,只有经费充沛的军用客户能买上几辆。
不过,Kittyhawk的竞争对手似乎暂时不用担心烧钱问题。
其中,Joby Aviation、Lilium、亿航等初创企业都已获得巨额融资并成功上市,而类似吉利、小鹏、大众、丰田等企业更是有亏得起的底气。
但在居高不下的成本面前,他们能坚持多久,尚不得而知。
相较于成本,飞行汽车本身的产品力也不足以打动消费者。一些起步更早的企业,旗下产品或许能达到超过100公里的水平,例如小鹏推出的汇天旅航者 X2,已经可以实现长达35分钟的飞行,但后来者的产品就逊色许多,例如丰田推出首款飞行汽车测试产品仅能飞行5分钟。
这里我们从电池的角度来看,飞行器的电池技术远比汽车用电池技术更复杂。不仅需要从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性等多方面考虑,还要考虑电池重量,如果说电动汽车可以为了续航里程安装更大的电池组,飞行器就会出现动力不足的情况。
最后,不是飞起来就万事大吉,能不能飞,更是让厂商们头疼。
从政策上看,
监管部门很难清晰界定飞行汽车的范围
——虽然目前绝大多数飞行汽车都属于eVLOT,可以省去公路的监管,但也有一些产品属于roadable aicraft(可地面行驶的飞机)的范畴,必要要更多标准与细则去管理。
图 | roadable aicraft产品
当然,欧美以及日韩在适航证的发放上已经走出“破冰”的一步,国内也正积极推进中。
为何企业如此热衷飞行汽车?
总的来看,
无论是需求端还是供给端,飞行汽车都是一项“较好不叫座”的产品
,但这丝毫不妨碍新玩家加入这个充满想象力的赛道。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60多家企业参与到飞行汽车的布局。除了前面提到的初创企业和车企以外,波音等航空公司以及一众科技企业也已加入到这场“飞车混战”。与此同时,也有类似Kittyhawk这样的企业黯然离场。
正如多年之前的新能源汽车一样,飞行汽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注定伴随着质疑与反对。
如果不能得到市场的接受,只有被淘汰的命运
——相较于新能源汽车,飞行汽车的不确定性更大,风险也更大。
但各家企业们也不是“拍脑袋”就决定入局飞行汽车行业。
从公开资料显示,不少企业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相关技术的研发,例如吉利早在2017年就收购明星飞行汽车Terrafugia,目前已经领跑行业;小鹏旗下汇天更是已经推出多代产品。而其他车企在电气化转型与供应链红利下,同样积累了不少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飞行汽车上采用的许多技术都与电动汽车十分类似,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自动驾驶算法等等。
这么看下来,我们似乎也能理解车企们烧钱也要入局飞行汽车的“苦心”。
只是在解决前面提到的诸多问题之前,飞行汽车想“飞进千家万户”,还为时过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LED行业信息」
「FIB-TEM」
魏群1
关注
主题数60
STM32CubeMX之定时器PWM输出
阅读 6875
苹果汽车上市时间确定,定价60万元!
阅读 3878
造车新势力高管频繁离职背后:因亏损还是正常变动? ...
阅读 2954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