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世卫未终止新冠“紧急公卫事件”,下一轮疫情何时来?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世卫未终止新冠“紧急公卫事件”,下一轮疫情何时来?
[ 复制链接 ]
bingchuan0
2023-2-1 17:22:59
在WHO最新声明发布后,“医学界”对多位病毒学家、公卫学者等专业人士进行了访谈,他们分别表达了自己对这一决定的解读。
撰文 |
凌骏、燕小六、田栋梁
新冠疫情将继续构成国际关注的“紧急公共卫生事件(PHEIC)”——今天,在新冠被冠以PHEIC状态的3周年之际,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前述声明。
声明表示,这是1月27日就新冠疫情召开第14次紧急委员会会议的讨论结果。委员会认为,新冠大流行可能处于“过渡点”。公众认为新冠大流行在世界某些地区已经结束,但它仍是一个公共卫生事件,新冠仍是一种危险的传染病,对世界人口健康产生不利和强烈影响,有必要继续协调国际应对措施等。
声明指出,要尽可能安全地结束PHEIC。为此,委员会建议审查结束PHEIC的潜在负面后果,并请求WHO秘书处评估未来几个月终结PHEIC,会对新冠疫苗开发、接种,及新冠诊断、治疗等,产生何种影响。
PHEIC是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确立的最高等级国际公共卫生警报。本次紧急会议未能终结PHEIC,或在意料中。就在第14次紧急会议召开的前几天,谭德赛公开表示,“十分担忧许多国家的局势和死亡人数增加”“非常关注最近一段时间,全球每周报告死亡数在上升”。而近1个月前,他曾称希望2023年能宣布“新冠大流行不再是PHEIC”。
WHO最新声明发布后,“医学界”从多名病毒学家、公卫学者处,听到了不一样的声音。有的认同还没到结束PHEIC的时候;有的提出相反意见;也有的指出是否官宣结束,意义不大。
三个月后还会有一波疫情
常荣山
病毒学专家
我认可世界卫生组织的决定,目前PHEIC还不能宣布结束。
宣布PHEIC结束,至少意味着新冠的疾病负担要小于艾滋、流感等传染病,有一些国家确实做到了,但也有很多国家还达不到。
事实上,即便新冠疫情仍是PHEIC,大部分国家早已经降低了防疫力度,取消口罩令、取消疫苗强制接种、恢复国际通航,不再进行感染者隔离等等。由于新冠病毒未来的流行态势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此时不应该再次降级。
一个最直接的例子是,目前追踪到的新冠变异株超过了600种,流行既无季节性规律,也没有稳定到可预测的状态。取消PHEIC意味着各国合作程度会降低,全球共享的变异株数据更新频率也随之下降,不利于及时发现并阻断新变异株传播。
目前,全球的新冠疫情情况非常复杂,各国的感染率、疫苗种类和接种率、流行株类型都不尽相同,对于中国来说,如果世卫组织宣布PHEIC结束,意味着会进一步增加新变异株输入的风险。
此外,即便本轮疫情峰值很高,但依旧还有成千上万人未被感染,包括为了避免感染,“躲”在家中的老人。而随着公众逐渐放松警惕,人口流动增加,预计3月份后还会逐渐出现一波疫情峰。
免疫屏障会导致下一轮疫情中病毒传播速度减缓,峰值降低,持续时间变长,但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比例也会增加,他们更容易发生二次感染,依旧可能造成一定数量的重症和死亡。
同时,自然感染获得的免疫保护也会衰退。半年后,会不会来第三波、第四波疫情?又有多严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推出更有效的疫苗,并提高接种率、实现抗病毒药物的全国覆盖,以及及时监测出新变异株并制定合适的防控方案等。
这些我们到底能做到多少?目前来看是未知的。从全球来看,我认为决定结束PHEIC,至少还要再观察半年以上。
如果包括中国在内,刚刚结束本轮疫情的国家下一波疫情不再严重,各类最新或即将推出的多价疫苗、抗病毒药物疗效最终被临床证实,也不再出现新的、具有超强免疫逃逸能力的流行株,那么到了年底可能合适宣布结束PHEIC。
但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否最终宣布PHEIC结束,新冠病毒可能都不会消失,有必要以长期的体制来管理。若发生疫情再度蔓延等情况,各国有必要灵活应对。
中国还远没有到可以乐观的时候
陆蒙吉
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新冠仍然是一种危险的传染病,新冠疫情仍然是国际关注的紧急公共卫生事件,我觉得这是可以预期的,目前中国疫情还处于非常不稳定的状态,不仅中国,整个亚洲地区,新冠疫情的走向还充满了不确定性。全世界要解除对新冠的警戒,我估计可能要到明年春天。
虽然中国刚刚经历了一轮大感染潮,但目前中国整体的免疫屏障还是很低的,根据国外的流行情况看,今后我们还会经历新冠病毒感染潮的冲击,至于波峰会有多高现在还很难预测。因为这涉及几个因素,一是有没有新的突变株出现,另外受季节和气温变化的影响也很大,还有社会的总体防控措施。
现在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季节因素,随着天气的转暖,是有利于抑制疫情的。但只要出现一个免疫逃逸能力强的变异株,还是照样会形成下一个感染峰值。
去年底我们突然放开,导致短期内全国一次大规模的感染,这次感染在人群中建立了一定的免疫屏障,但能否为我们争取4—6个月的时间,我觉得并不一定。因为中国现在完全放开了,国外流行的免疫逃逸能力强的变异株很快会传进国内,如果我们不进行任何管制的话,有可能不到五六个月,就会再发生一波感染潮。
现在中国对疫情的监测力度太小了,等发现的时候,已经造成社会扩散传播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加强对新冠疫情的监控还是很有必要的,另外还要加强群体免疫水平。
我们经历过上一波感染后,建立的免疫屏障还是很弱的,随着时间推移很快会消失,所以还要继续加强疫苗接种,或者多经受几次感染也行。虽然每次感染的影响会越来越小,但对老人并不是这样,老人在经历新冠病毒感染后,体质会越来越差。
所以中国还远没有到可以乐观的时候,所有放开的国家都经历了多波疫情冲击,很多人觉得我们会跟其它国家不一样,我们彻底放开一过性感染后,就不会有第二波了,真的不要有这种侥幸心理,该引进mRNA疫苗要尽快引进,加强群体免疫屏障,尽量降低之后疫情冲击的影响。
新冠还在流行,但明显已经不“紧急”
明伟杰
香港城市大学传染病及公共卫生学系助理教授
我不赞同继续将新冠疫情列为“PHEIC”,因为“PHEIC”中最重要的是“E(Emergency)”,意味着这是一个紧急的、出乎意料的公卫危机,全球要同步行动,优先投入大量医疗资源用于疫情防控。
目前来看,新冠疫情还在流行,但明显已经不“紧急”了。
全球医疗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对新冠病毒的认知,有效的应对手段都远超三年前,是时候把一些医疗资源从新冠中剥离出来,回到诸如癌症、艾滋病、以及包括糖尿病在内各类慢性病上。它们也会造成大量死亡,但因为新冠疫情的资源分配,过去三年这些疾病的全球防控,已受到很大的影响。
但需要注意,取消PHEIC不代表宣布大流行结束,更不是不防疫,而是要科学地分配资源。对于中国来说,本轮疫情感染高峰已过,但根据过往的全球疫情模型,出现第二轮、第三轮感染的风险非常高。
而下一轮疫情具体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取决于医疗体系是否有提前准备?能否推出更有效的疫苗并提高加强针接种率?抗病毒药物能否实现更广的覆盖?这些都和世卫组织的决定没有太大关联,无论是否宣布PHEIC结束,都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
更能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完善疾病监测体系,及时预警可能出现的新变异株并做好应对预案,目前来看,我们在疾病监测领域做得并不理想,导致难以准确衡量全国疫情情况,以制定相应对策,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无论如何,新冠疫情终将恢复常态化防控。包括流感、艾滋病等等传染病,都不是PHEIC,但各国间的交流、研究也从未停止,是时候把“新冠防疫权”从全球转移到地区,让各国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防疫政策。
取消“紧急状态”是早晚的事
金冬雁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
WHO声明内容比较官僚,属于“老生常谈”。从其描述看,WHO对于取消新冠的PHEIC状态存在顾虑,这其中可能有多方面考量,包括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疫情发展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公布信息不够完全、透明。缺少清晰数据,WHO无法判断当地是否进入新冠地方性流行阶段。但总体看,取消PHEIC状态是早晚的事。
对中国来说,这一波感染潮已经过了。接下来的防疫策略要“回归基本”,最重要的是加紧研发、上市mRNA新冠疫苗,提高老人等重点人群的保护效力。同时储备抗病毒药物。做到以上两点,能显著降低新冠死亡。其次,要加紧完备分级诊疗制度,防止医疗挤兑。筑好这3道防线,并不是说新冠就“灭绝”“阻断”了,而是说病毒会进入地方性流行,仍然会有人感染、重症、死亡,但不会再出现规模化、海啸式疫情。
来源:医学界
责编:田栋梁
校对:臧恒佳
编辑:赵 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bingchuan0
关注
主题数912
乌克兰很得意:“除了核武,没有什么是我们拿不到的”
阅读 5579
房贷利率“3时代”来了!要不要提前还房贷?
阅读 5116
国际足联主席:计划要求每个国家用“贝利”命名一个足球场
阅读 5088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