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特斯拉还要降价,奔驰放弃油改电:国产电车该清醒了 ...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特斯拉还要降价,奔驰放弃油改电:国产电车该清醒了 ...
[ 复制链接 ]
酱油的2017
2023-2-2 00:28:48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王新喜
当前电动汽车市场,两个动向似乎对国产新能源不利。一个是特斯拉降价后订单暴涨,4680 电池大规模量产带来的成本下降,可能还将继续降价,马斯克日前在财报电话会议中提到一句,很多人都想买一部特斯拉电车,但是可能负担不起,所以我们在市场上的价格调整也将迎合普通消费者的需求。
马斯克表示,尽管整体车市可能收缩,但消费者对特斯拉的需求仍将保持良好,预计全年交付量将达到 180 万辆。
此外是奔驰要全面放弃油改电了,据外媒消息,梅赛德斯 - 奔驰公司内部消息人士透露,该公司计划最早在 2024 年底下一代紧凑型新车上市时,放弃旗下专注于电动汽车研发与生产的 "EQ 品牌 ",提速 " 全面电动 "。 这或许意味着,BBA 正在看到自己在电气化时代的危机,正在试图扭转趋势。
从这两个动向来看,国产电车可能面临着两头挤压的压力。
特斯拉降价、奔驰全面放弃油改电的背后
特斯拉降价的效果其实是立竿见影的。
根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部分城市门店的订单数与 2022 年 12 月相比增幅达 500%。我们知道,这对国产电车的冲击已经在显现出来,跟也不是,不跟也不是。
尤其是从特斯拉的财报来看,2022 全年,特斯拉总收入达到 815 亿美元,同比增长 51%,达到 815 亿美元;净利润达到 126 亿美元,同比增加 128%。
从财报来看,特斯拉的利润与收入均在高速增长。但特斯拉降价空间依然存在,如果降到 20 万左右价位,国产电车将面临极大压力。毕竟,从兼顾成本与利润这方面来看,国产电车已经没有太大的下降空间。
而在过去,
国产新能源其实某种程度上也在逐渐对其 BBA,在新能源车型上,目前国产新能源在 20 多 ~30 多万的车型为主力,蔚来 ES8 的售价已经在冲击四五十万价位,比亚迪仰望冲击百万豪车。
在 30~40 万电车阵营,BBA 已经干不过本土品牌了。
宝马、奔驰到奥迪早就入局了电动车,并且也都推出了各自的纯电动车型,比如奔驰的 EQ 系列,宝马的 i 系列和奥迪的 e-tron 系列,但销量始终低迷,他们都看到了油改电的局限性,并且在做出改变。
比如宝马集团早在去年 10 月就打算停止在英国牛津工厂生产 MINI 电动车型,并将该生产线转移到中国,而宝马下一代纯电车型 MINI,将改在中国江苏张家港生产。
同样在去年,50 万奔驰电车车主因遭遇特斯拉销售嘲讽而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不料却遭遇全网群嘲而上了热门。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汽车行业,时代的潮水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根据 2022 年 1-12 月上险量数据显示,目前奔驰在售的 6 款纯电车型(包括 EQA、EQB、EQC、EQE、EQS、EQS AMG)上险量分别为 3420 辆、4057 辆、3211 辆、1633 辆、1584 辆、45 辆,总和仅为 13950 辆。对比奔驰品牌旗下其它燃油车的销量,EQ 系列纯电车销量总数甚至不敌奔驰 E 级的十分之一。
无论是奥迪还是奔驰宝马,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都不算好,从 10 月销量数据来看,国产的宝马 i3 和 iX3 单车销量虽比奔驰高一些,但也仅为 2498 辆和 3103 辆。
BBA 电气化的落后,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油改电带来的局限。BBA 作为燃油车时代的巨头,原有的生产流程与平台模式已经固化, BBA 虽然在搞纯电化,但依然没有完全更换原有的生产模式,电动车也是在原有的燃油车汽车平台上生产的,是典型的油改电模式。
但由于电动车与燃油车构造不同,核心部件不同。生产出来的汽车,无论是机械布局的合理性、三电系统的效能、续航水平和安全性均与特斯拉、比亚迪、蔚来这种纯电平台生产的汽车有一定差距。
这导致了它们与特斯拉、国产新势力们在电车体验与性能层面的差距开始出现。
油改电为何没有竞争力?
油改电是在传统燃油车的基础上将原本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替换成电动车的三大件,那么在这一 " 改 " 的过程中,问题就出现了,电机换发动机,而传统的油箱被动力电池组替代,结构及安全性上存在一定隐患,整备质量大、电池空间小、续航里程短、电耗水平高、空间表现差等问题非常突出。
从奔驰自己来看,打造 MEA 就是选择了一个传统燃油车制造平台进行电气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从 EQA、EQB 两款 " 油改电 " 产品来看,硬伤就非常明显。
比如尺寸介于 EQC 和 EQA 之间的 EQB,不得不取消燃油版 GLB 的七座配置,为的就是留出足够的内部空间来存放电池组。而 MEA 平台下最大电池组配置为 100kwh,续航约为 680 公里,无法满足市场对长续航的需求,还有充电效率也不太行。
事实上不止奔驰,其他品牌的油改电车型市场表现也比较一般。
总的来说,油改电的纯电动基本上不如同价位的电动平台纯电,因为电车平台没有发动机和变速箱,设计时可以更好的规划好电池与电机位置,同样的能量密度,可以放下更多的电池组,提供更出色的续航。
纯电平台也考虑了电池能源管理系统,线束布局、辅助驾驶方面的冗余设计,整体的智能化与软件能力要更出色。重新设计一个专用电车平台无疑比油改电出来的产品要好的多。
特斯拉降价、奔驰醒悟,压力来到国产电车这边
随着主流车企纷纷推出基于纯电动专属平台打造的全新纯电动车型,前些年传统车企推出的‘油改电’车型的市场正在萎缩,现在的市场竞争形势已经不再容许奔驰们吃老本了。
从奔驰、宝马们的动作来看,
它们正在醒悟。
从目前来看,BBA 都在改变,这种体量的企业,做好纯电可能是时间关系,用上纯电平台后大概率在驾驶感受是能追上的,在今年的 CES 展会上,奔驰发布了全新的智能变道及导航辅助驾驶功能,奔驰官方也宣布已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内华达州申请认证 L3 级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并将在获准后开启商用。
从目前来看,国内新能源车企虽然在电车布局时间上有一定的优势,但从技术积累层面来看,多数玩家的护城河壁垒也不算深。
因此,奔驰、宝马们都在醒悟,全力推进智能化与电气化,这个时候其实压力更大的是国产新能源。一方面,特斯拉在持续降价,未来的定价空间已经走到 20 万级别,打的是大众、丰田、本田这些燃油车企,也压制了国产电车的性价比空间,而
国产新能源其实过去的定价趋势在向中高端走,与 BBA 的定价空间正在越走越近。
在过去,奔驰 EQS 等车型受制于油改电的局限,在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两个核心领域,较国产新能源还有一定差距。但是从刚刚过去的 CES 来看,奔驰、大众等汽车巨头的智能座舱组件及驾驶辅助系统、概念车等产品接连亮相,奔驰全面放弃油改电,改了纯电平台之后,在智能化领域追上来,可能也只是时间问题。
比如随着后来 EVA 和 MMA 取代 MEA 平台,迅速量产了 EQS。EQS 成为为数不多的电池容量超越 100kwh 的纯电轿车。并且,EQS 用 8 核 CPU,24GB 的运行内存,来支撑车机系统的流畅性,发展智能化。体验提升也是肉眼可见。
因此,国产新能源压力表现在两头受挤压。一方面是特斯拉充当价格屠夫,
对燃油车与国产新能源都构成了压力,把性价比的路子堵死了。
国产新能源无法做到像特斯拉一样降价销售还有利润,没有办法跟上特斯拉的节奏。
而 BBA 体验一旦追上,又将价格上涨的空间堵住了,毕竟,BBA 的高端品牌影响力已经深入人心,拥有沉淀的技术及品牌溢价效应,消费者购买 BBA,社交炫耀心理与品牌考量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因此,只要它们在电动车领域,产品力上跟上主流水平,那么它在燃油车时代积累的品牌溢价在新能源阵营依然可以维持,溢价卖车维持利润与销量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国产电车该清醒了
奔驰全面放弃油改电,其实也是一个类似特斯拉降价的信号,可以说
它们在过去都误判了国产电车的竞争力
,特斯拉在国产新能源的竞争力还不够强的时候,过去能同时收割高利润与高销量,但随着国产电车竞争力变强,特斯拉开始牺牲利润来做大销量,而奔驰全面放弃油改电,也意味着要从战略层面重视对手了,从今天来看,奔驰、宝马都已经准备全力下场,放下燃油车的包袱上阵。
因此,从 2023 年的市场形势来看,国产电动汽车面临的压力要远胜以往,
特斯拉已经打降价的底牌了,而 BBA 还没有出底牌,国产电车可能面临两头挤压的尴尬状况
。
在这个时候,国产电车需要清醒过来了,在当前的形势下,
特斯拉在持续降价,不宜盲目冲高端,核心要稳销量,
国产电车在确保价格竞争力的同时,服务层面与产品技术层面要有新的亮点来俘获消费者,当下依然是做好产品口碑与技术创新力的关键时刻。
如何跳出这种挤压的困境,
需要有自己的节奏与打法
,拿出有竞争力的新品去持续拉升品牌溢价,而不是被对手带了节奏,毕竟,真正的肉搏战,已经提前开打了。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酱油的2017
关注
主题数28
特斯拉 Model Y 电动汽车开始在日本交付,售价约 30.08 万元起 ...
阅读 3323
特斯拉中国调整产品交付周期 由最长4-8周缩短至1-5周
阅读 2808
擎天柱终于要来了?特斯拉AI Day倒计时5天 亮点抢先看 ...
阅读 2716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