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多点发力推进农业强国建设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多点发力推进农业强国建设
[ 复制链接 ]
wanhuar
2023-2-11 04:45:06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这是我们党第一次郑重提出建设农业强国。在 2022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 中国是一个拥有 14 亿多人口的世界大国,建设农业强国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的国情农情,建设农业强国须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打牢农业强国的基础。
21 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耕地被占用。根据国家第一次农业普查数据,截至 1996 年 10 月,全国共有耕地 13003.9 万公顷;而根据国家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截至 2006 年 10 月,全国共有耕地 12177.59 万公顷。如果耕地面积按照这个速度下降,建设农业强国将无从谈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18 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 我国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只有保护好耕地,守住 18 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住耕地面积下降趋势,才能打牢农业强国的基础。要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作为刚性指标严格下达各级党委和政府,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
我国的耕地问题不仅表现在数量上,同时也表现在质量上。因此,在耕地问题上,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二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确保黑土地总量不减少、功能不退化、质量有提升、产能可持续;三是积极挖掘潜力增加耕地,将符合条件的盐碱地等后备资源适度有序开发为耕地;四是分类明确耕地用途,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
第二,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逐步提高土地生产率。
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多地少国家,解决食物供给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从 1991 年到 2020 年,我国谷类单位面积产量增长了 49%,已经与日本、韩国持平,且高于中高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但仍然低于美、德等发达国家。在谷物中,我国稻谷、小麦单产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但大豆、玉米则还与发达国家有着明显差距。通过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生物技术进步,缩小单产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是唯一的现实出路。
从全世界范围看,当前,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我们必须抓住这次机会,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一是要在严格监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推动大豆、玉米等转基因新品种的产业化应用;二是要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对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深入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三是要加快打通科技进村入户通道,促进政府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和市场社会化服务协调发展。
第三,提升农业机械化和装备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低是我国农产品成本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我国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装备化水平,解决主要农产品劳动生产率低下问题。
从农业机械化水平来看,目前,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经达到 72.03%,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作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 97.29%、85.59% 和 90%。在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下,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向:一是薄弱作物和畜禽,如油菜、花生、畜牧养殖、水产品养殖等;二是薄弱环节,如水稻机械种植、棉花机械收获等;三是薄弱领域,如设施农业,农产品烘干、冷藏等;四是薄弱地区,如山区、丘陵地区等。再看农业装备。所谓农业装备,指的是各类温室、农田水利设施、农田电力设施,以及在田间地头监测气、温、水、肥等要素变化情况的设备等。以温室为例,2021 年,我国共有各类温室 2667.2 万亩,其中连栋温室 84.6 万亩,日光温室 781.4 万亩,塑料大棚 1765.8 万亩。单从这个结构看,温室中主要是结构单一、生产水平低下的塑料大棚,今后要向生产水平高的连栋温室和日光温室发展。至于农田水利设施和农田电力设施,以及监控气候、温度等要素的设备,目前的应用仍主要限于高标准农田,距离全面普及还有距离。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将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不断延长产业链价值链。
据估算,我国整个农业领域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每年大约为 4 万 -5 万亿元,而目前能够得到的服务大约为 2 万亿元,还有很大的缺口。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根据国家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截至 2016 年底,全国共有农户 2.30 亿户,其中农业经营户 2.07 亿户,按照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 15.75 亿亩计算,农业经营户户均 7.6 亩耕地。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这属于超小型规模。在这样的资源禀赋条件下建设农业强国,决不能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必须立足我国国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走自己的路。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 这样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各地都像欧美那样搞大规模农业、大机械作业,多数地区要通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规模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效率。" 在 2022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小农户服务好、带动好。
立足国情建设农业强国,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建设农业强国过程中,要把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放在突出位置,在政策上给予充分优惠,发挥其带动小农户作用,实现小规模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二是发挥部分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以及休闲观光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民参与度和对二产、三产利益的分享比例;三是普及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近年来的农业生产托管试点经验,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从事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农户提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农民收入,还可以降低农产品成本,提高我国主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作者:孔祥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崔凯铭 张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wanhuar
关注
主题数973
送别!给汶川地震捐款的卖炭老人走了
阅读 5178
哀悼!大连万达功勋前锋小王涛去世 享年52岁曾4夺甲A冠军
阅读 4568
时政微纪录丨圣地温故再出发
阅读 4144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