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百万姐”立下Flag,小鹏汽车能否浴火重生?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百万姐”立下Flag,小鹏汽车能否浴火重生?
[ 复制链接 ]
wl09222017
2023-2-10 13:39:42
近日,前不久加盟小鹏汽车的王凤英在内部得到了一个新的诨号——百万姐。
原因是王凤英立下了“三年小鹏销量百万级别,五年小鹏市值达千亿美元”的Flag。
小鹏汽车相关负责人已经公开否认这个消息。这似乎有些1月30日之前小鹏汽车还在不承认王凤英加盟的熟悉味道。
王凤英的这个Flag立不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新官上任需要三把火,更何况王凤英作为业内顶级精英跳槽到新势力的明星企业,这件事本来就万众瞩目,王凤英在气势上就需要把火烧起来。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不管这把火怎么烧,笔者认为如何完成2023年的目标更为现实。
春节假期开工的第一天,何小鹏定下了2023年的KPI目标,那就是小鹏汽车要完成销量20万辆的目标。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小鹏汽车实现交付量120757台。也就是说小鹏汽车要在2023年实现66%的增长。
这对王凤英来说,这个任务并不轻松。原因不是王凤英能力不够,而是她需要重新完善小鹏汽车的销售网络和体系。
公开资料显示,小鹏汽车销售网络包括了直营和加盟两种模式。目前全国网点400余家,且高度集中在一、二线核心城市及主要经济带周边,下沉深度和覆盖广度均不够。
至于说怎么调整,目前尚不得知。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绝不是大家认为的在直营和传统的加盟模式之间做二选一,一定是在保证销售和服务体验不变的基础上,在直营和加盟之间做出调整,变得更有效率,同时实现快速扩张。
这需要时间,还有阵痛期。如果阵痛超过了忍耐,王凤英又该如何应对?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里曾说,如何适应全新的工作节奏,如何取得何小鹏的充分信任,是王风英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小鹏汽车的症状
小鹏汽车在2022年曾豪言“确保25万辆,冲击30万辆”,结果去年累计交付新车12万余辆。去年10月和11月连续交出不足6000辆的销量成绩单,加之G9上市后的“乌龙事件”,小鹏汽车不仅丢掉了2021年的造车新势力销冠宝座,更被挤出销量榜的前三位。
小鹏汽车产品价格的“混乱”让消费者着实有些看不懂。G3作为第一款产品定价14-18万元;第二款产品P7直接冲到24-42万元,外界认为小鹏汽车要放弃性价比,主攻高端市场;当外界以为小鹏继续品牌向上时,第三款产品P5又回撤到17-20万元;随后第四款产品G9再度冲上30-46万元。
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小鹏推出新车忽低忽高的,没有什么连贯性,颇有一种游击战的套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背后的逻辑就是主打单品爆款,这在初创企业很常见,需要快速启动,快速响应,一旦有效果,就快速迭代,持续不断地强化深入,直到把这个细分市场完全吃透。
准确地说,小鹏采取单品爆款的打法并没有错,只是当小鹏汽车现在已经成了一定规模,年营收超过300亿,年销量突破了10万辆,这时候单兵突击的打法就显得不合时宜。小鹏需要像古代的岳家军、杨家将一样,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标签在战场上打出自己的名头。要打响这个名头,需要有标志性的战袍,标志性的战旗甚至是武器。
回到小鹏汽车,就需要小鹏汽车品牌标签要足够清晰,要让消费者有明确的认知,车型也要有足够的辨识度。总而言之,就是要有足够的差异化。
何小鹏曾直言小鹏汽车的问题:战略规划不够清晰,导致小鹏汽车出现产品之间连续性问题、SKU多与少的问题、标配与选配问题、使用全新技术导致供应商的变化和挑战等多项问题。
王凤英这经不好念
王凤英加入小鹏前曾发过一份报告,报告里毫不留情地指出小鹏现有的两个劣势:
一个为缺乏清晰的主干品类,小鹏尚未清晰建立起品牌的认知,目前旗下从15万元到40万元的车型,包含了轿车以及SUV两大品类,但每一个品类中都没有一个代表性或者明星的车型。
另一个则是缺乏聚焦的智能特性,智能化是整个电动品类或者电动品牌公用的属性,在整个智能化下如何找到差异化是小鹏应该解决的问题,智能化没有差异就会陷入无限的军备竞赛。
尽管造车新势力品牌和传统汽车企业,在企业文化、工作节奏、产品思维上有很大不同,但新势力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更何况它最终也是以卖出产品为目的,王凤英有着丰富的行业认知和丰富的操作经验,她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新势力避免踩坑。
王凤英在长城汽车主抓战略规划和营销。长城皮卡时期,她将市场常见的“代销制”改成“经销制”,随后建立专营店和售后服务体系;随后,长城汽车确立聚焦SUV品类的战略,哈弗H6成为爆款车型,打破合资SUV的垄断地位,成为国货之光。在这个过程中,王凤英更是功不可没。
笔者认为,王凤英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魏建军对她的充分信任。要知道,长城汽车聚焦SUV可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当时的竞争对手,谁家都是轿车和SUV两条腿走路啊,唯独长城是单腿,相信在这个过程中,魏建军有无数次的动摇,和王凤英也有过数不胜数的讨论,但最终在魏建军的支持下,王凤英终于把哈弗H6做成爆款,书写了中国汽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果说,王凤英在小鹏汽车推出了一个违背大部分人认知的举措,何小鹏是否有魄力无条件地支持呢?
这就要看何小鹏的格局以及他对王凤英的相信程度。
市场风向发生变化
从小鹏汽车出现的问题可以看出,它现在需要有一个人要大刀阔斧地进行自我革新。这件事本来应该落在何小鹏身上的,奈何何小鹏一直觉得自己并非CEO的人选。因为他缺少“商业”基因,一直在为小鹏寻找合适的CEO,但由于没能找到合适的人选,最后他只能自己上了。
何为商业基因,用现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比如李想、李斌还有余承东都是如此,他们可以在聚光灯下、在社交媒体上、甚至在央视的采访节目里口无遮拦地去说一些争议性非常强的话语,引发疯狂的讨论。何小鹏尽管有样学样,但是他显然更愿意专注于制造、供应链和技术研发等幕后事情。
现在,这个角色变成了王凤英。因为在三个总裁中,王凤英执掌了最重要的产品规划、产品矩阵以及销售体系大权,她就是实际意义上的CEO。
某种意义来说,造车新势力已经到了从原有的产品为先到营销优先的转型阶段。我们以蔚小理为例,蔚来的问题同一平台车型的雷同性过高,ES7、EC7和ES6、EC6等车型,打着差异化旗号的套娃难以让消费者眼前一亮。
理想汽车在产品层面一直主打增程式,号称无里程焦虑,可随着纯电车型续航里程的增加以及补能方面的成熟,理想汽车的优势正在缩减,就好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而纯电车型至今仍然没有推出,等推出之后是否能打过蔚来、小鹏以及其他竞争对手还不好说。从这个角度来看,理想汽车并没有产品优势可言。
小鹏汽车的问题,我们在前文已经讲过了。可以说,蔚小理三家已经走完了从0到1的阶段,现在是1到10的阶段。
更为关键的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经过这几年的高速发展,正在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从供给导向过渡到消费导向,也就是说之前是车企来主导,现在是消费者唱大戏。
相信每一家新势力品牌都在谋求改变以适应新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小鹏汽车跑得最快,貌似力度也最大。没办法,小鹏汽车摔得也最疼。
从这个角度说,王凤英能够加盟小鹏汽车,是小鹏汽车主动选择的结果。
至于说2023年的20万的销量目标,某种意义来说,王凤英能否完成并不重要,这一年更重要的任务是完成营销体系的完善。为什么说是完善不是重建呢?因为在小鹏汽车身上,王凤英不能完全照搬过去的经验和打法,如果是重建,那就意味着她将打破现有的直营模式,完全回归以前的经销商模式,如果是这样,小鹏汽车现有的销售服务体验就无法保证。她需要在小鹏汽车现有营销基础上完善管理体系,既要保证原有的体验优势,又要实现快速扩张,两套不同体系如何进行完善,王凤英或许要好好思考一番。
百姓评车
何小鹏邀请王凤英加盟,就是为了让小鹏汽车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在共同目标的追求上,双方应该已达成一些共识。在执行过程中,王凤英的大胆建议能否被何小鹏接受,能够接受多少?这需时间检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社会新闻」
wl09222017
关注
主题数60
保时捷LMDh原型车进入积极测试阶段 炬光科技发布光源模组AT02 Pro ...
阅读 4340
欧盟的半导体野心
阅读 3330
造车新势力的寒冬,来得还是太晚
阅读 2512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