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重磅!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迎新规:强调以债务人履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重磅!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迎新规:强调以债务人履约能力为中心
[ 复制链接 ]
崔单纯
2023-2-12 02:25:02
2 月 11 日,据央行网站消息,《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发布,并于 2023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与现行《指引》相比,《办法》拓展了风险分类的资产范围,提出了新的风险分类定义,强调以债务人履约能力为中心的分类理念,进一步明确了风险分类的客观指标与要求。
其中,《办法》明确规定,金融资产逾期后应至少归为关注类,逾期超过 90 天、270 天应至少归为次级类、可疑类,逾期超过 360 天应归为损失类。《办法》实施后,逾期超过 90 天的债权,即使抵押担保充足,也应归为不良。
央行、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办法》旨在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准确识别风险水平、做实资产风险分类,有利于银行业有效防范化解信用风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风险分类对象扩展至承担信用风险的全部金融资产
信用风险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完善的风险分类制度是有效防控信用风险的前提。1998 年,人民银行出台《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提出五级分类概念。2007 年,原银监会发布《贷款风险分类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进一步明确了五级分类监管要求。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发生较大变化,风险分类实践面临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现行风险分类监管制度存在一些短板与不足。
《办法》将风险分类对象由贷款扩展至承担信用风险的全部金融资产,除总则和附则外,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提出金融资产风险分类要求;二是提出重组资产的风险分类要求;三是加强银行风险分类管理;四是明确监督管理要求。
其中,《办法》提出,商业银行应对表内承担信用风险的金融资产进行风险分类,包括但不限于贷款、债券和其他投资、同业资产、应收款项等。表外项目中承担信用风险的,应按照表内资产相关要求开展风险分类。金融资产按照风险程度分为五类,分别为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后三类合称不良资产。
央行、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商业银行开展风险分类的核心是准确判断债务人偿债能力。逾期天数和信用减值是资产质量恶化程度的重要指标,能有效反映债务人的偿债能力。从逾期天数看,现行《指引》对逾期天数与分类等级关系的规定不够清晰,部分银行以担保充足为由,未将全部逾期超过 90 天的债权纳入不良。
《办法》明确规定,金融资产逾期后应至少归为关注类,逾期超过 90 天、270 天应至少归为次级类、可疑类,逾期超过 360 天应归为损失类。《办法》实施后,逾期超过 90 天的债权,即使抵押担保充足,也应归为不良。从信用减值看,新金融工具准则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相关资产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办法》参考借鉴新会计准则要求,规定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资产应进入不良,其中预期信用损失占账面余额 50% 以上应至少归为次级,占账面余额 90% 以上应归为损失。
《办法》还指出,商业银行应对重组资产设置重组观察期。观察期自合同调整后约定的第一次还款日开始计算,应至少包含连续两个还款期,并不得低于 1 年。观察期结束时,债务人已经解决财务困难并在观察期内按照合同约定及时足额还款的,相关资产可不再被认定为重组资产。
上述负责人表示,现行《指引》未充分明确重组贷款涉及的 " 债务人财务状况恶化 " 以及 " 合同调整 " 两个关键概念,且规定重组贷款均应分类为不良。借鉴国际经验,《办法》进一步细化了重组的概念。
存量业务设置两年半过渡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对非零售金融资产进行风险分类时,应以评估债务人的履约能力为中心,债务人在本行债权超过 10% 分类为不良的,该债务人在本行所有债权均应分类为不良;债务人在所有银行的债务中,逾期超过 90 天的债务已经超过 20% 的,各银行均应将其债务归为不良。
前述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根据现行《指引》,风险分类以单笔贷款为对象,同一债务人名下的多笔贷款分类结果可能不一致,既可以是正常类、关注类,也可以分为次级类、可疑类或损失类。巴塞尔委员会在《审慎处理资产指引》中指出,如果银行的非零售交易对手有任何一笔风险暴露发生实质性不良,应将该对手所有风险暴露均认定为不良。借鉴上述概念,考虑到对公客户公司治理和财务数据相对完善,《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对非零售金融资产进行风险分类时,应以评估债务人的履约能力为中心,债务人在本行债权超过 10% 分类为不良的,该债务人在本行所有债权均应分类为不良;债务人在所有银行的债务中,逾期超过 90 天的债务已经超过 20% 的,各银行均应将其债务归为不良。
" 需要指出的是,以债务人为中心并非不考虑担保因素。对于不良资产,商业银行可以依据单笔资产的担保缓释程度,将同一非零售债务人名下的不同债务分为次级类、可疑类或损失类。对于零售资产,考虑到业务种类差异、抵押担保等因素影响,银行也可以对单笔资产进行风险分类。" 该负责人称。
另外,《办法》实施充分考虑对机构和市场的影响,合理设置了过渡期,给予相关银行充裕的时间做好《办法》实施准备。《办法》将于 2023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对于商业银行自《办法》正式施行后新发生的业务,即 2023 年 7 月 1 日起发生的业务,应按照《办法》要求进行分类;对于《办法》正式施行前已发生的业务,即 2023 年 7 月 1 日前发生的业务,商业银行应制订重新分类计划,于 2025 年 12 月 31 日前按季度有计划、分步骤对所有存量业务全部按照《办法》要求重新分类。
此外,有关部门负责人还表示,商业银行应按照《办法》规定,在持续稳健经营前提下,制订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全面排查金融资产风险分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尽快整改到位。对于新发生业务,要严格按照《办法》要求进行分类。对于存量资产,应在过渡期内重新分类,实现按时达标。同时,商业银行要按照新的监管要求,建立健全风险分类治理架构,完善风险分类管理制度,优化信息系统功能,加强监测分析和信息披露,切实提升风险分类管理水平。
每日经济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崔单纯
关注
主题数627
没5G又怎样?华为成2022 Q4国内手机销量唯一增长品牌:Mate50立大功
阅读 4893
推特内部文件曝光 看美国五角大楼如何操控社交媒体
阅读 3783
出价上百次竞拍法拍房,最后花 40 万为自己的“心大”买单
阅读 2918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