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从销冠到节节败退,北汽新能源怎么了?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从销冠到节节败退,北汽新能源怎么了?
[ 复制链接 ]
123457776
2023-2-14 21:44:16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侃见财经
不出所料,北汽新能源在2022年“又双叒叕”亏损了。
1月31日晚,北汽新能源的母公司北汽蓝谷披露了2022年的财报预告,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北汽蓝谷净利润预亏52-58亿元,扣非净利润则预亏56-62亿元。
算起来,这已经是北汽蓝谷连续第三年出现净利润亏损的情况了;若按照2022年净利润亏损52亿来计算,加上2020年的亏损64.82亿、2021年的亏损52.44亿,短短三年时间,北汽蓝谷累计亏损已经超过了169亿,比很多“造车新势力”亏得还要惨。
作为一家早在2009年就已经成立的新能源车企,北汽新能源的成绩显然不合格。
回顾过去,北汽新能源曾经是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龙头老大,在2017年时,北汽新能源的销量甚至超过了巨头特斯拉,成为了当年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或许当时没有人能想到,曾经销量一路领先的北汽新能源,如今却会出现接连巨亏的局面。
从财报来看,如今的北汽新能源早已没有了往日的辉煌;而伴随着如今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在亏损之外,北汽新能源或许还有更多的困难亟待解决。
含着“金钥匙”出生
北汽新能源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4年前的2009年。
作为国内首家获得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背靠着北汽集团这棵“大树”的北汽新能源,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当大部分新能源车企还在为生产资质、资金等问题所烦恼的时候,北汽新能源却已经在无忧无虑地研究三电技术了。
2013年,在公司成立了4年之后,北汽新能源才开始正式批量生产新能源汽车,而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北汽新能源迎来了自己最为辉煌的几年。
由于背靠着北汽集团这家大型的国企,在开始批量生产新能源汽车之后,北汽新能源便陆续和北京的多家出租车公司签署了供货合同,开始为出租车公司提供新能源汽车。
在那个还没有网约车的年代,出租车的需求十分庞大,而北汽新能源也靠着为出租车公司提供新能源汽车走上巅峰;根据2017年乘联会发布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统计”数据显示,当年北汽新能源的电动车不但占了全国纯电动乘用车将近五分之一的销量,还超过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巨头特斯拉,成为了当年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的冠军。
当然,除了能够带来销量之外,为出租车公司供货还为北汽新能源带来了大量的补贴。
2009年,随着《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的出台,国内开始启动国家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新能源补贴时代也正式到来,而北汽新能源正式在这个大背景下创立;由于成立的时间早,北汽新能源吃到了很多“国补”政策所带来的红利。
据媒体统计,2019年2月至2022年12月,公司陆续收到了以前年度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央补助资金,期间一共收到6笔,共计29亿元左右。
到了2018年,北汽新能源迎来了最辉煌的时候——当年销量高达15.6万辆。
不过,随着2019年后新能源车补贴开始退坡,再加上B端市场的逐渐饱以及各大“造车新势力”崛起,曾经在国内新能源市场傲视群雄的北汽新能源,也开始走下了神坛。
失败或许早已“注定”
2022年,北汽新能源的总销量仅为5.02万辆,不足2018年的三分之一。
再看同行,2022年比亚迪的销量高达185万辆,“蔚小理”的销量分别为12.24万、12.07万和13.3万,而二线新能源车企零跑和哪吒销量则为11.11万和15.2万,从数据对比来看,北汽新能源的销量不但只是比亚迪的零头,也落后于“蔚小理”这些后起之秀。
或许很多人会对北汽新能源的没落感到可惜,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其失败可以说早已注定。
上面的内容提到,北汽新能源含着“金钥匙”出生,背后站着的是北京汽车这棵大树。
由于北京汽车是北京市政府直属的地方国企,所以北汽新能源一直受到地方政府的特殊照顾,除了在政府采购、城市交通上进行全力支持,北京政府在新能源政策的制定上也一直与北汽保持“步调一致”,而这也是北汽新能源能在2013年之后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不过,这样的特殊背景,也让北汽新能源把发展的重心放在了B端市场上,其约70%以上的销量都来自政府采购和出租车市场,而更加重要的C端市场则表现平平。
然而,市场总有饱和的时候,加上北京汽车的影响力更多只是在北京,随着北京的B端市场开始逐渐饱和,北汽新能源走下神坛可以说是必然的结果。
此外,由于受到了北京汽车照顾,北汽新能源更像是“温室中的花朵”,竞争力并不强。
在技术方面,虽然早在2009年就已经成立,但北汽新能源的此前销售的大部分车型依旧是“油改电”,一直到2020年北汽新能源才推出了BE22纯电平台;而且在近几年的车型迭代中,北汽新能源大部分还是沿用“油改电”技术。
而在口碑方面,由于技术落后、质量不过关,早前大卖的多款车型在后期陆续出现了续航腰斩、起火、抛锚、电池寿命衰退快等问题,很多出租车、网约车司机苦不堪言,北汽新能源的口碑开始逐渐“崩坏”,而这也导致了后来很多个人消费者望而生畏。
从上面的种种分析来看,虽然北汽新能源的没落让人感到可惜,但实际上,从一开始北汽新能源的失败就早已注定。
三年亏损超169亿,北汽新能源还能“混”多久?
2023年1月31日,北汽新能源的母公司北汽蓝谷披露了2022年的财报预告。
财报显示,2022年北汽蓝谷净利润预亏52-58亿元,扣非净利润则预亏56-62亿元。
算起来,这已经是北汽蓝谷连续第三年出现净利润亏损的情况了;若按照2022年净利润亏损52亿来计算,加上2020年的亏损64.82亿、2021年的亏损52.44亿,短短三年时间,北汽蓝谷累计亏损已经超过了169亿,亏损金额巨大。
当然,除了连续三年出现了巨额的亏损之外,北汽新能源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
例如资金流方面,截至2022年三季度,北汽新能源的流动负债为189.7亿,其中短期借款为62.27亿,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为80.69亿,两者合计已经超过140亿,而同期其账上资金却仅有58.28亿,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资金缺口。
此外,北汽新能源还出现了投入力度不足、轻研发重营销的问题,截至2022年三季度,北汽新能源的研发费用为6.272亿,占营业总成本的比例为6.74%;而销售费用则为14.66亿,占营业总成本的比例为15.77%,销售费用是研发费用的两倍。
而再看同行,同样是截至2022年三季度,比亚迪的研发费用高达108.7亿,长安汽车的研发费用为34.42亿,长城汽车的研发费用则为47.07亿,都是北汽新能源的数倍甚至十余倍,作为落后者而言,北汽新能源的研发投入力度明显不足。
当然,北汽新能源也并非不清楚自己所面临的境况,不过其并未选择从提升技术、提升产品质量等方面入手,而是选择了定增募资。
去年7月15日,北汽蓝谷发布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过80亿元,用于面向场景化产品的滑板平台开发项目、整车产品升级开发项目、研发与核心能力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而这已经是北汽蓝谷上市以来,第三次定增募资了。
诚然,由于有着强大的背景实力,即便亏损再多,但北汽新能源还是可以通过定增募资的方式来筹集资金,不过,这种方式无疑于饮鸩止渴,在新能源汽车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留给北汽新能源继续“混”的时间已然不多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社会新闻」
「LED行业信息」
123457776
关注
主题数130
首批“百城千屏”超高清视音频传播系统技术标准正式发布
阅读 7850
12.62亿!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薪酬曝光,背后有何玄机? ...
阅读 2639
特斯拉产量到达400万辆里程碑,目标为每45秒造一辆车 ...
阅读 2631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