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虚拟电厂从概念到现实有多远?业内人士:当前仍处起步阶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虚拟电厂从概念到现实有多远?业内人士:当前仍处起步阶段 ...
[ 复制链接 ]
18010063851
2023-2-13 09:25:07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陈子帅】近段时间,虚拟电厂的概念引爆能源“朋友圈”。电力、电动汽车、充电、储能相关企业相继加码这一未来赛道。虚拟电厂指的是由太阳能电池板、家用电池、电动汽车电池等储能设备“搭建”起来的输电网络,这些设备能够在平时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储存电能,并在用电高峰期通过向电网反向输电,解决电力不足的问题。能源专家们认为,该模式还有助于减少电力行业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目前,虚拟电厂已在我国落地生根,《“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强调了虚拟电厂在电力辅助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但多位业内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目前,虚拟电厂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无法解决长期电力供应、开发成本过高、难以实现盈利等问题,应谨防概念“虚火”。
多国研究“备用电源”
目前,全球多国都在加大虚拟电厂这一领域的投入和试水。据美国商业资讯网报道,2月6日,总部位于以色列的智能能源技术企业SolarEdge Technologies宣布推出首个服务于英国国家电网电力系统运营商(ESO)的虚拟电厂,该项目覆盖英国数千家拥有该公司家用电池的用户,用户可利用电池中储存的电能,通过向用电高峰期的电网供电获得经济上的奖励,同时有利于当地电网的稳定。
另据美国科技媒体theverge上月消息,谷歌子公司Nest与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及数家太阳能公司、能源管理公司建立名为“虚拟电厂伙伴关系”的联盟,计划共同为虚拟电厂制定行业标准和政策。上述企业认为,虚拟电厂能够成为电网的“备用电源”,在因能源短缺造成停电时为电网及时“输血”。报道称,傍晚人们下班回家后是用电高峰期,但此时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已难以产生电能,因此需要虚拟电厂在白天日照和风力充足时蓄电,在晚间回馈电能,弥补用电缺口,实现削峰填谷。目前,大型住宅太阳能系统安装商Sunrun在美国运营的虚拟电厂已在去年6月至8月为电网分担了180万千瓦时的电力。
事实上,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能源公司和科技企业也在研究这项技术。
我国储能行业增长强劲
虚拟电厂与电动汽车、储能设备、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规模和技术息息相关。天津华大亿电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王澍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由于我国这“三驾马车”在全球均处在领先地位,尤其是中国分布式光伏、储能电池等产业工业化程度高,因此我国发展虚拟电厂已拥有扎实的基础。
据《南华早报》5日报道,2022年,中国新能源储存能力增长迅速。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的数据,去年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同比增长约1.5倍。分析师表示,2023年中国储能行业将继续实现强劲增长。据估计,今年中国对先进能源的储能需求或将激增约50%,达30吉瓦时,约占全球近三成。与此同时,中国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市场推高了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这也将会为虚拟电厂提供储能基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国计划到2030年至少有40%的汽车由电池驱动。
警惕“虚火”
虽然虚拟电厂的概念火爆,但从现阶段来看,全球虚拟电厂的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但路透社认为,随着《通胀削减法案》的出台以及美国加大对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行业的扶持力度,虚拟电厂未来几年有望在美国取得大幅进步。根据能源转型非营利组织RMI估算,到2030年,虚拟电厂能让美国的电力需求峰值降低60千兆瓦,相当于5000万家庭的平均用电量。
《环球时报》记者关注到,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实,我国也在加快虚拟电厂的建设步伐。2022年3月发布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指出,要推动储能设施、虚拟电厂、用户可中断负荷等灵活性资源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全国多个省市已出台支持发展虚拟电厂项目的利好政策。去年8月26日,国内首家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揭牌。目前已接入分布式储能、数据中心、充电站等类型负荷聚合商14家,接入容量达87万千瓦,接近一座大型煤电厂的装机容量。
当全球资本都在看好虚拟电厂的增长潜力时,也有不少专家指出,要防范概念“虚火”。王澍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目前,虚拟电厂还不能解决长时间的缺电问题,只能有限缓解短时间内的供电压力或提供保供能力。一位国内分析师也向《环球时报》记者提到,当前虚拟电厂开发成本过高,缺乏商业化、产业化、规模化经验,盈利模式也不可持续。
“中国发展虚拟电厂并不会面临太大的技术障碍,主要问题在于还没有建立起能够商业化运作的环境和完整机制。”王澍建议,要想让虚拟电厂真正落地,一方面需要形成能够反映电力供需的价格信号,另一方面要在政策层面允许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社会新闻」
18010063851
关注
主题数55
雷曼8K超高清显示屏助力北京冬奥会的内容传播
阅读 7859
受停产波及!理想 one 二手价格跳水
阅读 3088
印度造苹果,2 台里有 1 台是烂的
阅读 2828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