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威马CEO“年薪”12亿,真相是这样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威马CEO“年薪”12亿,真相是这样
[ 复制链接 ]
丁香如雨捌
2022-9-28 13:49:45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作者 | 黎明 编辑 | 艾小佳
来源:深途
一家年亏82亿元的公司,CEO拿走12.6亿元的薪酬。这听起来似乎有点离谱。
这家公司是威马汽车,CEO是沈晖,他是威马的创始人。
作为造车新势力曾经的尖子生,如今的掉队选手,威马的问题有很多,比如销量被越来越多的新势力反超,公司亏损逐年加大,IPO进展缓慢等。就连二梯队成员零跑汽车,也跑到了威马的前头,将于9月29日在港交所正式IPO。
威马也在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还在等待审核批准。根据招股书,威马在去年向董事及监事发放了17.5亿元的薪金,其中沈晖分得12.6亿元。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公司亏损高达82亿元。
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不过,这个数字具有很强的误导性。它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老板将公司当成“提款机”,甚至,老板的天价薪酬,并不是造成公司巨额亏损的主因。
数字背后,威马正在经历一场赌局。赌局的核心人物是沈晖,他需要带领威马敲开港交所的大门,给公司带来更多现金流,以及更重要的,给真金白银投资了威马的人一个退出渠道。这个任务只有他才能完成。
天价“年薪”只是表象。威马没有退路。
价值12亿的超大“支票”
从账面意义上来说,去年沈晖的确从威马拿到了12.6亿元的收入。不过这其中的核心点在于,这是“账面”收益。
实际发到沈晖手里的是多少钱呢?
201万元。
剩下的都是股权激励。换言之,这是一张支票,而且是尚未兑现的那种。
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到,去年,董事长兼CEO沈晖,从威马拿到12.62亿元,其中201万元是薪金及花红,12.597亿元是受限制股份。如果按比例来算,股份占到99.84%。
既然是“受限制”,也就是说,这张超大支票要兑现,需要满足一些条件。这些条件可能是战略上的,也可能是业绩上的。
一位投行人士对深途说:“股权激励很常见,很多企业上市前都会预留出来一个池子,一般是有条件、分阶段才能拿到手。”
威马没有透露具体要满足哪些条件,不过类比特斯拉,可以有一些借鉴。
特斯拉CEO马斯克在2018年从特斯拉获得了2030万份期权奖励,完成12个目标可全部解锁,这些目标总结下来有两类,一是市值目标,二是经营目标。后来马斯克完成目标,兑现期权,成为了世界首富。
当然,如果目标没完成,那期权也就失去了意义。
对于公司而言,发放期权时并没有产生现金支出,只是徒手画了一张大饼,然后在账上记了一笔。对于拿到期权的人来说,也只是在账上记了一笔权益,它是未来可能拿到的收入,但不是现在。
所以,期权可能是一个大红包,也可能是一张空头支票。
公司的账目要有据可查。期权开支作为一项费用记账后,会影响净利润这个指标。由于这笔钱并没有实际花出去,所以净利润也就有了“水分”。
回到威马这个事情,公司对沈晖的股权激励开支是12.6亿元,算上其他高管的加起来一共是17.5亿元。2021年,威马公司的账面净亏损是82亿元,去掉股权激励和各种干扰指标,经调整的净亏损金额是54亿元。
如此看来,沈晖不是在掏空公司,公司亏损也不是因为给他发钱太多所致。
面对外界铺天盖地的质疑,沈晖发朋友圈称,“有些事情,脚趾头想想就知道真假,不值得花时间解释。”然后顺手给威马打了个广告。他同时调侃道:“我也不知道我的收入这么高,老婆查我就麻烦了。”
总体上,CEO们的收入一般来源于多个渠道,除了工资、奖金,还有股票奖励、期权奖励等。股票和期权是很重要的来源,绝大部分CEO都不是靠拿工资赚钱。之前有些CEO说自己只拿“一元工资”,更多是噱头。
严格意义上,沈晖的12.6亿元,不能叫“年薪”,因为不是每年都有,而且不确定性很高。2019年和2020年,威马就没有向沈晖发放股份奖励。
那么,去掉股票和期权收入,沈晖的年薪高吗?
我们来做个对比。
2021年,沈晖的年薪是201万元,零跑汽车CEO朱江明是167万元,理想汽车CEO李想是137万元,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是101万元。
在这几个车企CEO里,沈晖的年薪算高的,但放在高管中就很一般。小鹏汽车总裁顾宏地去年的年薪是738万元,理想汽车总裁沈亚楠是200万元,零跑汽车总裁吴保军是344万元。
CEO不如总裁赚得多,算是新造车行业的一大特点。
半年前,“小鹏汽车高层顾宏地年薪4.35亿”还上了热搜,当时小鹏的回应是“并非全部是现金,还包括股权和期权,超过90%是几年累计的股权激励总和”。而就在这个月,沈亚楠在5天之内抛售100万股理想汽车股票,套现9000多万元。
股权激励为什么要在IPO前?
威马向沈晖发放12.6亿元的股权激励是有意图的。
这种超大额的股权激励,一般会发放给两种人,一是公司老板,二是核心高管。沈晖、李想、何小鹏都算是老板,公司干好干坏都是自己的;顾宏地是典型的职业经理人,从外部高薪引进。
给老板发股权可能是奖励,也可能是激励,给高管发通常是为了留住人。至于发多少,公司自己说了算。
2014年一季度,京东在美股上市前夕,董事会向CEO刘强东发放了一笔价值36.7亿元的股票奖励,这导致京东当年出现史上最大亏损。当时京东是这样解释的:“考虑到他(刘强东)过去和未来的服务”,以及,“股票薪酬对于我们吸引并留住关键人才和员工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小米也干过类似的事情。2018年小米上市,董事会发给雷军一笔价值99亿元的股权激励。当时也有媒体质疑,小米总裁林斌出来解释:“这次股权激励是在雷总不知情的情况下,董事会一致通过。这是对过去8年雷总带领团队的奖励,我们管理层都觉得这是实至名归。”
这里有一个共同点,股权激励发放的时间,都是在IPO前夕,包括威马对沈晖也是一样。决定权,则是在公司董事会。
第三方研究、咨询机构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对深途说,公司正式IPO之后,成为公众公司,再发放股权激励限制会比较多,要考虑中小股东的感受,“私人公司大众管不着,所以要在IPO前把该干的事全部干完。”
对于普通人而言,如此大金额的奖励会觉得难以理解,但这对于公司而言属于正常操作。“这是在融资阶段,所有投资人和股东全部同意的,你情我愿,又不违法违规,符合市场规则,很难说什么。”况玉清说。
威马成立于2015年,沈晖是创始人、董事长、CEO。成立至今,威马先后经历十轮融资,股东结构非常复杂,既有风险资本、互联网巨头,也有国家队的地方产业基金。从股权结构来看,沈晖夫妇是威马汽车大股东,两人合计持股30.82%;管理层及员工持股13.75%,剩下部分股权非常分散。
不论是股权还是职权,沈晖都是一把手,是公司核心人物。威马这家公司的发展,跟沈晖个人是强绑定的。
在创办威马之前,沈晖最光鲜的履历是在吉利担任副总裁期间,带领团队完成了吉利收购沃尔沃这笔巨大的交易,在行业里积累了信用,而且获得了政府的认可。威马在早期跟地方政府合作,拿地盖厂,收购汽车生产牌照,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沈晖个人的资源和影响力。所以威马是造车新势力中最早自建工厂的,而且一建就是两座。
整合资源,打通门路,给公司融资,这都是沈晖所擅长的,也是威马一直以来所需要的。
一位接触过沈晖的投资人对深途说,沈晖是一个很自信的人,很擅长整合资源,跟政府合作也是强项所在。
上市前夕威马给沈晖发放巨额股权激励,也是想让沈晖再使把劲。投资人和员工都需要大饼,董事长同样也需要。
一位资深人力资源从业者对深途分析:“车企是属于长期投资的类型,公司愿意出那么多钱,是不是希望这位CEO多去找钱,或者是有别的我们看不到的任务,这就相当于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压力来到沈晖这边
沈晖的压力不小,因为威马的现状不容乐观。
先不说公司的巨额亏损,毕竟造车是一个重资本、高投入、长周期的行业,早期亏损多一点可以理解,各大造车新势力都是如此。
问题在现金流。
根据威马招股书,去年底,威马账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是41.6亿元,比不上零跑的43.4亿元,远远落后于“蔚小理”。这40多亿的现金看起来很多,但花起来很快。一方面运营费用很高,另外还要还贷款,威马需要一直融资才能维持运转。
威马的债务很重。过去三年,威马每年都在找银行借钱。2019年、2020年、2021年,威马分别向银行借款24亿元、64亿元、100亿元。今年4月又借了10亿元。
向银行贷款要有抵押物。威马湖北黄冈工厂和浙江温州工厂的部分物业,已经在借款时被抵押和担保。
今年3月底,威马一共有89.5亿元的借款,其中长期借款66.7亿元,短期借款22.8亿元。去年,为了缓解流动性压力,威马用长期借款对短期借款进行再融资的方式进行了债务重组。
债务压力是很直观的,只要有新融资进来就能解决,还有一些问题是隐性的,比如股权回购。
去年9月,威马对股权架构进行重组,行业投资者(包括衡阳国资、合肥国资、长江产业基金等)投资58亿元,财务投资者(包括上汽集团、盈科资本、昆山创威新能源等)投资27亿元,分别持股13.01%、6.06%。
这次重组对股权回购进行了约定。威马上市满一年后的四年内,行业投资者每年有权要求威马回购25%的股份,回购时在原价基础上加上每年12%的利息。财务投资者则可以在上市满一年后,随时要求威马回购,而且比例不限。
投资人获得了赎回权。这对威马的风险在于,一旦触发赎回,威马最多可能要支付85亿元的回购款,另外还要单算利息。这将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会不会触发赎回,要看投资人对威马未来的发展是否有信心。只有公司上市,股价上涨,投资人才能赚钱。否则,再多的股票也没法变现。
然而,威马的业绩并不突出。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威马的销量是4563辆,同期蔚来、小鹏、理想、哪吒、零跑的销量都在1万辆以上。8月,威马销量是4567辆,涨幅微乎其微,问界、极氪都超过了威马。
C端市场一直没有打开,威马在B端和C端之间徘徊,战略摇摆。寄予厚望的旗舰轿车M7,发布快一年了,目前仅说年内上市交付,没给出具体时间表。在这期间,新势力的新车一辆接一辆,市场打得火热,提前进入淘汰赛。
威马必须得上市,上市所获得的资金对威马非常关键。只有上市之后,投资人才能获得通畅的退出渠道。另外,通过上市提振员工士气,打响品牌知名度,对于提升销量也有帮助。
这一切的压力,都来到沈晖这边。作为董事长,他责无旁贷。天价“年薪”,只是推动威马向前的一个手段。
*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社会新闻」
丁香如雨捌
关注
主题数83
上海三思LED点亮40公里黑山南北高速公路
阅读 5203
黄光裕夫妇年内减持国美零售超 50 亿股
阅读 5038
风光蓝电E5官图发布 2023年一季度上市
阅读 2895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