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广州力争到 2025 年带动 20 万家企业“上云”

白月 2023-2-4 13:35:29
广州将开展 " 四化 " 平台专项行动,重点培育创新型、基础型、服务型三类平台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许张超 实习生 卢佳圳 通讯员 穗工信宣
记者 2 月 3 日从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召开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 " 四化 " 平台赋能专项行动宣贯培训获悉,广州将分行业、分领域打造 50 个左右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到 2025 年,将推动 6000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 20 万家企业上云用云降本提质增效。
搭建三类 " 四化 " 平台
近年来,广州大力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市战略,坚定不移做强以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等为支柱的先进制造业,工业综合实力、配套能力位居全国前列。但是,传统行业亟待 " 四化 " 升级,专精特新企业统计调查表明,54.3% 的企业仍处于数字化智能化的初期阶段,34.9% 的企业处于中期阶段,仅有 8.7% 的企业处于深化融合阶段。
" 四化 " 平台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招。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高裕跃表示,将以 " 平台优、企业好、产业强 " 为目标方向,以 " 平台受益、企业受用 " 为工作原则,通过专项资金支持平台技术革新、能力提升,使平台成为重点领域的 " 领头羊 " 和 " 企业医院 ",为企业把脉问诊、开出处方、跟踪治疗、健康发展,最终实现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据介绍,广州市近期印发《广州市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开展 " 四化 " 平台专项行动赋能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出重点培育创新型、基础型、服务型三类平台。在平台支持上,市区联动将加大土地、金融、人才等要素支持力度,调整财政性资金对产业的扶持方式,资金逐步向 " 四化 " 平台重点倾斜。
其中,创新型平台将汇聚科研院所、高校、链主和龙头企业等创新资源,开放科技成果交易、转化、成效跟踪服务,支持开展 " 企业出题,平台答题 " 创新专项行动。例如,在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超高清视频和新型显示、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都市消费工业、软件和信创、绿色石化和新材料、绿色科技等领域各选树 1-5 个示范平台。
基础型平台将面向全市企业及产业发展基础环境,开放基础设施和共性技术能力,如支持基础型平台在清洁能源、城市电力、智慧供排水、智慧交通、智能停车等领域落地,推动 " 企业转型,平台支撑 "。
服务型平台则将汇聚 " 政产学研用金 " 协同合作资源,开放公共服务、专业技术服务能力,推动 " 产业发展,平台配套 "。
另外,高裕跃还表示,广州将建设一批信息基础设施,到 2025 年,累计建成 5G 基站超 10 万座,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 20 个以上,引进培育 200 家左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打造 1-2 家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10 家以上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
实施十大赋能行动
记者注意到,《若干措施》还提出实施十大赋能行动,包括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行动、赋能工业互联网引领行动、赋能产业链群优化行动、赋能 " 链主 " 平台领航行动、赋能 " 专精特新 " 发展行动、赋能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赋能重点项目提速行动、赋能园区示范行动、赋能产业空间提质行动、赋能绿色循环提级行动。
" 广州将以政府购买服务、专项资金补助等形式,每年为超 1000 家工业企业提供评估、诊断、咨询、培训服务。" 高裕跃说。他表示,政府将利用财政资金、引导性基金 " 补一点 ",企业为解决方案改造 " 出一点 ",平台在全过程技术服务中 " 让一点 ",引导 " 四化 " 平台专业化力量赋能产业、服务企业,全面赋能广州新型工业化建设,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优质企业培育方面,力争到 2025 年,累计培育 300 家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新增 5 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工信领域新增上市(含过会)企业 45 家以上,新增报广东证监局辅导企业 80 家以上;并打造一批优质产业链,培育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等 8 条万亿级产业链、13 条千亿级和一大批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构建 " 万千百 " 规模化产业链群梯队。
还将建成一批优质产业载体,到 2025 年,打造 10 个地标性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制造业 " 四化 " 示范园区,建成一批标准化工业厂房,建设 3 家省级以上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实施 150 项清洁生产解决方案,助力创建 10 个绿色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完成 200 家企业开通碳账户、100 家企业碳排放核查评级,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全面上水平。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