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零跑,被甩出跑道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零跑,被甩出跑道
[ 复制链接 ]
小瑞熙
2023-2-7 02:19:34
2023年伊始,零跑汽车就迎来当头一棒。
2月1日,各大造车新势力像往常一样公布了1月新车交付量。喜欢早早交卷的零跑,这次硬是拖到了晚饭时间才发布。
结果不出意料,1139辆的成绩直接打了个“脚踝折”,环比下降86.59%,同比下降85.9%,刷新了21个月以来交付量的历史新低。
虽然说1月本就是汽车市场销售淡季,再叠加春节假期导致车企有效卖车时间有限,但出现如此严重的下滑情况,仍在意料之外。
为了提振销量,零跑曾于去年12月发文称,国补取消,零跑C01维持原价。然而,从1月数据看,该策略效果并不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零跑去年12月8493辆的交付成绩,就已经出现明显的环比下滑;加上今年1月,这是零跑汽车自去年9月末港股上市以来,连续出现销量回落情况。
创始人朱江明在2023年初直言,如果说零跑2023年销量数字上不去,那后面希望就没了,那就该被淘汰了。
如今1月销量数据的出炉,也更让零跑意识到,当下确实到了背水一战之时。
都是涨价惹的祸?
从月销近万暴跌至堪堪过千,这对于任何一家车企来说都绝非偶然,零跑也不例外。
业内主流的说法是,零跑销量暴跌有部分原因,来自行业的挑战。早在去年底新能源补贴政策退潮后,就有不少对相关人士对零跑产生质疑。当下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本就达到一个瓶颈阶段,在补贴政策退市后,对于零跑等依靠中低端车型的车企来说,更会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上市后的零跑,月销量连续下滑,甚至引得不少投资人质疑,此前为了上市,销量是否存在水分?
当然,这可能只是大众莫须有的猜测,在「科技新知」看来,零跑销量下滑比较客观的因素,还是消费者对当下市场的价格敏感所导致。
1月1日,官方宣布零跑汽车旗下的T03和C11两款车型将调整售价。其中,零跑T03全系价格上调3000元,调整后售价区间为8.25万-9.95万;零跑C11全系价格上调6000元,调整后售价区间为18.58万-23.58万。
事实上,零跑C11虽然是2020年底公布的售价,但其真正交付时间是2021年10月份。如今,短短一年多时间车价就上涨了2.6万之多。而这样的问题在零跑T03身上也是一样,从最初落地只需6.5万左右,到现在低配裸车就要8万多,差距同样非常明显。要知道,零跑T03在去年8月才刚刚上调过价格。
反差的是,零跑上调两款主力车型售价的同时,特斯拉、小鹏等车企打起了“降价第一枪”。在15万的小鹏G3i、18万的小鹏P5,以及25万左右就能提走的Model 3、Model Y面前,零跑确实没太大吸引力。
对于中低端代步车市场而言,最核心的竞争力其实就是价格优势。随着价格上涨,零跑的性价比显然不再突出。
造成零跑上调价格的核心原因,有可能是多年连续亏损,以及始终无法抬高的毛利率。
财报显示,去年Q3零跑营收42.88亿元,同比增长398.5%,净亏损13.4亿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7.2亿元,亏损几乎翻倍。2019年-2021年,三年累计亏损更是高达48.47亿元。
毛利率方面,零跑汽车去年前三季度分别为-26.6%、-25.6%和-8.9%,是目前唯一毛利率为负的造车新势力。对比同行,蔚来、理想等毛利率水平一般在10%-20%左右,特斯拉能达到30%左右,即便是售价同样低廉的哪吒汽车,毛利率也有5%。
业内人士表示,毛利率转正,意味着车企可通过出售新车来赚取利润,并逐渐补贴其他战略方向。零跑持续负毛利率,主要就是定价较低,销量又难形成规模效应、有效覆盖成本的缘故。
另外根据一位零跑顾问透露,从去年12月开始,零跑基本上只卖已经到库的车辆,厂商那边似乎不接新订单了,明年3月之前也不考虑生产现款车型,为增程版C11让道。
该顾问还表示,目前零跑C01珊瑚橙已经不再接受新订单,还没生产的需要顾客改配,补偿能量积分;去年下半年开始,T03停产珊瑚橙,C11也很久没有这个颜色了。「科技新知」从官方预定渠道也发现,三款车型的珊瑚橙配色均显示暂无库存。
对于是否停产一事,「科技新知」也向零跑相关人员进行了咨询,但目前尚未得到回复。如果该消息属实,那么暂且按下此前车型订单,为增程版C11让出产能,似乎也可以当作1月销量扑街的一个因素。
面对销量下滑、连年亏损,基于成本端的优势,C11增程款一直被认为是零跑2023年的助推剂,但要想实现逆风翻盘,也并不容易。
增程版C11,难翻盘
虽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增程技术被冠以“落后”之名,但理想ONE的热销带动了各个车企对增程式技术的重新审视。岚图、问界等品牌旗下车型纷纷推出增程款;并且受动力电池成本影响,一些二线品牌也开始推出增程款车型,零跑就是其中之一。
在2022年底跳票后,近日零跑官宣C11增程版将于2月9日开启预售,并计划将于今年一季度上市交付。
根据此前信息来看,新车将搭载理想ONE的1.2T三缸发动机作为增程器,其最大功率为96kW。电机额定功率为85kW,峰值功率200kW,电池将由中航锂电提供的三元锂组成的动力电池组,电池电量为43.74kWh,CLTC工况纯电续航里程为285公里。
其他方面,预计与纯电版相比不会有太大变化,依旧会配备无框车门,隐藏门把手,前排隔音玻璃,后排隐私玻璃等,并且在辅助驾驶领域,配备28个感知硬件,预计售价在16万-20万之间。从配置和参数来看,零跑C11增程版性价比并不算差,只是1.2T三缸发动机曾经颇有争议。
不过还是那个老问题,C11增程版的出现,一定是需要为零跑带来正向利润,而想要盈利就需要更好地控制成本。40多kWh的电池,成本已经非常高昂,再加上各种配置的堆叠,选择1.2T发动机的原因也就浮出水面。
对于三缸发动机,国内汽车消费者一直都是报以排斥的心态。尤其是在燃油车时代,很多传统合资品牌甚至豪华品牌在国内尝试过三缸发动机以后,均未取得较好的表现,甚至很多明星车型因此丧失了火爆的市场。日产奇骏就是最典型的案例,当下的理想ONE,也宣布停用三缸发动机。
而三缸的用户心理,能否用绝对的性价比掩盖?那就要看零跑C11增程版,能否带给用户更多惊喜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并非只按低价越级的逻辑购车,零跑C11增程版即便存在一定价格优势,也不一定能够大卖。不然,同在18万价格区间的爱驰U5、奇瑞大蚂蚁也就不会无人问津了。
车质网公布的2022年三季度部分新能源车型的投诉销量比显示,零跑C11的投诉销量比高达万分之25.3,比三季度新能源车万分之19.2的平均值还高出6个点,四季度更是直接跌出榜单。如果C11不提升品质,仅靠低价的增程款或许能够割一波韭菜,但终究难以扭转乾坤。
降本增效,短期能够带来利润,但想要长远走下去,技术才是关键。
安防行业跨界过来的零跑掌门人朱江明,甚至比一些资本更清楚这一事实。所以一直以来,“全域自研”都是朱江明和零跑引以为傲、不断强调的关键词,并将此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宣传。
但投入七年未见显著成果,让人不仅起疑,零跑的全域自研到底成色几何?
全域自研,野心还是“大饼”?
所谓“全域自研”,即自研自制智能电动汽车核心系统及电子部件的所有关键软硬件。硬件结构从电阻开始打造,软件从代码开始写起,而目前其他造车新势力的硬件更多是依靠第三方。
上市前的招股书显示,零跑的电芯和内外饰是外购,其余的算法、软硬件、电子电气架构等都是自研。
据了解,截止到2022年3月7日,零跑汽车研发人员占了总员工的33.9%。同时,公司在中国注册专利1105项,申请专利485项,注册商标304项,注册软件著作权18项,注册著作权4项,C01就是这些数字下的产物。
根据官方透露的产品信息,零跑C01上将搭载一系列自研成果:AI芯片凌芯01、Leapmotor 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
全域自研一方面展现的是野心,但另一方面也不免被质疑是“大饼”。
从零跑实际的研发投入来看,2019年到2022年一季度,研发费用投入共计16.3亿元。期间每个财年的研发开支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306.4%、45.8%、23.6%。
对比同行而言,财报显示特斯拉2019年-2022年研发投入分别为93.69亿元、97.29亿元和169亿元、209亿元;与“蔚小理”三家相比,财报显示在2021年,蔚来、小鹏、理想单单是2022年三季度的研发费用都达到了30亿、15亿以及18亿元,差距明显。
对比之下,零跑自诩的研发能力,如何令投资者以及消费者信服?
去年3月,中汽研发布了零跑C11的CCRT测试结果,这款号称主打全智能的产品,在智能化方面的得分仅为42.6分。对比之下,特斯拉Model 3为76分,国内新能源车企中,蔚来EC6、小鹏P7和比亚迪汉EV的智能化得分都超过80分。
即便是零跑C01,其所搭载的自研凌芯01芯片,算力为8.4 TOPS,而同时期其他携手英伟达、地平线等供应商的车企,芯片算力早已突破30TOPS。
再看CTC一体化技术。零跑汽车当前的CTC,属于打了技术宣传的“擦边球”,其并没有严格遵循CTC原理中电芯直接集成在底盘上的概念,而是选择加入部分电池模组,这种模式是否能够成功,仍需要更长时间的市场验证来沉淀。
当下对于既缺乏利润回血,又暂无品牌沉淀的零跑而言,这种硬核技术营销路线,显然不是最优解。但上市后的零跑,为争取资本支持不得不讲一些带有夸大色彩的故事,而在兑现之前,也只能踉踉跄跄地拼命奔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社会新闻」
小瑞熙
关注
主题数67
比亚迪的百万电动大G,注定叫好不叫座?
阅读 3758
8月汽车制造业产销加快,利润增长1.02倍
阅读 2273
深成指、创业板指涨超3% 两市超4300股上涨
阅读 2246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