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涨粉百万!博主教人“坐地铁买咖啡”走红,为什么?

喋血之雨中迷雾 2023-2-14 23:25:16
如何坐公交车、如何坐地铁、如何吃麦当劳、如何买星巴克、如何去吃海底捞、如何一个人去医院看病……这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 " 常识 ",却有一位短视频博主 " 打工仔小张 " 把这些内容做成了爆款。
她的视频大多是流水账,记录着这些日常。比如如何在星巴克 " 不露怯 " 地点一杯咖啡,还配有心理建设:" 咱们想喝咖啡就直接走进去,不要觉得它是多么高级、不敢进去的地方。" 而她这些视频收获了很多好评,她也涨粉至一百多万," 谢谢小姐姐!你的视频真的帮助了很多人!" 评论区有很多类似的留言。







这让我想起一个网络梗:" 怎么点餐,才能让别人觉得我不是第一次去肯德基?" 这本是对那些 " 没见过市面 " 的调侃,但看到 " 小张 " 评论区里如潮水般的好评,这个调侃却显得有些 " 残忍 ":因为真的有很多人没有吃过快餐,没有坐过地铁,他们真的很怕露怯。
可以看出来," 小张 " 的用户群体大多是所谓 " 十八线小镇青年 ",如果不是 " 小张 " 的视频他们可能是隐身的。毕竟互联网上从来不乏对各类异彩纷呈的追捧,麦当劳、星巴克之类,甚至都不能跻身 " 网红 " 一类,只是平常的、" 不值一提 " 的日常餐饮。然而就是这种日常,却是很多人没有 " 高攀 " 过的都市生活。
" 小张 " 的爆火,说明她抓到了一个下沉市场。与其说这是 " 小张 " 在流量抓取上的成功,倒不如说她有意无意间照出了 " 另一半年轻人 "。有很多小镇、乡村的年轻人,他们从没接触过这些现代化、商业化元素,对他们来说,能够坐到星巴克里喝一杯咖啡,似乎得是 " 十几年苦读 " 换来的," 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
很多人可能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在第一次来到大城市时会有一种难以自持的炫目感,一种无所适从的紧张与焦虑。我记得第一次走进大城市的一家拉面连锁店,看到菜单上一碗拉面要三四十元,我第一反应是 " 被宰了 ",拉起朋友就跑了出去。毕竟在我老家街边一碗面最多五六块。现在想想,当时服务员错愕的眼光中可能也带着些许 " 乡巴佬 " 的鄙夷。
但这些尴尬或许又很难避免。这是一个正在快速城市化的国家,在一代人的时间里,无数人经历了巨大的生活变迁。他们从乡村来到城市,小桥流水的故乡变成了高楼林立的新区,一茬一茬的新式生活快速普及。那么一定会有人跟不上、不适应,也一定会有人害怕 " 露怯 "" 出丑 "。
所以 " 小张 " 的视频让人有些感动,有很多人真诚地感谢她。可能对于很多乡镇出身的年轻人来说,难得有人耐心地跟他们讲怎么坐地铁、点咖啡这些常识,而不带任何居高临下的口吻。这些视频普及了知识,也传达了另一个更重要的东西——尊重。
她选择了 " 放低视角 ",让很多人感到猎奇追新的互联网其实并没有将他们忘记。这些视频实用,也有一些心理安慰的作用。它让更多的人知道,那种 " 手都不知道怎么放 " 的尴尬并不会被嘲笑,这不过是生活经历上的不足,压根没什么可笑的。
" 小张 " 的视频本质上是帮助很多人实现 " 城市化 ",对如何从容地都市生活进行教学。但作为旁观者来说," 小张 " 的视频毋宁说提供了一个提醒,即我们都应该进行一场 " 精神上的城市化 "。
城市是个陌生人社会,城市运转的关键逻辑其实是互助、契约、包容。而所谓 " 精神上的城市化 ",即人们对这些规则的认可。我们应当对陌生人友善而尊重,商家应当不加区别对所有人给予同等的服务,公共设施应当对零基础的人做好充分的提示与引导,任何人也都应当被城市所接纳,无论他是不是手足无措、尘土满身。
这才是我们理想的城市环境,也是 " 小张 " 给我们的启示。她对 " 十八线乡镇青年 " 的理解与平视,也应当成为城市的气质,让每一个来到城市的人,都可以放松、自然、" 无所顾忌 "。
来源 | 红星新闻
责编 | 杨楚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返回顶部