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资管深一度丨产品成立8年仍亏损 “老十家”公募长盛基金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资管深一度丨产品成立8年仍亏损 “老十家”公募长盛基金如何破局待考
[ 复制链接 ]
LOOK顶公
2023-2-8 07:15:10
原标题:资管深一度丨产品成立8年仍亏损 “老十家”公募长盛基金如何破局待考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洪小棠
2023年是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第25个年头,基金数量与规模在近年来均有跨越式增长,但基金业绩表现却分化明显。有许多为投资者带来长期良好回报的基金,也有许多基金的业绩并不尽如人意,甚至部分基金成立至今净值一直在1元以下。
经济观察网记者梳理发现,在全市场6053只主动权益基金中(A/C分开计算),有2203只产品成立至今仍亏损,占比36.40%,其中有159只成立满三年的基金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亏损最多的基金为长盛国企改革混合基金,该基金自近8年的时间里,净值处于1元以下,成立以来回报为-55.20%。
多只主动权益产品长期业绩不佳,长盛基金规模严重掉队于其他“老十家”基金公司,其基金管理规模在全市场公募规模中排为中游水平。
周兵接手成为长盛基金总经理尚未满2年,该如何破局长盛基金困境,或许考验着这位公募老将。
从未赚钱的基金产品
经济观察网记者根据wind数据梳理发现,在剔除成立未满一年的基金后(下同),全市场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及灵活配置型在内的6053只主动权益基金中(A/C分开计算),有2203只基金成立至今仍亏损,占比36.40%。
不过,记者发现,由于基金发行在市场相对高点及随后的市场疲软等影响,在上述2203只亏损基金中,2020年及2021年成立的基金共计2044只,占比超9成。
此外,还有159只基金自成立以来仍亏损,其中“年龄”最大的为2007年成立的基金——中邮核心成长,迄今16年基龄中仅在牛市及成立初期取得过短暂的收益,大多数时候该产品的复权净值都在1元以下。
更有甚者,部分基金成立至今复权净值几乎从未超过1元,其中亏损最大的基金为长盛国企改革混合。
“七年了,现在孩子都读二年级了,还亏40%多。”在长盛国企改革混合的基金社区里,有投资者发出抱怨。
长盛国企改革混合基金成立于2015年6月4日,彼时发改委、深改组等系列文件从国家层面确定了国企改革的方向后,国企改革风起,该年更被市场称为“国企改革元年”,随后,公募基金加大了对国企改革主题类基金的布局,先后成立了10只国企改革基金。到目前,长盛国企改革混合为其中业绩表现最差的。
该基金仅在建仓期净值在1元以上,此外在近8年的时间里,净值均在1元以下,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6日,长盛国企改革混合的最新净值仅为0.4480元,成立以来的复权净值增长率为-55.20%,大幅跑输沪深300、该基金业绩基准以及同类产品。
该基金的基金经理8年间也调整较多,在基金成立不到1年,由田间管理的长盛国企改革混合由于业绩不佳,长盛基金不得不增聘吴博文与之共同管理,但双基金经理下仍难改基金亏损态势,基金亏损9.86%。之后乔培涛接任吴博文,该基金依旧处于亏损状态。
2020年4月,该基金由现任基金经理代毅接管。截至目前,其管理该基金近3年,任职回报仍为负,为-2.22%。
由于该基金成立以来从未进行过分红,如果投资者在成立时便认购买入,持有8年后仍亏损超50%,还未考虑申购费、管理费、通货膨胀和机会成本等因素。
业绩长期亏损的背景下,投资者也在用脚投票。长盛国企改革混合成立时的募集规模达32.52亿元,到去年底,该基金仅剩4.04亿元,缩水比例超87%。
同样成立于2015年的长盛中小盘精选基金也处于亏损状态,截至2023年2月6日,该基金最新净值为0.7860元,成立以来回报率为-36.27%,在同类排名中垫底。
该基金已经沦为“迷你基”。截至2022年年末最新披露的数据,该基金规模仅为1300万元,持有户数999户。
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2年年末,长盛基金共计30只主动权益基金,有16只基金规模不足2亿元,占比过半,更有5只基金规模不足5000万元,达到基金清盘线。
等待破局
身为“老十家”之一的长盛基金可谓“含着金汤匙出生”。根据公开资料,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3月26日,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也是首批获得全国社保基金管理资格的六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不过,与“老十家”其他公司相比,近年来长盛基金的发展却持续“掉队”,截至2022年12月31日,长盛基金最新管理规模为634.95亿元,在全市场公募规模中排名第69位。
2021年年中,长盛基金的管理层发生变动,林培富因工作变动不再担任总经理,时任董事长周兵兼任长盛基金总经理;同年7月22日,长盛基金公告宣布高民和接替周兵成为新任董事长。
根据公开资料,在加入长盛基金以前,周兵曾任中国银行总行综合计划部副主任科员、香港南洋商业银行内地融资部副经理、香港中银国际亚洲有限公司企业财务部经理、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业务总部副总经理(期间兼任海南华银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北京证券营业部托管组负责人)、北京朝阳门大街证券营业部总经理。
2004年10月,周兵便加入长盛基金,历任副总经理、总经理,并于2017年担任董事长。而去年周兵担任总经理,让市场对长盛基金的发展颇为期待。这位在长盛基金工作近19年的公募老将,尚待带领该公司走出业绩与规模困境。
身为“老十家”之一的长盛基金正在努力跻身公募的第二梯队。
周兵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其制定了两个阶段发展规划:第一阶段是2021年至2023年,长盛基金将补上固收类业务短板,完善其对权益基金的侧翼保障功能,争取实现行业地位与排名的恢复性提升;第二阶段是2024年至2025年,长盛基金将坚持股债均衡发展,并以权益类基金为突破口实现全面超越,力争完成五年计划目标,即以超越行业的年化增速发展,力争跻身公募基金的第二梯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LOOK顶公
关注
主题数878
胡鑫宇遗体在学校附近山区发现,知情律师:家属正申请异地公安侦查,判断是否自缢还
阅读 8529
春晚爆款《碇步桥》背后:演员感染新冠不能排练,节目音乐删减到4分钟
阅读 5231
严惩“躺平式干部”!地方接连出手,多名“躺平者”曾被集中诫勉谈话
阅读 4738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