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庙穷富方丈,威马不一样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庙穷富方丈,威马不一样
[ 复制链接 ]
suisuiblue
2022-9-28 13:49:45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牧歌
来源/螺旋实验室(ID:spiral_lab)
2020年1月,威马创始人沈晖在微博上转发了王兴的一段话,称要与王兴来一场对赌,未来威马汽车一定会是新势力里的Top 3。
彼时的沈晖确实有这样的底气,在当时刚刚过去的2019年里,威马实现了16876辆的销量,仅次于蔚来的20565辆,高居新造车市场的第二位。
但后来威马的发展却并没有如沈晖所料,按照2021年的车辆交付量计算,威马不仅没能和蔚小理并驾齐驱,甚至于都没能赶上零跑、哪吒等第二梯队的新能源车商。
在市场销量并不出彩的情况下,迫切想要通过上市逆转颓势的威马,又遇到了更大的舆情危机,创始人沈晖高达12.6亿元的年薪,让这家企业又陷入了庙穷富方丈的争议之中。
沈晖拿走威马1/4营收?
近日,威马披露了二次冲击港交所的招股书,相比较业绩和财务数据,这份招股书更为引人关注的部分来自于职工薪酬。
根据招股书显示,2021年威马管理层薪资总额为17.5亿元,而作为董事长的沈晖一人就高达12.6亿元之多,其中薪金及花红为200万元左右,剩下的则均为受限制股份。如果威马汽车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在限售期解禁后,这部分股票便随时可以变现。
相比较天价的薪资,威马同样刺眼的还有并不算出彩的业绩,2019年至2021年,威马汽车收入分别为17.62亿元、26.71亿元和47.43亿元,年内亏损则分别达到41.45亿元、50.84亿元和82.06亿元,近3年亏损累计已达174.35亿元之多。
按此计算,沈晖在2021年一年的薪资,就等同于当年公司四分之一的营收。
而从一些外部数据来看,威马汽车近年来的销量排名也在逐年下滑,2020年,威马还仅次于蔚来,排在了新造车势力的第二位,彼时市场上甚至于将威马与蔚来、理想、小鹏一起,称作“新能源汽车四小龙”。
但是到了2021年,威马汽车的排名便已经跌出领跑区,全年销量仅为“蔚小理”的一半,甚至于都没能赶上原本在第二梯队的哪吒和零跑。
也因为持续不佳的销量成绩,外界关于威马汽车“掉队”的声音并不少见,在去年7月的媒体沟通会上,沈晖对此回应称:“公司没有掉队,新造车的上半场才刚刚开始。”
沈晖履历光鲜,算是新造车势力中为数不多的正经车圈人,他曾获得美国哈佛商学院AMP学位,并于2009年加入吉利汽车,并率领团队完成了吉利收购沃尔沃的重要任务,这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外并购。
此后,沈晖还主导了沃尔沃欧洲及美国董事会及高管团队的重建,并长期担任沃尔沃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
2015年12月,沈晖创办威马,由于其本人过往在汽车行业的光辉履历和诸多成功项目,也使得威马一时间吸引了众多明星PE和VC入场,国资、地方产业、境内外投资机构汇聚一堂,包括百度、腾讯、红杉基金,以及李嘉诚家族都是其幕后的投资者。
业绩差是原罪
拥有豪华投资团队的威马必然不会小气,算上今年3月份完成的约5.96亿美元的Pre-IPO轮融资,威马汽车的总募资金额已达到了350亿。
但在新能源汽车这片战场上,再多的融资似乎也只不过是账面上的一个数字,无论是供应链还是销售渠道,都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进行填充。
但是在威马近两年业绩不佳的情况下,沈晖的12.6亿年薪就难免会引发争议,甚至于陷入“庙穷富方丈”的质疑之中。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沈晖的12.6亿并不是收入,他真正到手的只有200万左右的薪金花红,剩下的只能算做是企业上市成功之后的股权奖励。
类似的情况在国内的科技圈里也有过先例,比如2018年小米集团上市之后,小米也向董事长雷军支付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约99亿元。而2014年京东上市时,刘强东也因同样的激励政策拿到了约41亿元的薪酬奖金。
不过和雷军及刘强东不同的是,小米和京东上市时都已经在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在各自领域内被广泛认可,而“流血上市”的威马,登陆资本市场的意义更多来源于募资,而沈晖领取超高股权激励就难免会招来非议。
针对于此事,沈晖自己也在朋友圈发表了一篇似是而非的回复,“有些事情,脚指头想想就知道真假,不值得花费时间解释”。
谈起车企一把手的薪资水平,就公开数据来看,造车新势力企业大约都在150万-200万左右,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和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都在这个区间内。
而全球范围内真正超高薪资的,其实还得是“硅谷钢铁侠”马斯克,根据第一财经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他从特斯拉总共领取了约1575亿元人民币的薪资。
而马斯克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薪酬,也来源于他和特斯拉董事会在2018年约定的薪酬方案,根据当时的方案细则,在2018年后的十年间,马斯克没有任何工资或现金奖励,他的收入完全与特斯拉市值和经营业绩挂钩,如果马斯克能带领特斯拉实现诸多目标,那么其就可获得更多的股票期权。
所以归根结底来看,高薪无罪,业绩差是原罪。
这笔钱再想拿不容易
即便是给予未来期内的股权激励,如今在被媒体各种解读之后,未来沈晖想顺顺利利地拿到这笔钱,恐怕也并不容易。
主要的原因还是来自于威马近两年来的低迷表现,无论是对于投资者还是用户来说都并没有达到预期,即便是成功上市,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市场颓势。
从企业发展来看,需要长期的研发投入;从用户需求来看,希望完善配套设施;从投资人角度来看,希望尽快看到新产品来刺激股价。
而无论是哪一项,都需要沉甸甸的资金打底。
这么多双眼睛之下,即便是股票解禁之后,沈晖的12.6亿还能安然地收入自己囊中吗。
雷军虽然在小米上市之后也拿到了99亿元的超高激励,但他的做法更为高明,在当时的股票解禁之后,雷军承诺将锁定期延长,在未来一年时间内不减持小米股份,同时将上市前获得的股权激励全部捐赠给慈善机构。
这种做法,一方面提振了公司的股价信心,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公众对于小米和雷军的好感度。
考虑到威马目前的处境,大手笔的捐赠可以暂时先放放,但锁定股权和加大研发投入这种措施,至少在明面上得由沈晖拿出来多说一说。
前文这种情况,也仅仅是建立在威马继续保持运营的情况下,如果未来几年威马销量继续走低,那么很有可能最终走向彻底出局的命运。
按照沈晖自己在2018的推断,“新造车团队未来只有两三年时间,如果到不了10万台的年销量,就没法活下去。”
无独有偶,瑞银证券也测算出电动车的盈亏平衡点大约为20万辆,起步是10万辆,而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同样发表过类似观点。
而翻开威马的年销量,从2019年到2021年,三年加起来的销量都没能超过10万辆,今年第一季度,威马汽车更是仅售出了7476辆电动汽车。
作为对比,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和哪吒汽车在今年一季度都已经实现了3万辆以上汽车交付量,蔚来汽车和零跑汽车同期交付量也在2万辆以上。
距离“生死线”还遥遥无期的威马,如果在未来几年“突然死亡”,可能也不是什么太意外的事情。
到时候,连庙都没有了,要老方丈还有什么用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社会新闻」
「FIB-TEM」
suisuiblue
关注
主题数112
LT8619C HDMI转RGB和LVDS成熟高性价比
阅读 7816
国庆离沪超过 7 天会被附黄码?官方回应
阅读 2706
功夫汽车|想深度体验长安深蓝?这家网红新店,不容错过! ...
阅读 2228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