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马斯克、库克负重前行:硬件双雄的失意与自救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马斯克、库克负重前行:硬件双雄的失意与自救
[ 复制链接 ]
浓茶人生
2023-2-5 20:30:58
作者|乔珊珊
编辑|安心
苹果交出了一份糟糕的成绩单。
2023财年第一财季(自然年2022.Q4),苹果实现营收1171.54亿美元,同比下滑5.5%,低于市场预期。这个下滑幅度是2019年以来首次同比下滑,也是2016年以来最大季度跌幅。
具体来看,该财季,苹果最核心的产品iPhone营收657.8亿美元,同比下滑8.2%,是2020财年Q3以来首次同比下滑。
Mac电脑营收77.4亿美元,同比下跌28.7%。可穿戴设备、家居产品和配件营收134.8亿,同比跌8.3%。
苹果的硬件产品中,只有iPad平板电脑表现好于预期,且同比增长——该季营收94亿美元,同比增长29.7%。
软件服务在该财营收207.7亿美元,同比增6.4%,略好于预期,但在苹果总营收中的占比仅为17.7%,为近几个季度以来最低。
面对暗淡的业绩,库克称自己在2022年一直处于焦虑状态。据今年初苹果披露的一份文件,库克自愿降薪,且幅度直接是腰斩——从2022年的9942万美元降至2023年的4900万美元。这项计划已经得到苹果董事会批准。
作为全球智能硬件双雄,这个时候马斯克有必要给库克一个拥抱,尽管二人关系向来不睦。按照2018年的薪酬计划,马斯克或将在2023年拿到560亿美元的天价薪酬。
但特斯拉的2022也有诸多失意的地方,一定程度上说,马斯克与库克“同是天涯沦落人”。
特斯拉不久前发布的2022年Q4财报同样差强人意:无论是汽车销量还是营收增速都显著放缓,创过去几个季度以来最低。
回看整个2022年,苹果和特斯拉都过得不容易,有诸多不如意。目前来看,2023年他们面临的压力也都不小。
失意2022
如我们曾在《苹果、特斯拉凶猛:硬件双雄,孤独求败?》所写,2021年是个艰难的年份,但苹果和特斯拉无论业绩还是市值都表现得春风得意、一骑绝尘。
2022年,疫情反复、消费低迷、地缘关系紧张等诸多不可控因素,导致世界进入混乱模式。全球科技公司一片哀嚎,硬件双雄——苹果和特斯拉同样未能幸免。
总的来说,苹果和特斯拉2022年的失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增速放缓、业绩不及预期;失意中国市场,表现逊于从前;失意资本市场,市值大缩水。
先来看苹果。统观整个2022(自然年),苹果的业绩都差强人意——实现总营收3875.64亿美元,同比仅增长2.44%;而2020、2021年的营收增速分别为26.35%和17.76%。
过去很多年里,中国市场是苹果业绩的一大增长引擎。2022年,苹果在大中华区共实现营收568.52亿美元,在其3875.64亿美元的总营收中占比14.7%;2021年的占比是19.25%。相比2021年,苹果在大中华区的营收规模同比下滑了21.95%。
尤其是在2022(自然)年Q4,苹果在中国市场营收同比下滑7.3%。同期,苹果在美洲、欧洲、日本和其他亚太地区的营收均有下滑,但其在中国市场的降幅最大。
据canalys统计,2022年,在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苹果以5130万台的出货量位居第三。其市场份额与前两名vivo、荣耀及第四名OPPO相当,都约为18%。
萎靡的业绩,加上科技股在资本市场集体失宠,苹果市值难逃大缩水。
2021年,苹果长期位居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宝座,并在2022年1月一度突破30000亿美元。但之后几乎是一路下行。
2023年首个交易日,苹果股价遭重挫,市值跌破2万亿美元。在过去一年时间里,苹果市值蒸发了超10000亿美元。
在市值缩水方面,特斯拉的惨烈程度仅次于苹果,但马斯克本人却创下人类财富缩水纪录。过去一年,特斯拉市值蒸发超7000亿美元,马斯克在特斯拉的持股市值最高缩水超2000亿美元。
这背后,一定程度上也是特斯拉的业绩惹的祸。它不仅丢掉了新能源车全球销冠、营收不及预期,增速放缓,且市场份额很可能持续下滑。
马斯克称2022年是特斯拉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年。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特斯拉净利润翻番至126亿美元。当大批造车新势力还在亏损泥潭里挣扎时,特斯拉的这个赚钱能力就显得很突出了。
不过,特斯拉在汽车销量和营收增速上呈现明显放缓也是不争的事实。
2022年,特斯拉共卖出131.4万辆汽车,没有完成此前设定的年销150万辆的目标;销量同比增长40%,远低于2021年85%的增速。
在收入层面,2022年,特斯拉实现营收814.62亿美元,同比增长51%;2021年的同比增速是71%。
中国市场是特斯拉第二大市场,重要的增长引擎。2022年,特斯拉在中国共实现营收181.45亿美元,同比增长31.07%,是2019年以来的最低速。尤其在2020和2021年,特斯拉在中国的营收均保持100%以上的增长。
在营收贡献方面,2022年,中国市场在特斯拉总营收中占比22.27%,低于2021年的25.72%。
2022年,无论在全球还是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特斯拉都与销冠无缘。中国本土品牌比亚迪实现了对特斯拉的赶超,问鼎全球新能源车销冠。在中国市场,排在比亚迪之后的是五菱,特斯拉排名第三。
不如人意的业绩背后,苹果和特斯拉在2022年都遭遇了不少挑战;其中很多是相似的,包括疫情导致的供应链短缺、成本上升,汇率逆风、多国进入加息周期、地缘关系紧张等等。
2023年,挑战依然存在。苹果和特斯拉都要想办法自救。
自救组合拳
2023年新年伊始,马斯克就火力全开,发起一场席卷全球的价格战。
1月中上旬,特斯拉先后宣布在中国和欧美多国市场大幅降价。
在中国,Model Y起售价从28.89万元下调10%至25.99万元,Model 3起售价从26.59万元下调13%至22.99万元,二者均创下国产特斯拉历史最低价。
特斯拉在美、德、法、英等欧美国家的降幅在1%-20%不等。
降价是最直接高效的一种促销手段。据媒体报道,在宣布降价后,特斯拉中国3天内狂揽3万辆订单;美国地区的库存迅速降低,1月订单达到产能的两倍。
特斯拉打响价格战的时候,苹果也在降价促销。
比如在中国,媒体报道称,2023年春节期间,iPhone14系列迎来农历新年首次降价,部分平台最高降价超千元。
近日有消息称,苹果计划从2月5日开始推出活动,iPhone 14 Pro系列全部版本将迎来700元优惠,起售价仅7299元。
京东也针对iPhone 14 Pro系列推出限时优惠800元的活动,2月4日领券,2月5日可用。
超高的毛利率是苹果和特斯拉敢于大幅降价的底气。
2022(自然)年Q1-Q4,苹果公司的毛利率保持在42%-43.7%,硬件毛利率保持在34.5%-37%,下半年呈上升态势。
一个可对比的标的是出货量排在前五的小米,2022前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机毛利率均不超10%。相比同行,苹果依然有很大降价空间,只要库克愿意降。
同期,特斯拉的汽车毛利率维持在25.9%-32.9%。特斯拉每卖出一辆车就能赚约1万美元,相比卖一辆亏几万的蔚小理们,降价空间仍然很大。
降价直接牺牲的就是毛利率。但是,马斯克和库克拿出的自救方案绝不止降价这一招,更重要的是降本。
特斯拉的“铁粉”、摩根士丹利汽车首席分析师Adam Jonas指出,特斯拉预计将在Giga超级工厂、4680电池和其他重要方面节约成本,来维持其竞争优势。
近日,美国内华达州宣布,特斯拉计划在内华达州追加投资36亿美元,扩建其现有的超级工厂。此次扩建包括两部分——一部分设施用来制造Semi半挂式电动卡车,另一部分设施将用来生产4680大圆柱形锂电池,规划年产能是100GWh。
特斯拉新建重卡及4680电池厂,将助其打开增收降本新空间。
随着全球降价驱动订单增加,马斯克对2023年的销量依然有很大信心。他将特斯拉2023年的销量目标定在了180万辆+,意味着同比2022年增幅将超37%。
除了主动降薪,库克在近期的电话会上说,苹果不排除裁员,但裁员是最后的手段;“我们希望在能做到的范围内,以其他方式管理成本”。
实际上,精明的库克早已经将降本的大刀砍向了供应商。
不久前,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发文提到,苹果公司镜头供应商大立光、玉晶光及舜宇光学,在2023年上半年的盈利压力可能高于预期,因为iPhone14系列镜头的降价幅度将明显高于过往,部分镜头项目的砍价幅度甚至高达20%。
近忧与远虑
消费者对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减少是苹果、特斯拉短期面临的核心挑战。
他们的困境,也是全球智能手机、智能汽车产业的晴雨表;他们不好过,其他玩家会更难过。
Canalys日前发布的《智能手机分析统计数据》显示,由于需求疲软,2022年各手机厂商总出货量不足12亿部,全球年出货量同比下降12%。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2.87亿部,同比降14%,也是近十年来首次跌到3亿部以下。
时局维艰,苹果2022年的表现相比同行还算不错。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苹果2022年共出货5130万部,同比增长4%,是前五大厂商中唯二在增长的品牌;苹果的市场份额也从2021年的15%升至18%。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已经持续下滑了很长时间,短期内很难扭转下滑态势。Canalys分析师刘艺璇(AmberLiu)表示,“2023年智能手机市场的复苏之路充满不确定性”。
就苹果来说,2023年出货压力依然巨大。苹果首席CFO卢卡·马斯特里曾警告称,苹果2023年的情况将变得困难,因为世界各地仍存在不确定性。
美银全球研究分析师瓦姆西·莫汉在一份报告中提到:苹果2023年上半年面临挑战,是因为iPhone周期稍弱,既有供应问题也有需求问题;而下半年的情况,将取决于下一个iPhone周期和AR/VR的贡献。
据乘联会的数据,2022年世界新能源汽车走势较强, 剔除普通混动后,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1031万台,同比增长63%。
特斯拉2022年销量同比仅增长了40%,跑输大盘。特斯拉“需求不足”的问题已经在2022年表现得十分突出。
2022年,特斯拉产量为1369611辆,销量为1313851辆,产销差额55760辆。换句话说,2022年特斯拉库存了55760辆车,占其全年销量的4.24%。
就造车新势力来说,除了几个后起的基数小的品牌,蔚小理在交付增速上都没有跑赢大盘。
特斯拉发起价格战后,其他新能源厂商们包括AITO问界、小鹏、埃安不得不纷纷跟随降价,就连一直强调“绝不降价”的蔚来也不惜“打脸”,开启降价促销。
但2023年新能源车在需求端并不乐观。摩根士丹利在一份报告中指出,2022年受补贴政策影响,需求已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中国目前的纯电动车渗透率已经超过20%,明年(2023)很难看到类似的增长速度。”
这样的局势下,2023年全球新能源车市场注定血雨腥风,淘汰赛会加速到来。
有观点认为,如今的特斯拉越来越像当年的福特,后者靠价格战和规模效应改写了行业格局。在之后的十多年的时间里,福特都是美国汽车业的代名词。
目前来看,特斯拉和福特类似,都在走一条追求极致效率的规模经济之路。
但福特最终还是被一个叫通用的汽车公司打败了。通用靠的是产品理念、技术、管理、金融等多方面的持续创新。
特斯拉曾是科技创新、极客精神的代名词,但如今,它这方面的标签正在弱化。能否持续创新成为特斯拉最大的挑战。而逐渐变得平庸也成为苹果面临的风险。
无论世界如何风云变幻,人们对科技创新、用科技改变生活的期待是永恒的诉求。因此,人们依然期待硬件双雄苹果、特斯拉可以继续勇立潮头,不断为人们带来新的惊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浓茶人生
关注
主题数75
3528rgb灯珠(0805rgb灯珠)
阅读 4119
LED厂商国星光电纳入富时罗素指数
阅读 3760
广西88岁老人考取驾照:已花30万元买特斯拉,会谨慎开车按时体检 ...
阅读 2832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