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缺货”风波再起,零售“老兵”家乐福何以至此?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缺货”风波再起,零售“老兵”家乐福何以至此?
[ 复制链接 ]
6个53
2023-2-8 07:15:10
雷达财经鸿途出品 文|李亦辉 编|深海
时间过去一个月,家乐福依旧“大面积缺货”。
近日,有媒体探访家乐福北京双井门店,发现该超市缺货现象较为严重,部分区域已经没有商品供应。在仅有的商品品类中,购物卡结算还受到限制,类似零食饮料、方便食品等被限制使用购物卡,而仅有部分高档酒水,常温牛奶等商品标注为可以使用购物卡付款,这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的担忧和不满。
2月6日,家乐福就上述问题回应新京报称,疫情、城市战略调整、黄牛等因素影响下,家乐福采取临时限购措施。因挤兑导致抢购造成的供应链压力,需要一个缓冲调整的窗口期。
但是,家乐福的运营困境并非最近出现。今年1月初,家乐福旗下的超市就因在多个城市“消费受限”频频登上热搜,坊间甚至传言家乐福或“即将倒闭”。
有接近家乐福的人士称,整个零售行业包括大卖场形态在疫情期间都遭遇了一定的挑战,家乐福在2019年被苏宁易购收购后,此前大幅亏损的状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目前经营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家乐福想要通过转型升级实现解困并不容易。
“缺货”风波再现
今年1月初,有关家乐福购物卡在门店无法购物、货架缺货甚至“倒闭”的传言在社交平台上持续发酵,继而引发不少消费者涌入家乐福门店刷购物卡抢购商品。
“媒体报道北京家乐福卖场很多商品不能用购物卡结算,我们赶来把购物卡余额消费完。”一位消费者表示,自己是看了新闻才赶来,他手上的家乐福储值卡还有1000多元的余额,想尽量用卡结算一次性花完。
当时,在不少家乐福门店已张贴告示,称由于系统升级,家乐福部分产品无法使用家乐福购物卡结算。这样的限制措施又滋生出了家乐福将要“倒闭”的说法,引发更多人去到门店里刷购物卡消费。
随着与家乐福相关的消息在社交平台上发酵,除了北京地区,上海、大连、合肥等多地消费者也在大众点评、小红书等平台反映家乐福购物卡“消费受限”,大部分商品不能用卡结账,部分超市出现商品缺货等情况。
对此,家乐福方面对外的回应口径是,公司正通过积极协调,多举措优化商品供应链效率,给消费者更丰富的商品选择。
然而,一个月时间过去了,情况似乎并没有好转。2月4日,央视财经前往北京一家家乐福门店探视,发现该门店大面积缺货,很多货架被大量包装盒放满,但盒内却并没有商品。
此外,门店还对购物卡消费进行限制,称“购物卡系统升级中,暂不支持购物卡结算,其他结算方式正常购买。”目前仅有部分高档酒水,常温牛奶等商品标注为可以使用购物卡付款。
家乐福北京区域运营总监马超表示,家乐福现在在积极地转型和升级,集团和各方面的资源在做协调,预计在一个月以内供货情况会恢复正常。
另据新京报消息,家乐福方面回应称,疫情、城市战略调整、黄牛等因素影响下,家乐福采取临时限购措施。因挤兑导致抢购造成的供应链压力,需要一个缓冲调整的窗口期。
在外界看来,商品缺货受供应链的限制还说得过去,但家乐福限制消费和退卡的行为并不合理。
据媒体报道,多名消费者反应,家乐福除了购物卡消费受限问题未解决,目前仍旧无法退卡,甚至有商品出现涨价的问题。
对此,广东金轮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林昭润表示,如果经营者长时间无法按照章程或约定提供足量商品、限制结算,有损消费者合法权益。他表示,如果章程没特别说明或者没有提醒说明,则不能作不合理的限制。
对于退卡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购物卡是预付费卡,只要消费者没有违约,决定不再消费时,随时都有权利要求商家退还卡内的余额。
零售“老兵”的危机
作为零售行业的“老兵”,家乐福自上世纪90年代同沃尔玛、大润发、乐购等外资大卖场陆续进入中国市场。
1995年,家乐福在中国的第一家卖场创益家店于北京开业。当时人们还习惯于去小卖部、批发市场和百货商店购物,这种新颖的大卖场模式,对消费者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天眼查显示,北京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注册资本为5166.28万美元,第一大股东为荷兰家乐福(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5%,属于中外合资企业。
进入内地市场之后,凭借着全新的购物体验,家乐福发展迅速,短短几年里就在上海、北京、江苏、广东、四川、云南等地开店。
到2010年,家乐福门店遍布23个省份,门店数量达到249家。但在同一时间,网络零售开始腾飞,人们的消费习惯自此改写,以大卖场为主的传统商超首次受到电商的冲击,家乐福在中国市场的风光不再。
2012年,家乐福宣布法国本土的超级市场营收疲软,市场也传出家乐福欲出售中国业务的消息。在此前后,家乐福的门店数量和销售额先后被大润发和沃尔玛超越。
在此期间,面对网络零售的冲击,家乐福曾谋求转型,比如尝试开便利店“家乐福Easy”,上线电商业务“家乐福网上商城”等等。
但这些举措并没有改变其颓势,2015年零售行业的倒闭潮中,家乐福中国也没有能幸免。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度家乐福中国区关了8家门店,2015年在华关闭门店18家。
2019年6月份,苏宁易购宣布将以48亿元的价格收购家乐福中国业务80%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据当时的公告,2017年和2018年,家乐福中国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10.99亿元和5.78亿元。
并入苏宁体系后,家乐福做了许多尝试,包括将苏宁旗下的生鲜超市苏鲜生改造成“家乐福精选店”、推出会员店等,但是这并未让家乐福扭亏为盈。
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家乐福中国的净亏损分别为3.04亿元、7.95亿元、33.37亿元和4.71亿元。
连年亏损叠加疫情的影响,让其处境更加艰难。眼下对家乐福而言,供应链承压的背后,外界怀疑其资金链可能已出现问题。
“我们早就停止合作了,家乐福被苏宁收购后资金链不稳定,一直拖欠货款。”一家位于华南市场的生鲜企业负责人告诉南方都市报,截至目前,他们公司被拖欠的50多万仍未付清,“公司已向法庭申请强制执行了。”
从公开消息来看,2022年以来,家乐福被供应商追收货款的事件频繁被曝光。种种迹象显示,业绩下滑的阴霾之下,家乐福的危机并非缺货的表象那样简单。
转型之路在何方?
近年来,随着社区团购、生鲜超市、便利店、仓储会员店等新零售业态不断涌现,传统的大卖场日渐式微,到了不得不转型的地步。
从上市公司公布的业绩来看,多家老牌商超企业陷入亏损。雷达财经注意到,截至目前,已有10家A股和H股超市上市企业发布业绩预告,其中仅家家悦、三江购物和创新新材(原华联综超)在2022年预盈;其他如永辉超市、人人乐、步步高和苏宁易购等企业则预计为亏损。
其中,苏宁易购预计全年亏损95亿元至115亿元。从其已披露的三季报中可以发现,去年前三季度家乐福无新开门店,闭店数量达到54家,门店数量从2021年底的205家减少到151家。
关店止损之外,超市企业要想免于被淘汰,还需加大转型突围的力度。在新零售专家鲍跃忠看来,大卖场模式不能适应新环境的变化,整个行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未来大卖场业态很有可能在新业态出现以后被蚕食殆尽,整个零售行业都将面临转型。
但转型并非易事。就拿过去两年火热的仓储会员店来说,这一模式并没能成为家乐福的救命稻草。资料显示,2021年10月,家乐福尝试推出了首家会员店,并公开表示要将国内一半的大卖场升级为会员店,意图通过付费会员形式,打开新的盈利局面。
然而,据了解,家乐福的会员店升级不仅进度缓慢,目前仅有4家会员店,且效果不佳。
有媒体表示,去年9月份开业的位于上海嘉定区南翔的家乐福会员店,升级后SKU从上万个缩减至3000-5000,产品从亲民货变成高端货;和同类型的Costco、山姆等会员店比起来,也没有热门产品,价格又比普通卖场的贵,导致出现客流与销量均下滑的情况。
会员制转型不顺,家乐福又尝试新的业态。去年下半年,家乐福中国执行总裁张奎对外提及“近场零售服务商”的概念。
按其说法,家乐福将在目前大卖场O2O核心服务3公里范围用户基础上,探索在10公里、15公里范围内进行消费市场扫描、消费需求洞察,用最集约的方式整合家乐福供应链、门店、零售云、易采云、社群等资源优势。
为此,家乐福打造了“社区品质生活中心2.0”的新模型店。以重装升级后的家乐福上海万里店为例,其服务覆盖家庭零售+街区餐饮+儿童游乐+全民健身等场景,聚焦打造社区生活中心店,以服务于商圈居民生活为出发点。
疫情管控措施调整之后,实体零售并不缺乏机会,只是经历了缺货、购物卡消费受限等风波后,家乐福还能否重新赢回消费者的信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6个53
关注
主题数839
26岁博士放弃北京户口回山东老家,发现国内埋藏最深金矿体
阅读 7510
包工头“偷拍张家慧打麻将”敲诈案一审宣判:被告人无罪
阅读 4997
25岁男演员突发心梗去世,与杨紫、范丞丞合拍的新剧尚未杀青
阅读 4210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