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造车新势力1月销量集体下滑,利润和份额要哪个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造车新势力1月销量集体下滑,利润和份额要哪个
[ 复制链接 ]
云海听松
2023-2-5 20:30:58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江瀚视野
今年年初,特斯拉全面降价的时候,我们就曾经专门讨论过新能源汽车产业面对特斯拉降价的问题,如今有人选择了跟随,比如说问界、小鹏以及蔚来,但是也有人选择了咬牙硬抗,但最近造车新势力销量正式出炉,新势力企业出现了集体下滑的现象,很多人都在问利润和份额到底该选哪个?
一 、造车新势力1月销量集体下滑
据界面新闻的报道,造车新势力1月交付成绩陆续出炉。受春节假期影响,新势力们的1月交付成绩普遍不理想,相较去年12月均出现了环比下滑的现象,同比交付也多有下降。1月份,仅理想汽车、广汽埃安实现了月交付过万。
理想汽车月交付量首次超越广汽埃安,1月共计交付新车15141辆,同比增长23.4%,但较去年12月破2万的交付成绩还是出现了28.69%的环比下跌。自交付以来,理想汽车凭借理想L9、理想L8、理想ONE三款售价区间在30万元至50万元的车型,累计交付量达到272475辆。
广汽埃安去年12月销量突破3万辆,但今年1月份却大幅下滑到10206辆,环比下跌65.99%。销量大跌或与此前涨价有关,埃安曾于去年11月30日发布调价信息,称受到补贴终止和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将对相关车型指导价进行3000至8000元不等的上调,2023年1月1日前已支付排产定金的客户不受此次调价影响。
蔚来汽车1月交付量为8506辆,其中包括SUV车型2190辆,轿车车型6316辆。蔚来1月交付同比下滑11.87%,环比跌去近一半。截至2023年1月31日,蔚来汽车累计交付量达到298062辆。哪吒汽车1月全系交付6016辆,环比下滑22.82%,同比下滑达到45.35%。小鹏汽车1月共交付5218辆车,同比和环比均腰斩。极氪汽车1月交付3116辆,环比大幅下滑72.51%。岚图汽车1月交付新车1548辆,环比下降10.5%。
反观特斯拉,可谓是销量开门红,据乘联会发布的销量数据显示,特斯拉1月销量预估6.6万辆,同比环比双增长,不但创造了自身历史最好成绩,也进一步激发纯电出行的消费热情。据多家媒体报道,春节黄金周期间,特斯拉全国门店基本都沉浸于“看车、购车”的热潮中,其中不乏选购家庭第二辆用车的用户,以及以燃油车置换特斯拉的用户。
一边是各家国产新势力的集体下滑,另一边则是特斯拉的一骑绝尘,很多人不禁想问,面对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我们到底该怎么看?
二、新能源车企们到底该怎么选?
在网上有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段子“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我都要”,话是可以这么说,但是面对着特斯拉的咄咄逼人,造车新势力们则完全没有特斯拉的底气了,到底该怎么办?利润和份额到底该要哪一个呢?
首先,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增速换挡已经是大势所趋。面对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其实发展到今天,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全面进入了市场的转型阶段,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的理论,之前新能源汽车产业依然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起步时期和高速发展时期,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其实都处于自由竞争的状态,因为市场的整体空间较大,各家企业竞争的时候都不太会碰到别的企业的竞争边界。因此,在初级阶段往往都会形成较多的企业,而且每家企业规模不算大,但是也能够生存的还不错,这就是初级阶段的标准特征。
然而,伴随着产业的发展,市场逐渐从初级阶段向相对成熟的阶段转型,市场的竞争开始日趋激烈,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出现了两大关键性的事件,一方面,是国补的全面退出,在国家产业政策层面已经认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相对成熟,不再需要保护幼稚工业的政策进行保护了,所以国家补贴选择了全面的退出。另一方面,官方开始也认为市场开始进入瓶颈期,乘联会认为,新能源销量的增长达到了一个瓶颈阶段,在2023年新能源政策退市后,销量增长会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因此,从这些信号我们就能够看出来,对于当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产业增速的换挡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市场的发展也将进入竞争日益激烈的产业成熟阶段。
其次,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销量差距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当然,对于任何一个产业来说,一个月的数据其实很难说明问题,因为一个月时间太短,涉及到的偶然因素太多,很难进行彻底的分析和判断,只能说当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这个一个月的时间中出现了一些全新的特征值得我们关注,不过当前的销量差距如此之大,也是我们必须要分析的事情。
仔细研究销售数据就可以发现,特斯拉启动降价之后直接带动了成绩的快速回暖,速度甚至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这其实就是特斯拉的独特魅力,由于较强的产品力和品牌影响力,特斯拉的降价给自身带来了巨大的市场优势,从而帮助特斯拉在市场上实现了销量的一骑绝尘,这就是特斯拉成功的原因。
反观其他几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就会发现,这些新能源汽车企业有些也启动了跟随策略,但是大部分还是采用了涨价或者按兵不动的策略,这就直接导致了市场的情绪波动,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两个产品的价格差异不大,既然特斯拉都那么有诚意降价了,我为什么不买特斯拉来买你这个产品呢?即使是消费者认定了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产品,但是在当前的情况下,市场还是预期新能源汽车企业顶不住压力降价将会是大概率事件,既然如此,消费者的市场观望情绪无疑会更加明显,自然而然会让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情绪更加疑惑不定,从而带动了销量的进一步下降。
所以,当前新能源汽车企业销量悬殊的背后更多的是消费者的情绪使然,这一点可能才是各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最需要考虑的事情。
第三,面对价格战到底该要利润还是要份额?其实,对于国产造车新势力企业来说,当前的市场是一个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市场,这是因为特斯拉已经带头降价了,几个有名的市场参与者也选择了跟随,但是跟还是不跟是一个非常难以抉择的事情,这是因为特斯拉凭借着自己的产业链优势取得了极高的利润率水平,这个水平是大多数造车新势力企业都难以具备的。财报显示特斯拉去年四季度汽车毛利率高达25.9%,在降价后仍可以产生可观利润,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新势力企业来说,亏损是这些年的常态,甚至有些公司卖出一辆就会亏一辆,这么低的利润水平和特斯拉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如果跟随跟不跟得起将会是最大的问题。
因此,对于当前的国产造车新势力企业来说,这种抉择虽然艰难但是实际上却是无路可选,因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发展空间和时间都是相对有限的,如果放任市场不管,只要几个月的时间就很有可能把之前多年积累的一点点优势给消耗殆尽,但是一旦跟随降价又会有巨大的经营压力,毕竟谁也没有特斯拉的家底和资本。
不过,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当前的艰难反而有可能是市场的又一次机会,如果可以倒逼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强供应链控制,加强内部成本控制,真正打造自身的市场优势的话,无疑反而能够杀出一条血路来。不过,这条路可谓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能否真正做好,其实考验着每个新能源汽车企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社会新闻」
云海听松
关注
主题数219
2022年中国商用显示市场出货量达到901万台
阅读 5873
92岁巴菲特不懂新能源?错过特斯拉,投石油股亏26亿,还遇“庞氏骗局” ...
阅读 4192
余承东独掌华为汽车,华为汽车热身该结束了
阅读 2858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