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救小鹏,5款新车还不够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救小鹏,5款新车还不够
[ 复制链接 ]
123457683
2023-2-4 01:40:26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雷科技leitech
尽管在2022年里发布了G9这等“重磅车型”,但纵观整个2022年,小鹏汽车的表现还谈不上有多好。反观地位相同的,同为“蔚小理”集团中的另外两家企业蔚来和理想靠多款新品攻城略地,更突显小鹏汽车在2022年中的尴尬处境。眼看其月销量最低时已经下滑至6000辆前后,2023年对小鹏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刚刚过完年回来,消息指小鹏汽车董事长、CEO 何小鹏面向全体员工发布了内部信,给上下员工打了一针“鸡血”。
何小鹏指出,新的一年小鹏汽车要实现年销量20万辆的“小目标”,而给出的解决办法是“五款新车”。其中,两款是全新车型,而另外三款则是已有产品的升级换代,再加上其他技术层面的更新布局,希望帮助小鹏汽车在2023年更进一步,更具竞争力。
2023年市场竞争变得更加复杂,新能源购车补贴的退坡带来的成本上涨问题让不少新能源车企不得不涨价以保证利润,但同时包括特斯拉等头部车企却反其道以降价打开销量,让一众竞争对手措手不及。这其中,小鹏也成为了“降价大军”中的一员,只是降价带来的销量提升远不如特斯拉明显,为此真正的关键,还得看小鹏在2023年的布局。
五款新车能成为小鹏的救世主?
回顾整个2022年,产品阵列成了小鹏最大的问题。
整整一年时间,小鹏只面向市场推出了G9这一款新车,而且市场表现只能说“中规中矩”。小鹏G9正式开售是在9月份,换言之到年底也不过是销售了差不多4个月时间。在开售的头两个月,小鹏G9销量仅有百位数,到11月有了较明显提升,突破一千台,而到了12月则猛增至4000台以上,但综合来说全年销量仅有6000台上下,和竞品差距明显。
而作为对比,价格、定位相差无几的理想L8仅仅开售两个月,就取得了单月5000+、次月10000+的傲人成绩,让小鹏G9感到“亚历山大”。至于其他车型,小鹏P7依然是集团内卖得最好的车型,全年销量有近6万台;第二卖得好的车型为小鹏P5,全年销量有近4万台,但发布最早的“元老”车型小鹏G3(含G3i)销量就比较一般了,全年销量仅有17000台左右,平均每月销量不到2000,比较惨淡。
不难看出,小鹏现有的产品阵容放眼当前市场,存在明显的不足。
首先是产品上的,多年不升级平台带来的软硬件能力劣势。按辈分算,小鹏P5/G3同属第一代电气化平台,而P7属于第二代平台,小鹏G9基于最新的第三代平台打造,因此功能最全面,性能也是最强大的。但相对的,基于旧平台打造的P5、P7自然暴露了一些缺点,要不是不支持更先进的辅助驾驶硬件,要不就是只能采用低性能硬件,在算力上和当下的新车有明显差距。
而好不容易推出了基于新平台搭载的小鹏G9,在上市早期也遭遇了罕见的舆论风波,再加上定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销量表现。
随后的销量快速上涨说明,在摆脱了舆论风波后小鹏G9的确拥有不俗的产品力来支撑销量提升,至于未来会继续提升到什么程度、能否稳定月销过万的成绩,虽然乐观但的确是未知数。
其次,在营销上小鹏也的确缺乏一些爆点,来吸引市场关注。本来,NGP技术应该是小鹏汽车最大的卖点,但也受到了前文提到过的个别产品平台过老的问题而无法全系实装更新,限制了其营销的可行性;800V超快充技术目前只有新车G9才支持,在其他车型换代更新前,这一卖点还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归根到底,核心问题还是因为车型老了,平台老了。
除了G9外,小鹏的确需要对全系车型来一次彻头彻尾的大换新,升级平台、升级驾控体验,配合一贯实惠的定价策划,重新建立起自己的产品优势。
为此,小鹏在2023年更新的五款新车就显得至关重要,必须在各个领域和竞争对手追回产品代差,才能称得上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公平竞争。从目前已知的消息来看,小鹏P7、P5和G3这三款老车都将获得更新换代,可谓是正中小鹏当前的要害。但值得关心的是,这是小改款还是大换代?如果不是更新到新平台、拥有更强的性能,只是换汤不换药恐怕无法为销量增长带来太多帮助。
至于另外两款新车,一款预计为掀背SUV,另一款为已经曝光的MPV车型,均基于800V高压平台打造,其中掀背SUV价格区间在20-25万之间,可视为G9的下位替代产品。个人认为,这两款新品的到来将能有效地填补当前小鹏汽车在车型布局中的产品空白,为提振销量起到正面作用。
但相对的,更重要的是小鹏的定价策划不能再犯错,出现G9公布价格初期的“闹剧”。毕竟对小鹏来说,能“任性”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优势技术需要形成更强的用户感知
能够在新能源车市场中站稳阵脚,小鹏主要依靠的是“科技感”。智能座舱、人车交互、辅助驾驶等,这些领域的体验领先构成了小鹏的产品优势,到了今天科技优势、技术优势,也依然是小鹏汽车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为此,作为目前最新款的小鹏车型,小鹏G9让我们见到了小鹏汽车的“科技优势”:辅助驾驶方面率先支持XNGP(全场景辅助驾驶)功能,待今年第三季度功能上线后便能第一时间尝鲜;800V超快充平台带来了领先的补能体验,理想情况下充电5分钟就能行驶200公里,让车主彻底告别电量焦虑;车内的智能交互全面升级,语音助手功能更加强大,“5D音乐座舱”让车内空间的软硬件整合到了新高度,统一调度空调、音响、座椅、氛围灯等来提升车内视听享受。
毫无疑问,“技术”依然是小鹏的最大优势,也是有别于同档次竞争对手的最重要手段。
在智能驾驶方面,虽然后起之秀非常多,但这些追赶者正在走的路,都是小鹏已经走过的。从一开始的高速NGP到后来的城区NGP再到如今即将上线的全场景NGP,小鹏汽车借助领先的迭代模式和算法技术做到了中国市场中辅助驾驶技术的绝对领先,这也是大多数消费者知道小鹏、认可小鹏的原始动机。
更重要的是,在不借助高精地图的情况下小鹏的NGP技术也能实现非常智能的变换车道、超车和保持车距能力,体验门槛更低但上限却很可能,的确是目前小雷体验过的,综合表现最出色的点到点辅助驾驶系统。
而800V超快充电技术的到来也是小鹏的另一个王牌,也可以视为和蔚来换电方案直接叫板的对标方案。
如果能够有效缓解车主使用过程中的补能焦虑,小鹏将能获得更广泛的品牌肯定,并凭借时间差率先建立品牌口碑。
(图片来源:小鹏官网)
最后是车载智能方面,结合小雷自己的体验来看,小鹏的确在G9上展现了诸多对未来车、人空间结合的前沿想法。小鹏认为,车内空间将会成为我们另一个重要的场景,我们会在车上花费很多的时间,因此综合各式软硬件打造一个令人感到舒适的综合空间非常重要。
在小鹏G9上,小雷见到了传统车型中见不到的全新视听享受,座椅能够伴随着音响而进行律动、给到振动反馈,在观影的时候座椅能够自动调整角度、启动按摩功能,空调会智能地更换空气,保证清新。类似的智能化思考,让小鹏G9在注重“豪华”之余最大化兼顾了“舒适感”,让车辆或静或动均能给到优质的乘坐体验。
照理说,如果小鹏G9上的这些“潮流科技”能够在全线产品中普及,哪怕不是“满血版”也能显著地提升整车体验,让消费者体验到和竞品完全不同的驾车乐趣。
然而,正如前文提到的,目前小鹏最拿得出手的新技术只有基于新平台打造的G9才能享受,而销售的主力P7、P5和G3,因为平台过于老旧因此与这些新技术无缘,为此,想办法让旗下产品的科技体验处于行业中上游水准成了小鹏汽车扭转销量颓势的另一个关键。
2023,小鹏是福是祸?
针对小鹏2022年的不妙处境,小雷也和几个资深的行业内汽车编辑聊了一下,他们一致认为小鹏最核心的问题在于产品的更新换代节奏上,基于老平台打造的老款车型实际上已经和竞品出现了代差,在正面竞争中难以占据上风。
类似的情况其实也曾出现在理想汽车身上,早前理想汽车只靠理想ONE一款车型支撑市场的时候也出现过明显的销量滑坡现象,但L系列新车发布后理想便一扫颓势,销量节节攀升。说到底市场已经对这些销售多年又没有太多变化的车型失去新鲜感,尤其是竞争环境的剧烈变化,汽车厂商自然不进则退。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今年小鹏的五款新车亮相后,就能迅速扭转颓势实现销量的爆炸式增长。
第一点,尽管小鹏官宣会对P7、P5和G3三款车型进行换代,但从目前的信息来看动作还是太慢了。
现在的消息称新款P7可能会在三月官宣,最快三月底、四月初开售,此时2023年已经过去四分之一,实际上不光是损失了时间,也错过了春节前的热销窗口期;P5和G3的改款上市时间尚未确定,小雷认为时间要是迟也不能比P7迟多少,P5和G3是重要的走量车型,一日不改款就意味着难以构成竞争力,对于小鹏的20万台年度目标来说,现在每一分一秒都显得异常珍贵,小鹏新车来得越早越好。
第二点,加上今年全新登场的两款新车,小鹏整个产线也只有6款车型,尤其是在主力价格段给到消费者的可选项其实不多。
横向对比理想、蔚来等造车新势力,虽然说他们的车型也不多,但可以发现这两家车企的车型都集中在一个较小的价格区间内,比如说理想L9、L8和L7覆盖35-50万价格段,蔚来除了新车ET5之外,其他的轿车、SUV车型均集中在40-60万价位段,可以说这两家车企非常了解目标用户是谁,并给他们更多的可选项进行用户绑定。
相较之下,小鹏目前的产品分布就显得有些杂乱了。G3主打15万元左右SUV市场,但没有上下位替代,更高端的产品,直接来到了30万级别的G9;P5和P7的价格比较接近,在15万元价位上小鹏汽车存在产品空挡,更高端车型只有P7高配可选——如果消费者预算不够或者觉得P7档次不够,那么他很可能会离开小鹏的线下店面,看其他品牌去了。
为此,未来发布的20-25万元级SUV、MPV两款新车,虽能够起到一定的救火作用,但也只是缓兵之计。小鹏要不进行价格调整,要不尽快迭代更新补足产品线,不然市场上的竞争劣势依然存在。
总而言之,2023年小鹏可能依然不轻松,但好消息是有了更多的新动作、新调整,让人见到了希望。小雷认为,小鹏依然是中国新能源车市场中最具实力的几家车企之一,光看G9的完成度就能见到他们出众的技术整合实力,能够做出好产品但销量无法回应产品实力,这多少让人觉得可惜。小鹏,真的要加油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社会新闻」
123457683
关注
主题数52
洲明联合专家团队进行Micro LED核心技术和样机研发
阅读 4791
成本上涨,补贴退出,多车企宣布涨价
阅读 3805
东风本田、广汽本田召回合计逾20万辆国产混动汽车
阅读 3378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