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坐不住了?年内缩水 7 成,创始人出手砸 2 亿!股价应声大涨 ...

suisuiblue 2022-9-27 10:55:39
.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文夕
小鹏汽车(XPEV.N/9868.HK)股价迎来久违的提振。
9 月 25 日晚,小鹏汽车公告称,公司创始人、CEO 何小鹏通过全资持有公司,从公开市场增持小鹏汽车 220 万股 ADS ,增持金额约合人民币 2.1 亿元。今日这家造车新势力股价受到提振,一度涨逾 11%。




不过拉长时间看,今年以来,小鹏汽车在三家造车新势力中,股价回落幅度最大。与年初相比,其市值缩水超过 7 成。不少机构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山头林立,小鹏主要产品价格区间竞争加剧,令其盈利承压。同时也认为,短期内小鹏过于强调智能化,存在与主流需求错配风险。
市值 " 膝盖斩 "
据了解,9 月 23 日,小鹏汽车获控股股东 Simplicity Holding Limited 通知,已于公开市场购买公司合共 220 万股美国存托股,平均价每股 13.58 美元。Simplicity Holding 由公司董事长何小鹏全资拥有。以此计算,何小鹏此次增持耗资约 2988 万美元(约 2.1 亿元人民币)。




此次增持后,何小鹏持股约为 20.5%。公司方面称,此次增持显示出何小鹏对小鹏汽车的前景及增长潜力充满信心,以及其对公司的长期承诺。受此提振,小鹏汽车港股 26 日开盘迅速拉涨,一度涨逾 11%,股价截至中午收盘为 56.95 港元 / 股。
不过,从今年年初起,小鹏汽车便开启下跌模式,股价直接 " 膝盖斩 "。1 月 3 日小鹏汽车内股价从年内最高 199.2 港元 / 股,跌至何小鹏增持前的 51 港元 / 股,下跌幅度达到 74.4%。其港股市值已经缩水至千亿以下,截至截稿时为 968 亿港元。美股走势类似,最新收盘价为 13.71 美元 / 股,已经低于两年前的美股发行价 15 美元 / 股。




相比之下,产品定位高于小鹏的另外两家造车新势力,股价也出现缩水,但下滑程度并未如小鹏汽车一般剧烈。从年初来看,截至 9 月 23 日,理想汽车(2015.HK)港股累计跌幅为 25.04%,而蔚来(NIO.N)美股今年以来累跌 45.17%(其港股今年 3 月 10 日上市,故以美股类比)。
竞争日趋激烈
从基本面情况观察,小鹏汽车在三家造车新势力中盈利承压最严重。
虽然该公司在近一年来交付量持续领跑,且上半年实现 148.9 亿营收,同比增长 117.94%,但其上半年净利润亏损变动幅度在三家新势力中最大,扩大了 122.21%。在营业成本方面,小鹏汽车上涨幅度达到 122%,几乎与净利润亏损幅度同步。不难看出,原材料成本剧增对小鹏利润侵蚀相当明显。
事实上,这与小鹏汽车定位中低端不无关系。今年以来,电池等中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大幅飙升,直接压缩了以新能源汽车制造为主的造车新势力们的利润空间,这一点在定价更低的小鹏汽车身上体现更为明显。
此外,国内车市在 6 月冲高之后,7 月、8 月受高温天气、地补退坡以及疫情等影响而表现平平。最新数据显示,小鹏汽车 8 月交付新车 9578 辆,环比下滑 17%,在国内新势力车企销量榜中,由去年同期的第 2 名滑落至第 5。小鹏汽车预计今年第三季度交付 29-31 万辆汽车,环比下降 10-16%,较机构此前预期低 32-37%。华泰证券认为,销售指引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山头林立,竞争加剧。
小鹏汽车产品主打 10-30 万元大众消费市场,主力车型基本落在这个价格区间内。上半年其在售的三款车型中,G3 和 P5 车型的起售价在 17 万左右,定价较高的 P7 车型起售价为 23.99 万元。浙商证券认为,10-30 万是竞争极为激烈的价格区间,特斯拉、其他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均在这一价格区间密集布局,比如,小鹏的旗舰车型 P7 常见竞品包括比亚迪汉、特斯拉 model3 等。
另外,该机构认为,以比亚迪(002594)为首的传统车企上升势头强劲,对于尚处于关键成长期的小鹏有相当威胁。数据显示,在 10-20 万的市场中,比亚迪市占率上升较快,2022 年上半年已超 43.9%,同期小鹏市占率为 4.16%,而 20-30 万市场中,比亚迪的市占份额上升到 38.2%,同期小鹏市占率为 10.7%。
同时,浙商证券还认为,小鹏汽车在战略上也存在与主流需求错配风险。该机构表示,短期内小鹏过于强调智能化,但当前电动化变革还未完成,且 L3 落地前体验拐点未至,用户对于自动驾驶信耐度和付费意愿较低,智能化或无法作为充分条件影响用户决策,短期内存在与主流需求错配的风险。
新车型史上最快降价
为了摆脱竞争激烈的价格区间,小鹏汽车正在寻求产品向上突破。21 日最新上市发布的小鹏 G9 定位于中大型纯电 SUV,指导价为 30.99 -46.99 万,是小鹏汽车现有四款车型中首个进入 30 万元级别的车型。何小鹏将其视为 " 可接棒保时捷成为时代标杆 " 车型。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很多预订用户对新车价格和配置并不满意,表示 " 前期宣传的卖点并非标配 ",令人存在一定的心理落差,甚至提出要退订。
不到 48 小时内,小鹏汽车对此迅速作出回应,对车型名称、配置以及价格进行调整,配置升级后,相当于 G9 车型变相降价了 2.2 万 -3 万元,这也被视为 " 史上最快降价 "。
然而,小鹏最贵车型仍处于 " 价格红海 " 之中。在 30 万元级别的中大型 SUV 市场,品牌厮杀相当激烈。小鹏 G9 发布后一天,理想汽车紧跟着宣布新车型 L8 将于 9 月 30 上市,该车型同样是中大型 SUV,预期定价在 40 万元以内。L8 上市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了两个月,颇有抢夺潜在用户之势。此外,华为加持的问界 M7、长安旗下的阿维塔 11 定价也在 35 万至 40 万元区间。
编辑:小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我相信大佬的眼光,不然人家为啥能是老板呢?
2022-9-27 11:55:4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