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荷兰认为中国能造出顶尖光刻机,美国为何不愿相信?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荷兰认为中国能造出顶尖光刻机,美国为何不愿相信?
[ 复制链接 ]
划线施工队
2023-1-28 21:30:57
据彭博社报道,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公司首席执行官温宁克日前接受采访时说了一个观点,
美国主导的针对中国的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最终会促使中国在高端芯片制造设备领域成功研发出自己的技术。
温宁克表示,中国的半导体公司“必须参与全球竞争”,如果无法得到这些机器,他们就会自己研发。“中国的‘物理定律’和这里的一样,你越给他们施加压力,他们越有可能加倍努力”,以制造能够与阿斯麦匹敌的光刻设备。
事实上,荷兰一直也在试图不受美国的出口限制政策左右,荷兰外贸与发展合作大臣莉谢·施赖纳马赫前不久也表示,不会草率跟进美国对大陆芯片出口制造技术实施新限制。从荷兰对于是否要向中国出售光刻机的纠结与摇摆态度来看,荷兰ASML公司以及荷兰官方都倾向于相信中国未来将有能力研发出自己的光刻机设备。
越限制,越有可能促使中国研发出自己的技术,荷兰光刻机巨头CEO这个观点,在国内,多数人也是认同的。很多国人都相信,封锁限制,反而能逼出中国的潜力,过去国内也有不少封锁后成功崛起的例子。
从芯片产业来看,庞大的市场在中国,庞大的市场自然能激发更庞大的商业机会与土壤,吸引更多的投资与人才进来,带动技术的发展,推动产业链的完善。
我们需要的只是更多的时间。
但是我们发现,美国似乎不信这一套,芯片出口限制层层加码,在荷兰之外,不断拉拢日韩等国进行进一步的出口限制。
美国为何就不愿相信在出口限制下,中国能成功研发出自己的技术?
美国为何不愿相信?
在笔者看来,美国可能是半信半疑的态度。从利益的角度来看,美国自然不会认同荷兰的说法,毕竟,荷兰的光刻机获得出口权限,与ASML的利益息息相关,荷兰的表态有它的利益考虑,而对于美国而言,出口限制才符合它的利益,荷兰与美国的利益相左。况且即便中国最终能研发出来,但美国也想要拖慢这个进度。
首先对于美国而言,芯片的领先优势太重要了,这是它保持全球科技领先的重要一环,毕竟,美国西海岸聚集了苹果、脸书、亚马逊、谷歌、微软和特斯拉等全球科技巨头,这些科技巨头催生的产业需求,为美国芯片产业提供了庞大的市场。
美国的科技产业的发展与崛起基本都与芯片的发展与领先息息相关。
20世纪的个人计算机时代,以英特尔和超威半导体处理器为核心的公司崛起奠定了美国在个人计算机、PC时代的科技领先地位,2010年前后,智能手机的兴起,又依赖高通和博通这样的通信芯片设计巨头,拿下了消费电子产业的高利润中的核心环节;而在人工智能时代,又崛起了英伟达这样的后起之秀。
从目前的全球芯片市场格局来看,美国企业在全球芯片产业的市场份额超过50%,远远领先于排名第二的韩国(约为20%)。在芯片设计、晶圆代工、芯片设计生产一体化、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设备和封测领域等诸多核心环节,美国都保持着领先地位。
在美国看来,中国对于芯片的需求非常大,市场大,意味着技术进步的潜力很大,在全球市场,唯一能挑战它地位就是中国,它更愿意相信,在全球供应链开放的环境下,中国更有可能研发出顶尖的光刻设备。如果中国在光刻设备这个关键一环取得突破,那么美国的领先地位可能就难保了。
美国对于能挑战它芯片地位的潜在对手都非常警惕,也非常有危机感。目前美国的芯片法案投资超过2800亿美元,法案规定在美国搞半导体研发制造的企业有补贴有税收减免,拉拢日韩企业、台积电等巨头都开始在美国建厂。据外媒《Evertiq》报导,美国芯片法案已经在全美引起了2000 亿美元的私人投资,遍布16州,涉及32座圆晶厂,可看出美国芯片法案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但美国或许没有意识到的是,在绝对的开放市场竞争环境下,对中国芯片产业而言,可能才是真正的压制。因为最尖端的芯片在美国企业手里,它的技术与产品竞争力最大,需求最大。
从中国到全球市场,
在消费电子领域,基于高端市场需求,都要采用最高端的芯片来做出更好性能的产品,这往往导致性能更差、技术更落后的芯片没有市场需求
,技术落后的芯片产业没有市场需求,就没有盈利,无法持续投入足够的研发资金,进而与头部芯片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大。
头部芯片有市场需求,有足够的盈利,有足够的技术壁垒与研发投入,市场也将呈现强者愈强的格局。
事实上,从中国科技产业过去的发展历史上,科技产业的研发投入往往是有惰性的,
一旦全球供应链环节开放供给,往往自己就没有研发投入的动力,倾向于供应链“拿来主义”
。但如果一旦封锁限制,庞大的市场需求会激发出更大的研发动力与潜力。
美国可能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对它而言,出口限制手段更直接,而且曾经成功过,
美国也因此产生了路径依赖。
比如在过去,美国针对对法国阿尔斯通公司、日本芯片产业的制裁,最终都成功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迅猛,1989年,日本电气、东芝和日立3家企业占据了世界半导体产量最大的公司的前三名,比美国英特尔、英伟达等芯片巨头的规模还要大,逐渐威胁到美国的芯片市场地位,美国也对日本进行了技术限制与出口限制。
后来美国强迫日本签署《广场协议》、《日美半导体协议》。多轮打压之后,日本芯片的上升势头被打断。
光刻机难度太大,美国不相信中国能在短时间内做出来
对中国的某一产业,越限制,往往最终就越能激发出独立的技术与产业优势。这在过去,中国航天、稀土、光伏等产业都是如此。
但光刻机有它的特殊之处——它的难度太大。在目前,荷兰EUV光刻机是集全球供应链之力做出来的,一台光刻机有10万多个零件,涉及的每一步都需要先进的工艺与零件。ASML公司的EUV光刻机,需要顶级的镜头和光源以及极致的机械精度与复合材料,光源采用美国的Cymer,透镜是德国的蔡司,复合材料是来自日本等等。
曾经荷兰光刻机厂家ASML的首席执行官发表了对国产造光刻机的言论——“中国是不太可能独立复制顶级的光刻机技术,因为ASML依赖的是“不懈的创新”,并且其中有一些组件只能从非中国供应商处获得。”
在老美看来,中国掌握光刻机的技术,但光刻机涉及的零部件太多,只要其中一样被限制,可能要达到荷兰EUV光刻机的高度,难度非常大。虽然过去中国在光伏产业、维生素、大飞机产业等领域都获得了突破,但光刻机的难度不是光伏产业、维生素行业、也不是汽车行业、飞机行业的难度所能比拟。
而技术的进步是从易到难, DUV光刻机涉及到14nm以上成熟工艺的芯片生产,DUV光刻机设备难度更小,不涉及到高端芯片市场的竞争,因此,过去,美国放行了DUV光刻机,但从目前来看,美国为了彻底杜绝中国研发高端光刻机的能力,也将DUV也进行了限制。这其实也是担心中国从易到难,逐步攻克相关技术。
美国想赌一把,为它自己争取领先的时间
事实上,对于美国来说,其实是有退路的,但它是要赌一把,为它自己争取更多的领先的时间。即便中国最终能研发出来,但也已经拖延了足够长的时间,对于它而言,依然能做到足够的领先。
而在中国研发出光刻机的时候,
它依然有Plan B,就是解禁荷兰光刻机,荷兰可以放量出售。
因为
这也是一种打压手段。
在过去,西方的一种老伎俩是——国内某项技术没有突破时封锁,即将要突破的时候就解禁扩产,未来或还将降价销售,
你研发出来了,价格还更高,技术还没人家成熟,但现在别人已经在降价敞开卖,你研发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就没有竞争力了
,这种在关键时刻开放市场、放量出售的手段,照样能导致你的研发进度受阻以及产品的竞争力被压制。
对于中国而言,
别人放开了会不会不用呢,用的可能性会很大。
因为中国也希望通过开放合作缓和大国之间的关系,为未来打开更好的局面。
因此,美国在当下对中国的芯片设备出口限制,其实是为它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同时也限制荷兰在光科技技术上发展过快,方便它更好的控制整个芯片产业,可以将其当下的芯片产业利润最大化。
同时,美国也是想赌一把,如果赌赢了,那么就能印证它这套策略依然有效,如果输了,那么美国最终也会认可中国的实力,它依然也有Plan B,可能在彼时就会打开放牌,打开合作的大门。或许对于中国而言,在这个时候,才具备在谈判桌上与其对等谈判的筹码。
因此,在当下,其实中国也需要这一次的高强度的考验,走出自己的路,来获得尊重与认可,并最终通过证明自己,赢得自己的话语权与地位。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车规AEC-Q102」
划线施工队
关注
主题数790
流动的中国,充满生机活力
阅读 6813
日本对中国暂停审发日本公民赴华签证表示遗憾和抗议,外交部回应
阅读 6347
多地调整燃放政策,部分地区在规定时段内可燃放,除夕不限时燃放
阅读 5109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